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在语用学理论的框架内对汉语反问句的使用进行了探讨,认为汉语反问句是一种可以用来取得明显对比效果的语言手段:既可以提高,也可以降低语言的礼貌程度。而且,反问句的使用还与中国文化中特定的社会习俗密切相关。文章对反问句中的语用预设也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鉴于反问句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语用失误,文章建议人们使用反问句时一定要谨慎.  相似文献   

2.
元刊杂剧特指式反问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描写了元刊杂剧特指式反问句的结构及意义,指出反问句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与语表形式相反的“言外之意”,其基本语用意义是评价,特指式的反问意义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死亡哲学思想并不是像一些西方学者所贬斥的那样,是一种缺乏形上品格的“常识道德”,而是既具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又具有世界观和本体论的意义,既有“入世”的品格,又有“出世”的品格。“不出而出”与“出而不出”是它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死亡哲学思想并不是像一些西方学者所贬斥的那样,是一种缺乏形上品格的“常识道德”,而是既具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又具有世界观和本体论的意义,既有“入世”的品格,又有“出世”的品格。“不出而出”与“出而不出”是它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一为行文方便,我们把由“不是……吗”格式构成的反问句称为“不是+p”反问句,把“不是”“吗”以外的句子主干统称为P。“不是+P”反问句从语法结构方面看有三种类型: 甲组: (1)我不是已经跟你说了吗(黑体字表示相对轻读,以下同) 乙组: (2)为什么?他不是老师?(黑体字表示相对重读,以下同) 丙组: (3)他怎么也来了他不是干部、吗甲组反问句中的“不是”是一个表反问语气的副词,在句中要轻读;句中的“P”是动词性词组或主谓词组,整个句子是由反问语气副句“不是”加上陈述句,再加上语气词“吗”构成的反问句。乙组反问句中的“不是”要重读,是由两个词构成的。其中的  相似文献   

6.
“还不是X”在具体的语境中可以表示陈述、询问和反问3种不同的语气。伴随语气的不同,它的语音特征也相应不同。在不同语境中由于肯定角度的不同,“还不是X”反问句其实有5种不同的句意类型。句意类型的不同还会对“还不是X”反问句的语法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反问句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主要起否定和强调的作用。本研究在对汉语疑问句的语义、修辞和语用特点进行简单综述的基础上,以《红楼梦》中"哪里"反问句的英译为例,对汉语反问句的翻译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总体上汉语反问句多数情况下被翻译为陈述句,在非会话语境中尤其显著;此外,由于反问句的强调修辞作用,在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使用一些表达强调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最后,本研究对汉语反问句大多翻译成英语陈述句这一现象进行解释,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英汉反问句在使用范围和功能上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疑问代词除了表示询问、任指和虚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法,即用在反问句中表示否定。文章以"怎么"为例,根据其出现的语言环境,分类考察了"怎么+AD+VP"用于表示否定出现的句法环境、语义以及功能,并从反问句的句法机制和主观性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其表示否定意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疑问代词除了表示询问、任指和虚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法,即用在反问句中表示否定.文章以"怎么"为例,根据其出现的语言环境,分类考察了"怎么+AD+VP" 用于表示否定出现的句法环境、语义以及功能,并从反问句的句法机制和主观性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其表示否定意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庄子·内篇》集中反映了庄子的思想和文风。本文试图通过对《庄子·内篇》反问句的形式特征的描述和阐释,分析在具体语境中的反问句的语义,希望能穿透由迷离恍惚的文字所形成的反问句的语义,去了解体验庄子的“言”和“意”,一睹庄子的真实形象和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黄加灏同志《<李娃传>传统评论质疑》(以下简称《质疑》,见《杭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一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1987年第六期)一文,颇给人以启发。它提出了三个反问句。即:“小说歌颂真挚爱情,表现爱情主题吗”?“李娃形象优美动人吗?”“小说具有强烈的反门阀、反礼教意义吗”?通过这三个反问句,实际上把《李娃传》全盘否定了。文中对《李娃传》虽作了某些肯定,但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为此本文谨就《李娃传》与黄加灏同志商榷,说明对传统评论也要作具体分析,不可一律怀疑和否定。  相似文献   

