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腰 《人生与伴侣》2007,(12):10-10
身为女人,我喜欢钟楚红。不为她的外貌,不为她的演技,只为她做事的利落与果断。她为了爱情说放弃光环就放弃了,且在退出娱乐圈的热闹后,并不因沉寂而心生向往。这种干净利落的身手,在习惯了娱乐圈繁华与热闹的明星之中,是很难一见的。最让我叹服的是,她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包括,什么样的友谊。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政治生态中日渐凸显的吏治难题,"为官不为"是指官员放弃或不充分履行自身岗位职责的情形,属于失职渎职的范畴。究其成因,"为官不为"现象是由特定的观念、制度和环境三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其中,观念因素是指由于部分官员受到"权力本位"、个人利益至上等错误观念的渗透,致使他们在从政过程中迷失自我,对权力的认知发生异化。制度因素是指由于国家公务员制度中激励机制存在的失衡问题,抑制了某些官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及问责机制的缺陷可能被个人"钻空子"以逃脱监督。环境因素是指嵌入到官场生态中的官员,受到高压反腐情势、"乱为"空间的压缩、创新能力的不足以及社会舆论对官员的消极刻画等复杂环境的诱导与规制,从而策略性地选择"为官不为"。  相似文献   

3.
"为官不为"是当前中国需要治理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给"为官不为"行为的解读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解框架。运用探索性研究对36名公共部门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对"为官不为"行为的具体内容结构进行理论构建,来回答中国公共部门"为官不为"行为"是什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公共部门"为官不为"行为主要包括态度上的不作为、动机上的不作为和心理认知上的不作为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不仅反映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公共部门人员的实际行为表现,同时还能为未来培育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有效作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一个当“明星”的梦想,我和男友在“中国好莱坞”受尽了折磨,我们爱得很苦;为了满足对金钱的渴望,我忍痛与心爱的男友分了手,傍上了一个大款;我得到了金钱和女人的虚荣,却失去了一个人最珍贵的……  相似文献   

5.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要求统治者应首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人们无论为官还是谋求为官,都必须符合君子人格。为官必须讲正气。统治者起好的表率作用,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也才能谈得上对人民进行道德教化,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6.
《金陵瞭望》2010,(18):64-65
为官做人一定要从“简”,做事一定要从“细”。这话值得深思。如今,《廉政准则》的颁发,为党员干部立了一根标杆,竖了一条红线。确实有相当多的领导干部很忙、很累,其中当然不乏为了工作、为了事业而尽心竭力者。但也有却是在忙出“政绩”,  相似文献   

7.
路人 《中华魂》2013,(23):36-37
明嘉靖四年,徐九思任江苏句容知县。任职期间,他在县衙前竖立一座石碑,碑上刻的是他画的一棵大白菜,两侧题写了一幅楹联:“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他在句容9年,为官清廉,自奉节俭,办事公正,不徇私情,深受百姓爱戴。徐九思逝世后.句容百姓为了怀念这位清官,捐资在茅山建造了一座“遗爱祠”,予以供奉。  相似文献   

8.
金家富 《金陵瞭望》2007,(12):48-49
将“为民、务实、清廉”六个大字鲜明地写在财政队伍的旗帜上——六合区财政局局长楚琢玉 恪守“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干事”这一准则。堂堂正正,是我们做人的根本,清清白白,是我们为官的真谛,踏踏实实,是我们从政的要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我们中华民族崇尚的主流精神和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9.
沈小平 《中华魂》2014,(21):22-23
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名利?是党员领导干部为官从政应该经常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位领导同志指出,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名利观,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才能过好"名利关",不为名所缚,不为利所惑,守住底线,保持本色。名利之心人皆有之,关键是追求什么样的名、什么样的利。能否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自觉做到弃不实之名、远不洁之利,是考察和衡量党员干部为政之德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0.
"三严三实"是我国党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究其有深刻的中华文化渊源。"三严三实"强调"在朝为官"严格要求自己、善于反省、提高自己的为官品行,对权力心有敬畏,谨慎使用手中重权;为人要做到提高升道德修养,炼就仁人之心,对待他人应真诚不虚伪,宽容不计较,忠厚老实而又有韧度;处事时要做到真正从实际出发,不为世俗而增加主观色彩,实实在在、脚踏实地,敢于创业。剖析"三严三实"的中华文化渊源对新时期进一步推进党风建设,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群体的治理力度,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但是,随着反“四风”的常态化,在少数党员干部中,出现了 “为官不为”的怪现象。本文从“为官不为”现象的表现入手,深入剖析 “为官不为”现象产生的多层次原因,尝试提出有效治理“为官不为”现象的长效机制和系统方案,以期对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岑大明 《百姓生活》2012,(12):28-29
4年前,女医生钟晶为了与爱人团聚。毅然放弃省城医院优越的工作,来到千里之外的穷山村开诊所。可是,丈夫很,陕就调进了州府城市。而她却难舍村民的挽留放弃回城。4年来,钟晶在这个偏远山村。全心全意为村民治病,被网民称为“最美乡村女医生”。  相似文献   

