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一历史的回顾研究任何问题,应该首先了解这个问题研究的历史,以便吸收前人成果,免走前人弯路,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前进.研究伊斯兰教和回回民族形成的关系,也应是这样. 1936年,金吉堂《回教民族说》一文发表于《禹贡》第五卷第11期,文中说:“回族者,回教教义所支配而构成之民族也.”这大概是第一次以明确语言提到伊斯兰教对回回民族形成的作用,他从血统、生活(生活方面又分衣、食、住、行和生活方式)、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但  相似文献   

2.
苏非派形成和发展初期,主要特征是苦行主义和禁欲主义,强调宗教功课的实践,而不是理论.随着发展,他们才开始把自己的体验转向理论的反思,即由“行”到“知”.到八世纪中期,苏非派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神秘主义发展时期.在由苦行主义、禁欲主义向神秘主义发展过程中,神秘的爱起了决定性作用,后来这种神秘的爱发展为神爱论,成为伊斯兰教的基石之一.  相似文献   

3.
塔哈·侯赛因是阿拉伯世界的文坛巨匠,著名的民族主义思想家,一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为阿拉伯人民留下极其丰富的理论财富,其中宗教思想是这一理论财富的有机组成部分.塔哈·侯赛因立足于近现代埃及社会的政治变革,坚持用科学分析的态度对待宗教问题,对宗教与理性、科学、宗教与民族的关系,宗教的社会作用、伊斯兰教的变革及其与埃及社会相适应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宗教思想.一、对宗教的态度一些西方学者指出:“塔哈·侯赛因曾是向传统伊斯兰教义挑战或质疑的代表,但后来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塔哈·侯赛因甚至对《古兰经》和《圣经》的历史也表示怀疑,坚持彻底的理性主义、”因此,“塔哈·侯赛因是以理性主义和自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上的所有宗教中,圣战规模最大,持续最久,影响最深远的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当代世界,是一种“震撼世界的力量”。伊斯兰教圣战的形成,有深刻的历史渊源。 (一)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人类历史现象。如果对世界上三大宗教进行概略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基本属性,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地域产生的宗教,它们义具有各自的特点,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伊斯兰精神凝聚在阿拉伯社会,并构成其独特的人文风格,伊斯兰教通过约1400年的传播与发展,已拥有10亿信徒。本文就阿拉伯社会基质——伊斯兰精神试作论析。 一、历史的选择和积淀 伊斯兰教首先在阿拉伯半岛深入人心,这不是纯精神运动的结果,而是其鲜明的入世性使它找到了与现世的契合点,因而在社会发展中被历史所选择。 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上的小规模原始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造就了阿拉伯人豪侠、尚武,喜爱自由的个性,其传统文化因而带有这些色彩。在此之前,战争屡屡发生,毁坏了商道,加剧了社会危机,人们渴求把争权夺利、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的部落群体统一成强大的民族国家,在这一历史条件下,伊斯兰教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宗教满足了人们精神及物质上的适度需求,它的力量基础来源于对安拉忠贞不二的信仰。伊斯兰教给散沙似的阿拉伯民族带来希望与民族自尊,给了阿拉伯人一个精神支柱,由此建立了政教合一伊斯兰公社,并完成了经济模式的初步改革。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哲学的形成受伊斯兰教教义学的影响,而它的发展则受东西方古代哲学的影响.伊斯兰哲学的主要特点归纳起来有四点,现分述如下: 1.宗教哲学伊斯兰哲学是建立在伊斯兰教基础上的哲学,是对伊斯兰教信徒——穆斯林的人生观进行更深层次探讨的一门学科.因此,这一哲学紧紧围绕着宗教这一主轴运转.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自7世纪穆罕默德先知传教以来,伊斯兰教就有着不同于一般宗教的特殊影响.历史上,伊斯兰教在宗教和政治上的界限很难确定,"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还是一套完整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制度,一种价值观念,一种文化体系和生活方式."千百年来,伊斯兰教对政治的影响尤其广泛、深刻,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恩格斯指出:"重大的历史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有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白天不饮食,夜晚吃喝斋戒是许多宗教都有的,是宗教提倡的戒除欲望、静心修行的活动.伊斯兰教的斋戒为什么规定白天不饮不食、夜晚才能吃喝呢?这和伊斯兰教发源地阿拉伯半岛的自然条件有关系.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多沙漠,最热时草木枯萎,人也会热死.昼夜温差大,为了躲避炎热,人们白天不活动,夜晚再出来.随着夜幕降临,凉风吹起,人  相似文献   