12.
反问句是日常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句式。在夫妻冲突性话语语境中,反问句具有帮助说话人表达负面情绪、缓和交际双方的矛盾等语用功能,并具有语境顺应性。  相似文献   

13.
西晋文人独立地位的丧失,品格的逐渐萎缩,对创作心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寒族出身,使得诗文不免成为仕进和安身立命的重要工具。文章,不再是“经国之大业”,而只是一种技艺,因此失去了对现实的关注。典籍成为文人情感的源泉。帝王有意识地提倡“博古好学”,士人趋之若鹜,复古风起而拟古诗出,并在语言和体裁两方面深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批评了目前广告语言运用中种种不规范现象,提出富有个性是广告语言的品格。但在追求艺术创意的同时,商品的广告宣传要求我们具有较高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广告语言应该走规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彭丹 《新天地》2011,(12):331-332
文章是文化的载体,它是通过语言来体现的。语言不是凌空存在的,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语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符号体系。语言是思想的现实,它是人认知、情感、操作的体现,它具有道德的、情操的、审美的特征,它是丰富的、生动的、多彩的。文章是作者以心灵的内存感官觅得社会自然的真趣,融人语言的神韵中去的。所以有人说:“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  相似文献   

16.
英诗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体裁各异,格律整严而又多变体(deviation)。本文只就常见的韵律,作初步探讨。管中窥豹,谨见一斑而已。 Ⅰ、诗的特征 C.O.D说,诗是“具有高尚品格的韵文“(a metrical composi-tion,especially of elevated character”.A.L.D说,诗是“具有韵律形式的作品,它表达深厚的感情或高尚的思想,有美丽的语言,并能传达个人的经历“(piece of writing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同样,一篇好的文章也要靠一件漂亮的“时装”来打扮,这件“时装”的主要制作材料就是语言。选择语言,加工语言,创造语言,使文章具有鲜活的词语,灵动的修辞,多变的句式,还有深厚的意蕴等,即让语言具有飞扬的文采,也就做好了这件“语言时装”。  相似文献   

18.
有“难道”出现的问句都是反问句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语文工具书对“难道”都是这样解释的:副词,用来加强反诘语气,这种解释很容易使人产生这样的一种推断:既然“难道”是用来加强反诘语气的,那么,凡有“难道”出现的问句都该是反问句了。但实际上,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只要我们深入语言事实,仔细地加以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对“难道”的这一解释是不全面的,由此解释衍生出来的推断也是不完全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9.
儿童品格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性伦理学以“德性”为研究主旨,以“人应当成为什么样的 人”为核心议题,以“人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为理论旨归,重视德性的内在价值和实践品性、人的完整性以及生活的公共性,对 儿童品格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德性伦理学”的视角,儿童品格教育以立足品格的内在价值培育具有实践品性的 “好品格”、成就完整的“好人”、创造共同的“好生活”为价值诉求。为此,品格教育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重塑教师对品格 的价值观念,以弘扬品格的内在价值;第二,立足于实践活动,以彰显品格的实践品性;第三,打破品格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以促进儿童的优良品格在不同时间和场域中的完整性;第四,重视公共品格教育,以培育关心集体生活的儿童。  相似文献   

20.
乔姆斯基的语言自然观在他的语言学理论中占据中心的地位。他认为,应该把语言当作自然物体来研究。就像研究星体、植物、心脏和眼睛一样。他的普遍语法就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为了说明他的语言自然观是成立的,乔姆斯基提出了一个所谓“火星人论证”。文章将分析这一“火星人论证”,指出它所存在的问题。说明“火星人论证”不足以支持语言自然观,还要指出另一种建立在ZelligHarris的“发现程序”思想基础上的研究语言的途径,并说明它优于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