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清 《金陵瞭望》2006,(22):68-68
日前.东山街道章村礼区为243名社区老人发放养老金52.5万元。这是章村第九次给社区老人发放养老金.今年养老金补助每人增加了240元.现在章村老人每人每年可以领取社区养老金21印元.政府保障金2000元.加上股金红利收入每个老人年收入均可达5000元。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进程产生大量失地农民.目前,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基本采取给予货币补助的方式,让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了政府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安置的做法.研究结果表明,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政府安置就业交易费用过高,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均衡,就业安置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等因素导致了政府对失地农民采取现行就业安置方式.针对现行就业安置存在的弊端,从制度变革与创新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失业农民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广东揭阳R安置区140个失地农户的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满意度较低,就业现状、被征地意愿、政府征地方式、是否实行听证制度、对补偿标准的看法、补偿分配是否公平、是否提供就业扶持、是否提供养老保障、是否提供医疗保障等变量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满意度等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被征地意愿和对补偿标准的看法最显著。是否签订合同、是否提供生活补助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满意度显著性不强。为提高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满意度,政府应充分尊重农民的被征地意愿,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规范补偿分配行为,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开展养老和医疗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4.
生活数字     
《社区》2013,(24):7-7
3.4亿元 财政部、民政部向山西、陕西和甘肃三省下拨3.4亿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用于近期暴雨洪涝灾害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和向因灾遇难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  相似文献   

5.
《金陵瞭望》2006,(12):30-3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低保保障面、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基本实现应保尽保。2003~2005年全市确定农村低保对象先后为18188户、37241人。22234户、45262人,26900户、54801人:每年发放保障金分别为1409.2万元、2416.4万元、3031.6万元.累计发放6857.2万元。与启动前相比,保障面由0.7%提高到2.5%.增加20641户、39361人:。保障标准由人均99元,月提高到120元,月以上(江宁、建邺两区已达150元,月,浦口、栖霞、雨花台3区已达140元/月):月人均补差由不足32元提高近50元。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问题随之产生。通过对南京市失地农民的调查,利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失地农民遭受就业冲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是否户主、性别、健康状况、是否获得一次性货币补偿和生活费补助对失地农民是否遭受就业冲击没有显著影响,而年龄、文化程度、征地用途、征地补偿金数量、征地前家庭年收入对失地农民是否遭受就业冲击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社区》2011,(1):7-7
25亿元专项补助金为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 民政部、财政部近日下发通知,决定自2010年1月起为全国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通知规定,中央财政2010年安排25亿元专项补助资金,对东、中、西部地区孤儿分别按照月人均180元、270元、36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  相似文献   

8.
"两淮"沉陷区失地农民搬迁安置后再就业状况普遍不佳,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长期处于非自愿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小部分失地农民主动放弃就业,已完成再就业的失地农民就业质量普遍不高且不稳定.造成"两淮"沉陷区失地农民再就业困境的原因主要有:法理上治理主体的缺失,政府安置政策的不完善,失地农民缺乏正确的再就业观念、技能和社会支持网络.沉陷区失地农民的再就业不仅影响着其个人的生活、社会的正义,更关系着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的构建.因此,解决沉陷区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不仅需要个人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政府、企业、社区等多元主体的共同支持.  相似文献   

9.
土地被征占以后,失地农民面临生活质量下降、再就业机会不多、医疗和教育支出多和不适应城市生活等一系列问题。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土地产权制度的强制性、土地征用制度的随意性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狭窄性。“可持续生计”作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目标,需要政府改变工作方式,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和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导致大量农耕地被征用,产生了很多失地农民。做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是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虽然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但这些政策重养老保障,轻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部结构发展存在不均衡问题。介绍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部结构的发展现状,指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部结构不均衡现象存在的原因,并为实现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部结构的均衡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社区新闻     
《社区》2005,(20)
北京市每个居委会补助8万元16北京市决定拓展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基层公益事业专项补助,在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中,特别新增了基层公益事业专项补助内容。据悉,建立基层公益事业专项补助后,将按照管理规模补助社区居委会,这是城市社区居委会首次被纳入补助范围。从2005年起,居委会可获不低于8万元的补助。对全市1874个规模在2000户以下的居委会,每个补助8万元,共计14992万元;对全市640个规模在2000户以上的居委会,每个在补助8万元的基础上,每增加1户,增加补助40元,共计9775万元。(袁祖君)重庆市社区…  相似文献   

12.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业用地被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导致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失地农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面临许多问题,其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不容忽视。以四川省荣县220位失地农民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征地意愿、就业现状、是否得到就业扶持、是否有医疗保险等6个因素对失地农民生活是否满意影响为正,而征地补偿标准、住房面积、交通条件等5个因素的影响为负。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完善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住条件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失地农民的就业基本情况有转移就业压力大,无就业和隐性失业等工作不稳定的状态,因土地征用而产生收入下降、生活得不到保障、助长社会不良现象的问题。影响失地农民实现就业的因素有土地征用制度、再就业安置措施、失地农民自身素质、就业歧视。今后必须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和就业安置方式,完善法律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就业培训,转变就业观念等方面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并且就业问题凸显,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在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实际过程中存在征地补偿、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等制度制定和执行方面的政府责任缺失现象。因此对如何加强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中的责任进行探讨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03,(15):31-31
这位读者读研究生的3年是不能计算工龄的。他读研究生期间,虽然也能按时领到一定数额的生活补助金,但这是与工资是两码事。这些补助金是国家为了更好地加强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才给在校研究生发放的补助,目的在于保证这些人能顺利完成学业。《民政部政府机关人事局关于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不能计算工作年限的复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失地农民的人数在不断增加。采用了实地调研和询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志村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指出政府对志村失地农民征地安置过程中存在着补偿安置方式不合理、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和政府缺乏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等问题;对此提出多种安置方式合用、建立失地农民多元社会保障机制和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等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二元社会结构理论的分析,指出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向一元化转型的直接手段是城市化,由此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而二元社会结构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有着深刻的负面影响。要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必须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打破二元社会结构的刚性限制,同时发挥政府的作用,构建失地农民就业路径。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02,(19):64-64
关心群众生活,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疾苦,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体现。针对社区内失业人员较多、贫困户多的实际情况,城区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城市解困工作的新路子:一是实施社区就业工程。率先在75个社区居委会普遍建立了就业信息窗,及时为辖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仅2001年就有1400人被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介绍就业  相似文献   

19.
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城郊失地农民316人为调查样本,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状况不容乐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支持系统构建的思路,并从就业培训准备支持、就业培训实施支持、就业培训服务支持3个方面构建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20.
论文基于苏州市高新区东渚镇的调研数据,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实证分析失地农民雇佣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再就业培训、家庭非农劳动收入等对失地农民就业,包括被雇佣和自主创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拆迁收入等变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适量的拆迁补偿相对而言能够促进失地农民的创业活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就业培训体系、社会保障体制、扶持失地农民创业及探索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金发放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