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七十三、八十四”被一些老人视为迈向长寿的“坎”。有人说那是根据孔子和孟子的卒年而人为定的,且不说是否真有“坎”,现代科学证实,老年人因为年龄大了,适应能力下降,在生命的长河中的确有一些应该提防的“危险期”。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深入研究“互动”、“对话”和“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有效互动对话”的理念,并进一步研究写作的“双重转化”性,以有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探究文化作文的特点及其底蕴.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在“四重对话”文化作文教学法——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和社会对话的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郭海平像是受到了“上帝”的旨意一样建造了他的“诺亚方舟”——南京原形艺术中心。他用自己的方式将患有精神疾患的拥有艺术才能的人带上“船”,拯救这些被选中的人。郭海平说:“每个人都有权与自然对话,每个人都是天之子!”  相似文献   

4.
从“断裂”走向“融和”:共同体主义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端于笛卡尔的主客二分的主体性,因其“唯我独尊”、“崇尚科学”等特性,导致了入与人、人与自然、甚至人与自我“对话”的“断裂”;当今的社会已进入了对话的时代,对话时代呼唤着交往关系的“融和”;对话时代的到来,对话思潮的发展同时激活了共同体主义的复兴。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话性影响深远,其流变历经五阶段:第一阶段指“苏格拉底对话”——通过对话探寻真理,这是一种辩证法对话。第二阶段是“梅尼普讽刺”,它以喜剧手法戏拟现实,“非圣无法”、“疾虚妄”,是一种文学性对话,也是对辩证法的变异运用。辩证法的内在思想对话构成对话性流变的第三阶段,康德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其代表。第四阶段涉及新型对话关系问题的提出。布伯论述了对话的“我——你”关系问题,将对话性的研究提升至新水平。第五阶段始于20世纪初,巴赫金视“对话”为一种语言哲学方法,认为对话无处不在,并指出开放式的“复调对话”是对话的最高形式,从而全新地发展了对话性。  相似文献   

6.
“对话说”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平等意识,“对话”的多元构成是“对话”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评价理论的介入子系统为理论基础构建“律师代理词隐性说服分析模型”,分别从“对话扩展”和“对话紧缩”两方面探析律师代理词中的隐性说服方式及其语言实现手段,结果发现:“对话扩展”的使用体现了律师协商的态度,以避免与其他观点的正面冲突,增强了代理词的说服力;而律师通过“对话紧缩”增强话语客观性,紧缩了其他观点“辩驳”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善”同时是苏格拉底和伽达默尔各自的对话发生的动力和目的,对于“善”的不同理解和态度直接决定了二人不同的对话思想的发生结构。伽达默尔对苏格拉底的对话形式有着诸多继承和发挥,然而前者对于后者的对话思想结构进行了一种奠基性的超越,而且从伽达默尔的角度看,只有在前科学、前理论的生活世界中,以“善良意志”为前提的源始对话的基础上,苏格拉底式的以认识“善”为目的的对话才是可能的,“善的共同体”的实现也才是可能的。此外,二人对于“善”的不同认识也决定了两种对话各自所遵循的内在逻辑结构(形式逻辑与问答逻辑),进而决定着何种对话为一种源始的对话形式。  相似文献   

