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梁义民 《浙江社会科学》2015,(1):100-106,99,160
戴维森的绝对真理论有别于相对化的真理论,其中的真理谓词是一个未被定义的初始表达式,这种理论应当充当意义理论的普遍形式。江怡教授对该理论的否定性评判意见多有不实或不当之处:戴维森"意义倚重真理"的做法是源于他对意义理论的基本主张,他没有取消意义概念,因此无以形成"悖论";"真理概念的非定义性"并不表明戴维森无法讨论该概念和用它来建立一种自然语言的意义理论;"无指称的实在"是一种整体论的实在,并非"非经验性"的理论构造。该理论的基本观点还是可靠的,它们从语义学及其经验基底有力地说明了这种理论表征意义理论的理论可靠性和合法性,从而为戴维森纲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语言哲学的研究中 ,指称论是流传甚广、影响极大的一种意义理论。 2 0世纪西方语言哲学的兴起 ,使语言的研究成为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意义理论是语言哲学的核心内容。研究语词或语句的意义就是研究语言(思想 )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在现代西方哲学中 ,哲学家对这个问题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他们提出了指称论、观念论、功用论、行为论、语义论、意向论等等不同的分类。指称问题是语言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指称论的基本思想是 :名称是通过指示或指称外部世界中的事物或事实而具有意义 ,一个名称的意义就是它所指示或指称的对象 ,或者是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研究语词与实在间关系的指称理论在语言哲学研究中一直处于根本性的核心地位。该理论的发展透视出从语义逻辑向语用、心理意向演变的特征。意向性的引入使得指称变为一种人们使用语言来指涉客观对象或者事态所形成的意向关系。意向性指称论将语言、客观世界和心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心灵角度来考察语言的指称,摆脱了语义二值逻辑的束缚,实现了心灵哲学与语言哲学的有机结合,揭示了从语形、语义、语用相结合来研究指称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意义问题是二十世纪语言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哲学家们在“意义”研究方面,至少提出了五种著名的理论:指称论、观念论、功用论、行为论和语义论。情境语义学也把意义问题作为自身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但不同于以往的意义研究,情境语义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意义理论———意义的关系理论。这种新的意义理论,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语言哲学的意义研究,有力地推进了意义问题研究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贾可春 《中州学刊》2007,(5):151-154
与古典经验论哲学不同,罗素主要在语言—实在的二维框架内探讨词的意义问题。于此罗素严格区分了两个问题,即什么是意义及什么构成了意义。在罗素看来,词的意义是其所指,而构成意义的东西则是某种作为因果律的关系。罗素指出,词并不直接拥有意义,因为词意指意象,而意象才意指作为意义的外部实在。在罗素哲学中,语言与经验的关系极其重要,词的意义的理解的必要标准是亲知,而且意义本身及对意义的理解都以对象的存在为条件。从哲学史上看,罗素的指称论解决了观念论的困难,为语言哲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但仍未摆脱心理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指称论认为一个词的意义是这个词在客观世界中所指的对象。观念论可以认为是指称论的变形。后期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对其做了两方面的批判。第一,词类上,词语不只有名词(名称);功能上,词语不仅用来标示事物、陈述思想,它们的使用方式多种多样,与非语言活动交织在一起,根植于生活形式之中。这一洞见凝结在"语言游戏"的概念里。第二,即便用名词记述时,客观世界中的样本或心中的观念也不是必须存在的,更不必说由它们赋予词语以意义,使用才是判断是否理解词语意义的决定性标准。私有语言问题也可放在批判指称论这一线索中,私有感觉与指称论里的样本、观念论里的图画类似,仅凭它无法为符号配置意义。  相似文献   

7.
《理论界》2017,(2)
马克斯·布莱克的隐喻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主题"相关意义系统"的相互作用,拓展了隐喻意义实现的语境因素,并主张隐喻创造了相似性。纳尔逊·古德曼受布莱克理论的启发,并依照其符号理论的哲学诉求,将隐喻刻画为符号图式的转移,并内在于符号指称活动之中,且将隐喻研究拓展到非语言符号之中。  相似文献   

8.
弗雷格被公认为是现代逻辑和语言哲学的创始人。指出弗雷格的意义和指称论是理解语言哲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中涉及这对范畴的基础,进而探讨其意义与指称论对语言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指称和意义问题是语言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问题。这是因为,语言是思维和存在之间的普遍中介。指称与意义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在语言哲学内的具体体现。它要解决语言、思维、实在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能够说明以语盲形式表达的知识体系何以能够揭示外部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因此,深入研究指称和意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人们对知识客观性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主要就指称和意义的相互关系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10.
弗雷格主张句子的指称是真值,罗素主张句子的指称是事实,维特根斯坦认为句子的指称是事态,Barwise和J.Perry主张句子的指称是情境类型,陈晓平主张句子的指称是事件。但这些观点都面临较大困难,故本文提出句子指称的模型事实论(model-fact theory)。模型事实论主张:只有相对于一个模型才可以严格地谈句子的指称;如果一个句子在某个模型上有指称,则该句子的指称是该模型上的事实。对词也有类似的主张,即只有相对于一个模型才可以严格地谈词的指称;如果一个词在某个模型上有指称,则该词的指称是该模型中的对象。本文对此作了论证。并用这一观点解决了否定存在难题,且解决的方法不同于蒯因和A.P.Martini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