13.
在犹太人的经营术中,有一条原则是:在市场竞争中如确认前景暗淡时要断然放弃。他们在做一项投入时,如一个月后经营的实绩和事先预想的相差很大,那是不能动摇的,并可再继续投入;假如两个月后经营业绩仍与预先构想的有差距,则还可以再增加投入;但如三个月后仍然没有好转,那就要断然放弃,即撤出全部投入再不去想它。这对犹太人说来很泰然自若,因为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指出,"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耻辱,应该予以严肃批评",并在多个场合剖析批评"为官不为",提出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加强责任追究。"为官不为"症结在于干部思想内生动力不足,干部管理监督外在压力不够。贯彻习近平治理"为官不为"思想,重在建立高效化的行政管理机制,健全制度化的惩戒约束机制,完善科学化的绩效考评机制,改进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长效化的思想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破解学生读不懂古诗的难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借鉴古人的读诗方法,结合古诗的句法结构特征,在教学中通过实施“断”—“译”—“联”—“对”四步赏析法,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心领古诗表面文意,神会古诗情志内涵。  相似文献   

16.
赵成庆是元代中后期重要的监察官,一生为官历经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文宗、惠宗六位皇帝,由正九品累官至御史中丞。"兵部尚书赵公成庆之墓"碑以及文献记载,其为官刚正,激浊扬清,不仅兼任过通奉大夫、资善大夫,并在至正年间任御史中丞兼兵部尚书等职,其对于元代中后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其后代至少十余人在明清两朝于多地担任要职,施政于地方,可谓功勋世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惩治战败的德国,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二战还未结束时就主张分割德国。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他们又都放弃了分割德国的计划,一致同意由美英法苏四大国军队分区占领德国。由于在战后战时大国合作逐渐走向分裂,并导致美苏之问爆发“冷战”,德国问题便成为“冷战”的焦点。“冷战”使德国的分区占领格局演变成德国的分裂局面。美英法和苏联为了分别控制西占区、东占区,各自都在本占领区内推行有利于本国利益的政策,逐渐将两个占领区发展成为两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并最后成立了两个国家。德国的被分裂,是大国的意志强加在德国人民头上的结果,完全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电影即将开演,女厕所门前排起了长龙,有的女影迷为了不错过精彩的影片,想放弃排队,可是坚持两三个小时又实在难受。旁边的男厕所却往来自如,不用排队。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今年2月,在西安读书的北京女大学生李麦子在广州首先发起了“占领男厕所”活动,呼吁“要实现男女平等,先从改造厕所开始”。  相似文献   

19.
对"官修史著"与"私撰史著"两项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设定,是中国传统史学研究中的一项基本问题。笔者以前贤之说为基础,提出"官修史著"是指官府以一定方式编纂的历史或史学著作。其外延为一切因受到官方命令而编纂的史书。"私撰史著"是指并非基于官方的命令或委托而编纂之史著;其外延为官修史著以外的一切史著。史著修纂主体是否为官方,是区别两者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20.
芮灵 《社区》2011,(26):34-34
在加拿大,一到公共假日,就可以看到许多志愿者,放弃自己的休息,放弃自己和家人的团聚.更放弃自己享受假日的乐趣。去养老院服务或者去帮助残疾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