9.
《古兰经》是全世界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信仰和遵循的一部经典,是伊斯兰教的基础,是一切精神问题和伦理问題的最后根据,所以具有重大的宗教影响。为了对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所了解,为了对民族学、宗教学进行研究,本文对《古兰经》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1980年初冬,随着拨乱反正的持续深入,华夏大地禁区突破,西北5省首次伊斯兰学术讨论会在银川召开,各地专家、学者、名流济济一堂,极一时之盛,揭开新时期回族伊斯兰教研究的序幕。从此,回族伊斯兰研究园地里异军突起,人才辈出,形成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作者阵容,战果丰硕,译作论著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品类之繁,可谓万紫千红。《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以下简称《回化》)就是这个百花园里的奇葩之一。 《回化》辑入论文25篇,论时空跨度,大部分文章集中于明朝,地域则偏向于“西域”(包括狭义与广义范畴),对象是回回的活动,如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与移向、入附中原、入附中原的人口及其分布与职业结构、姓氏汉化等。《西域番国志》对瓦刺社会、新疆的伊斯兰教、蒙古族的回回等都作了精确的考证,复盖面广,披卷展读,大漠风情尽入眼底。该书可以说是集明代回回人文史地之大成,构成完整的数代专论体系。 其他文章则是有关当代回族伊斯兰研究的热点问题,诸如伊斯兰教对回回民族的形成作用,闻名世界的航海家郑和的宗教信仰,萨都刺、高克恭的族籍争议,《古兰经》在中国,《天方典礼》的研究,林则徐《竹枝词》中的新疆天山南北风土人情等,不袭老谱,敢于创新,独树一帜。 探索回回民族源流,可上溯1000余年前。唐宋门户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人民之间的交往很早,远在伊斯兰教兴起前,中阿之间就已有了联系.两千年以前,阿拉伯半岛就为中国人民所了解,被称为“条支”“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两通道的开辟,使中阿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阿拔斯王朝的第二代哈里发曼苏尔决定在巴格达建立新都时曾说:“这里有底格里斯河,可以把我们和遥远的中国联系起来.”因此到了唐代,中阿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公元七世纪初,伴随着“穆罕默德的宗教革命”,阿拉伯半岛在政治上统一了,建立起强大的哈里发国家.此时的东亚出现了强  相似文献   

12.
"政教合一"是伊斯兰教的特性,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显著特征.但是,作为一种入世性宗教,伊斯兰教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的.在当代中东国家,存在着多种伊斯兰思潮.这些思潮虽有不同,但与穆斯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特性却始终如一,对中东社会的发展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元代中西交通特别发达,国际交往十分广泛.异域文化和华夏大地上的各民族文化互相接触、融汇,体现了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时代特色.这一时期,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发展尤为引入注目,开创了继唐宋之后中阿文化交流的又一个新纪元.元代统治者随着疆域的拓展,交通大开,为巩固政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和各种异域文化.其中阿拉伯科学技术的引进并为我所用,在元代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元代对阿拉伯科学的吸收,除借助于唐宋以来移居中国的穆斯林侨民之外,更多地来自元代统治者鉴发东来的大批入驻中原的西域回回人,同时波斯语,阿拉伯语的传授也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元代中阿科技文化交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天文元初对回回天文非常重视,忽必烈登位前,回回天文学家波斯人扎马刺丁因精于历算,应召入华.忽必烈即位后,在1263年任命拂(今叙利亚)人爱薛专  相似文献   

14.
中东恐怖主义和国际反恐合作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东是当今世界受恐怖主义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相结合,恐怖主义问题与国家主权、民族冲突和宗教矛盾等纠缠在一起,虽然各国都在反恐,但成果非常有限.只有促进经济合作,增加中东国家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将人们的关注点从宗教、民族和政治事务转移到经济议题上来,才有可能建立一个较完备的地区反恐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培养教职人员的场所宗教教职人员,是以宗教为职业的人,如佛教的比丘、比丘尼;道教的道士,道姑;伊斯兰教的阿訇:天主教的主教、神甫;基督教的牧师、长老等,他们把自己奉献给所信仰的宗教事业,承担着管理教会,主持宗教礼仪,诠释宗教经典教义,教化信众等任务,同时还有部分人进行宗教学术研究,对外友好交流,以及慈善公益事业,服务性劳动等工作。宗教教职人员的政治倾向,宗教修养,言行品德,对信教群众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信教群众的精神领袖。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他们在团结信教群众,处理宗  相似文献   

16.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极其重要的物质象征,它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伊斯兰教的新月在阿拉伯半岛升起时,清真寺最初级的形式已经萌芽。清真寺的历史与伊斯兰教的历史同样久远,它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族历史的见证,清真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无疑也是伊斯兰教兴起和发展的真实历史写照。本文试从伊斯兰教的兴起开始,对伊斯兰教早期清真寺建筑的沿革、建筑特征及其功能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有一块未到过的地方.那块地方在古代中国人的眼中是很遥远的,被看作是天边,因称之为天方.在那里发生的故事,遂成为“天方夜谭”.那就是今天称为阿拉伯的地方.事实上,在唐僧取经以前几年(公元622年),那块土地上刚刚发生过一场空前的大革命,阿拉伯人的领袖穆罕默德领导的伊斯兰革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组织.从此,伊斯兰教继佛教、基督教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宗教.在阿拉伯土地上永远地结束了蒙昧时代,而进入文明时期.在这之后,阿拉伯人经历了四大哈里发时期,然后相继建立了倭马亚王朝和  相似文献   

18.
曹笑笑 《阿拉伯世界》2011,(2):76-80,F0003
民族问题已成为二战后政治秩序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宗教与民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宗教不仅对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还对民族间的交往产生了重要影响。中世纪早期的西班牙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大教三个一神教的共存之地,也是阿拉伯、柏柏尔、西哥特罗马和犹太备民族的大融合时期。以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宗教因素为研究目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现代阿拉伯国家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民族问题已成为二战后政治秩序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宗教与民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宗教不仅对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还对民族间的交往产生了重要影响。中世纪早期的西班牙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三个一神教的共存之地,也是阿拉伯、柏柏尔、西哥特罗马和犹太各民族的大融合时期。以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宗教因素为研究目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现代阿拉伯国家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中东地区的宗教和民族冲突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特别是宗教和文化因素在中东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在上升,这给现实和理论研究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全球化和美国中东战略的刺激下,中东地区正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多重认同体系的特征,宗教认同对民族国家认同构成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它们之间的互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东内部矛盾的发展和局势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