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踏板运用是钢琴演奏的灵魂,运用踏板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它的正确使用,不仅增添了声音的共鸣效果,更丰富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在古典、浪漫及现代三个主要时期的钢琴音乐演奏中,右踏板的使用技法是不同的.演奏者必须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深入全面地研究踏板技法,才能更好地诠释音乐.  相似文献   

2.
在音乐演奏过程中,应做到主客统一把握审美标准,对审美"离向"和"离轨"的倾向进行修正;使音音运动沿着相对平衡方向和关系正常进行;使审美音响从"无序"表达走到"有序"自由抒发的运行规律上来。在审美标准的指导下,应兼顾审美标准的相对独立性、可变性、文化差异性,使演奏主体个性与原作品共性协调、适度把握,兼顾听众审美标准,在理论与实践中明确适度控制审美标准对于音乐演奏立美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宏 《延边大学学报》2014,(1):143-144,F0003
基于对舞蹈审美个性的思考,具体分析舞蹈创作中审美个性的特征,可以从舞蹈形象和舞蹈语言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出舞蹈个性化的表现手段。通过对具体作品的举例与分析,可以阐述出舞蹈的个性化审美内涵,即体现一定审美需求和渗透一定审美意识的舞蹈形象和舞蹈语言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总和,它是编导创作特性的表达,也是编导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它构成了舞蹈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是舞蹈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变形,是指改变对象的原形的自然形态所作的一种“破格”描写,它是作家在一定的审美思想、审美情趣的观照下,根据作品内容的特点和创作主体内在情趣的需要对人物、事件、环境等所作的有别于“常格”表现手法的突破。作家作为创作的主体,必须对创作的客体——生活进行粗细加工,产生各种映象,这些映象,有些与生活的原形叠合,融为一体;有些则根据作家的审美情趣、个性气质等差异而产生新的意象,而作家反映在作品中的生活形象大多是作家加工过的艺术创造。这种生活形象既具有生活的真实,更具有艺术的真实,  相似文献   

5.
浅谈钢琴演奏的情感体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琴演奏的情感体验,是指钢琴演奏者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情感反应。钢琴演奏的情感体验来自于演奏者对钢琴作品的审美感知,是钢琴演奏者在对钢琴作品审美感知基础上的联想与想象,钢琴演奏的情感体验还来自对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思考,来自于钢琴演奏者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和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6.
《闲情赋》是陶渊明的一篇独特的作品。一是它的艺术成就对文学审美作用的完善以及对赋这种文学体裁的进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是从美学角度看,它所体现的审美意识与它的时代迥然有别,在作者的创作史上亦属例外。究其因,是传统力量、社会背景以及作者自身的文学素养、意识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踏板是演奏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钢琴演奏中的灵魂,踏板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表现力。用耳朵去聆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这是音乐演奏的基石,也是使用踏板技巧的坚固基石。  相似文献   

8.
一、典型社会概括性的多层次结构典型形象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个体,它的产生是作家艺术家对现实进行审美艺术创造的结果.在创造典型形象时,审美创造的主体,总是自觉地从一定社会群体中,提取许多有共同联系的东西,加以集中提炼,然后凝聚成为有某种社会概括性的独立的艺术形象.因此,典型形象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形象,它的特点在于它是有一定社会本质概括性的艺术形象.此中的社会本质概括性,主要表现为,典型人物与其所从出的社会群体,在行为的社会代表性上相通,在意识的思想倾向性上相联,它对典型形象的作为和心理,具有内在的制约性,在  相似文献   

9.
由“乐音的运动形式“构成的音乐艺术,到底有无形象?其艺术形象的特征是什么?这是音乐理论界长期争鸣和探索的问题.笔者以为音乐的艺术形象是一种模糊形象,它存在于音乐作品各部分显现的模糊性之中.一系统论的方法告诉我们:音乐艺术作为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种物化形态,它的内外构成包含作品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审美表现三个主要方面.审美认识指艺术家对客观对象的直接把握和反映,使欣赏者通过作品中表现出的客观性特征,对社会生活加深了解和认识.审美评价指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对社会生活的理性思考和情感评价,使欣赏者透  相似文献   