9.
文学本质观的发展史是思维范式的演变史。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总是在“宇宙原理——文学整体”的参照范式中考察文学,认为文学是宇宙原理的显现。显现的方式是“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此即方法论。文以显道的象天法地范式的文学观从价值论和方法论的结合部,整合了天人对话的宇宙观和艺术至境意境的全面对话系统,显示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特异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马丁·布伯通过“我—你”、“之间”、“对话”等概念的建构和“关系本体论”的建立,弥合了近代主体性哲学中“我”与“他者”的裂痕。“我—你”、“之间”、“对话”恰恰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层面反映了布伯教育思想的三重向度,对构建当代“以人为本”的对话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玛窦为了传教,一方面极力地在“天主”、“上帝”与“天”,“人性论”与“仁义道德”诸方面将基督教与儒学进行揉合和会通;另一方面又无法去摸平相互间的冲突。尽管会通和冲突并存,但利氏成功地开创了两种异质文化之间对话的先河。它昭示着我们对待异质文化的最好办法和最有利的态度是“君子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哈柏马斯把过去西方传统哲学对“主体性”的强调转化为对“互主体性”的强调,并以此维护人的主体性和理性的普遍性。哈柏马斯的交谈伦理学就是要把哲学的重心由重视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旧传统转到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理解。康德的道德律是独自式地建立起来的,哈柏马斯则认为道德律应通过主体间的对话方式来建立。儒家的道德律是“天理”,是“天”或圣人之“心”的独自的产物,而归根结蒂是封建统治者“天子”的独白的产物,“天理”不容许有任何交谈、商讨的余地。“谏君”和“纳谏”只是君与臣之间的不平等的对话,对话的最后裁决者不是理性,而是君主、天子。孔子所讲的“仁”不是主体性,更非互主体性。墨子的“兼相爱”则颇有主体性和互主体性的思想闪光。在有着儒家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和伦理思想究应走什么方向?是对话还是独白?这还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坐地铁,听到了两个年轻人的对话。“我们老板让我们以某某为榜样,学习他高效的工作方式。业绩跟我差不多,比我到公司晚,凭什么当我的榜样!”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标》强调了语文教学对话的重要性,指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次在厦门马巷中心小学召开的生命化教育研讨会上,孙绍振教授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话有“文本内的对话”和“文本外的对话”。给了我们极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当今中国所处的时代方位,放眼当代世界发展大势,是一种全球治理新理念,是为人类文明发展提出的新方案。这一方案的内核与特质是“对话协商”,即遵循“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对话协商理念,建设“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对话协商伙伴关系,建立“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的对话协商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6.
读书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1996年春,美国学者包卓立(WilliamBodri),向南怀瑾提出佛法修证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并引起了一连数月的对话。最近,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一书,记录了那次对话。该书分为九章,探讨了“拙火”、“唯识法相”、“五蕴”、“五行”、“三身”、“四禅八定”等有关问题。《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在谈论佛学佛法的同时,也涉及了儒家思想中的宋明理学等诸多方面,是一部博采众家之长的著作。  相似文献   

17.
费尔巴哈并没有抛弃黑格尔的辩证法 ,而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话辩证法。在费尔巴哈看来 ,辩证法是“我与你”的对话 ;“我与你”的对话是人自身的原初活动 ,表现为爱的宗教 ;通过“我与你”的对话、通过爱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所以 ,费尔巴哈的对话辩证法、爱的宗教与人本主义是同一的。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很多老人一到73和84岁就心神不宁,担心自己过不去这个“坎”。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张湖德教授说,这种说法起源于孔子和孟子死时分别为虚岁73和84。因为人们对孔子和孟子十分崇敬,称他们为圣人,而圣人都在这两个年龄死去,平民百姓就更不容易迈过这个“坎”了。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分析实际的汉日女性陌生人对话,从“主动要求对方提供个人信息行为”所涉及的个人信息的内容以及该行为在对话中的出现几率、出现方式(连续式或间歇式、在对话的哪个时段)等方面,对于该行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了该行为在汉日对话中的异同并从“主动要求对方提供个人信息行为”的“基本态”的观点对汉日的异同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一直积极推进“文明间对话”、“宗教间对话”活动。在宗教史上,经常会出现盲信与不宽容的一面,这完全游离了对话精神。抛开教义信条,进行满溢自律和理性的对话,才是宗教的生命线。背离对话,则可以说是宗教的自杀行为。因此我们SGI在推广以佛法为基础的人性主义时,无论遇到多少疯狂、自以为是和不信任等障碍,也绝不降下“对话”这一人性主义的黄金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