10.
唐卡艺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鲜明的特征,但由于时代的变迁与人们日益丰富的审美需求,唐卡艺术的功能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由以往的供奉和宣传品演变为一种审美对象,人们在对唐卡作品的欣赏中关注它的供奉与宣传作用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它的审美作用,因此对唐卡的题材与创新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唐卡的艺术审美当中,我们只有在充分、客观地理解它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它的审美本质,进行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音乐美育思想及其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美育思想十分丰富。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备受中国儒家的重视,他们视音乐为道德教化的理想手段,甚至认为音乐美育还有淳化社会风气、和谐社会的作用。但由于过多地强调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也使音乐美育带有一定的缺陷。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也影响到我国音乐文化的变革,在实践的摸索中,中国近代的音乐美育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向,中国的有识之士顺应时代的要求,引进了西方的美育思想,并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音乐表演中一度创造和二度创造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从音乐美学的角度阐述了音乐表演中进行二度创造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了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对音乐表演中二度创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康德美学受机械自然观的影响,通过共通感解释人类美学鉴赏能力,作为主体的人在以康德美学为理论基础的音乐审美哲学中被迫缺席,于是,音乐成为自主拥有审美特征的客体。诞生康德美学的社会阶层环境使音乐审美哲学赋予欧洲古典音乐关的典范和化身的角色。实践音乐哲学从音乐实践性的特征出发,将音乐看作是一种人类的活动,从而将音乐纳入到人类文化的系统中而成为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中的重要元素,音乐教育从而被打上文化的烙印,成为音乐主体获得文化特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汉魏六朝的琴赋音乐美学思想之研究尚未充分展开。在这一时期十三篇琴赋的飞扬文采之中,包含着一些音乐美学思想,从中可以窥见汉魏六朝之际器乐审美思潮之概况,即材料选用与制作的“梧桐天性美”、演奏过程的“潇洒风度美”、赏析过程的“渐入佳境美”、艺术效果的“怡心养性美”、艺术感染力的“众物乐其美”等五大音乐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15.
<〈清贫〉颂>通过"歌诗"的状形功能,将抽象的思想情感寓于具象的景物之中,将中华民族精神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完美融合,构筑了"崇高美"的表现形态.在音韵与句式的安排及引用语典的修辞方面体现了歌词独特的美学价值.<〈清贫〉颂>在音乐形态上运用了"母曲衍生"的旋法及引申式的多段体结构,符合当代的民族审美取向.平民化的视角及广泛传唱的"接受效果"为主旋律歌曲创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器乐文化汲取禅宗"顿悟"思想成果,形成了内省性、刹那性、直觉性、余味性四大特征,其"传神余韵"的最高审美境界直接以禅宗"意在言外"顿悟说为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舞台服装在音乐表现中具有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双重特征。服装与音乐的融合互进,促成跨界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舞台服装通过身份表现和场景表现强化音乐意象,并提升音乐的审美体验;而音乐风格也深度影响着舞台服装,两者既交互又一致,从音乐角度创作服装或从服装角度设计音乐,在理论与实践中皆有可能。  相似文献   

18.
论音乐思潮对音乐创作和审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思潮是在一定的思想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对音乐的创作和审美有着一定的指导和制约作用。对音乐思潮的产生和变化发生作用的因素很多 ,它包括各种社会因素和一定的美学思想、音乐本身的创作技法以及作曲家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创新意识。音乐思潮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着。  相似文献   

19.
音乐与时间、音乐与表演、音乐与欣赏、音乐与戏剧、音乐与文学具有密切的关系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质。作者认为 ,除了人们常常论及的一些特征之外 ,音乐艺术最突出的特征 ,应该是审美欣赏的重复性和重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