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到科学进展人们往往会用到“日新月异”一词,而很少注意到科学家这个群体也正在发生着的变化,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科学家仍然是一群学问高深。埋首于书堆、文献,或朝夕与实验室仪器为伴的“白大褂们”。谈起科学家,许多50年代出生的人的脑海里会想到竺可桢、童第周、苏步青、谢希德、黄昆、陈景润等一批学者。应该说这几代科学家尽管所处时代和各自的风格不同,但大都靠个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奇遇红海滩     
去年到张家界,赶上了漫天大雪.对于爱好摄影的我来说,真是难得的好机会。拔地而起的险峰.披着漫天飞舞的白雪,顿时.张家界成了银白的世界。这使我一下子想起毛主席的《沁园春·雪》里的词:“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你看,那一座座的山.多像银白色的蛇在舞动:  相似文献   

3.
离合词是由一个动词性成分(或语素)和其所支配的名词性 成分(或语素)组成的语言形式。如“散步”、“睡觉”、“游泳”、 “起床”、“鼓掌”、“唱歌”、“跳舞”等。从词汇意义的角度 看,它们很像一个词,但从语法的角度看,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 语法学界有的认为这种语言形式是词;有的认为是短语;还有的说 是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过渡成分。由于“离合词”的说法已为大家 所熟知,我们仍称之为“离合词”。对于离合词性质的认定,主要 可分为词说、短语说、离为短语合为词说、中间状态说、离合词不 存在说。  相似文献   

4.
这几年,流行一个词:“潜规则”。这是吴思先生创造的一个概念。用他的话说,“潜规则”就是指“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恰恰是这种东西,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规定,支配着现实生活的运行”。从吴思先生的文章看,这个词主要是指官场的腐败现象,如今却用得有点泛滥,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是”词。中学学过英语的学生,学习阿语时,因为见不到“是”词,心里总是不踏实,他们想方设法寻找何处去了的“是”。 阿语“是”词的存在 阿语中也存在“是”词,主要有两大类。 1.类残缺动词,如: 这类动词所表达的基本意思相当于汉语中的“是”或“不是”、“变成是”、“只要是” 等等。请看下列各例:  相似文献   

6.
彭国梁 《老年人》2009,(3):30-31
今年春节前夕,我在湘江边的“诺亚方舟”号游轮上,又听到了久违的被誉为“行吟诗人”的彭浩荡的朗诵——《桃花源》:“果然,若笼中飞出之鸟/陶渊明看罢南山的白云/又拈来三百余颗方块字/随手铺成/一条通幽的小径……”,一时,竟忘记了词,他迟疑了一下,说:“我从头再来。”  相似文献   

7.
从现有把社会工作的对象泛化成“人”的观点看,在对象不明确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必然是“全为”性质的,而“全为”必然成为“不为”。因为人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可以说整个世界均为人,在此情况下,社会工作很难作为。从笔者的观点看,社会工作以个体社会关系体系作为实践对象,这虽明确了对象,  相似文献   

8.
正道 《当代老年》2013,(7):24-25
“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高淑珍的颁奖词。  相似文献   

9.
中国“赢”     
汉字想必是世界上最耐人寻味的文字,从其组合结构就可见一斑。
  比如,“舒”:“舍”得给“予”才能“舒”心;“值”:一个“人”站得“直”才有价“值”;“起”:人生的每一次提升,都靠自“己”“走”出来。此类比较浅显。又如“朋”字这类,就含蓄一些了。两个“月”组合,“月”可指时间,路遥知马力,时久见朋友。“月”也可指肉,看世间,酒肉朋友也比比皆是。不仅仅是单个的字,词的结构意味深长的也多见,如“和谐”一词--“和”为人人有饭吃,“谐”是人人能说话,衣食无忧、言论自由便和谐。  相似文献   

10.
《上海科学生活》2003,(11):96-96
不管哪个国家的元首,总是与“日理万机”这个词联系在一起,浩如烟海的文件、形形色色的会议、林林总总的事务填满了元首们的时间表。每天花费宝贵的时间来健身,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成了奢望。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元首“心有旁骛”——  相似文献   

11.
丹若 《女性天地》2008,(12):56-57
三鹿奶粉事件让人们知道了一个化学名词“三聚氰胺”;“结石宝宝”更牵动人心,因为三聚氰胺对宝宝身体健康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当三聚氰胺被血液运送至肾脏,由于婴儿。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全,无法将三聚氰胺完全代谢掉,致使其在肾脏与别的物质结合成不溶于水的大分子复合物,沉淀、结晶,形成结石,导致尿液无法顺利排出,个别的会发展成肾积水,导致肾衰竭。  相似文献   

12.
“青梅煮酒”这一词语,始见于北宋,晏殊《诉衷情》词云:“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苏轼《赠岭上梅》诗云:“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后来,明代的章回小说《三国演义》又两次说到“青梅煮酒”:第二十一回:“曹)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今见此梅,不可不尝。  相似文献   

13.
郭怀立 《职业时空》2008,4(11):121-122
周邦彦是北宋词坛名家之一,在词坛享有极高声誉,其词意境开阔,感情真实,恋情词在清真词中所占比例较大,不仅是贯穿他全部创作活动的一条线索,也是标志他的创作最高成就的部分。在艺未上看低回沉郁、哀婉清绝的鲜明特色,因而被誉为“词中老杜”;但周词往往借抒发相思、描写羁旅的凄清来寄托思致,不仅缺少杜甫诗中所具有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而且缺少杜诗博大精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以来,“山寨”一词大为流行。日常生活中,时尚人士动辄日“山寨”,报纸杂志取标题简直缺了“山寨”二字就不行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山寨文化现象,自然也引起不少争论。高度赞赏者号称“无山寨,不销魂”,持保留意见者则冷言嘲讽——“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山寨”。到底何谓山寨,山寨文化又是什么?大家却又莫衷一是,简直成了文化无头案。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交际》2002,(12):30-31
如果你够时尚,那就不要说“酷”了,因为“酷”早已经过时,“蔻”已成了取代“酷”的流行词。“蔻”源于日本的“CUTE”,原意是“可爱”,但经过我们的翻译和引申,它已经成了“扮嫩”的同义词。“扮嫩”表现在天真的口袋裤上,也表现在烂漫的束绳裙上;表现在孩子气的带风帽T恤衫上,也表现在天使般的糖果色娃娃鞋上;表现在有童话味道的渔夫帽上,也表“装嫩。  相似文献   

16.
张峰 《老年人》2010,(2):18-18
“忙”,几乎成了现代人的口头禅,一种普遍的生活状态。看影视剧里生意场上的那些强人,官司场上的某些头头,没有一个不说“忙”的。忙得没时间回家吃顿热饭,忙得不到三更半夜不着家。  相似文献   

17.
我无法考证“打工”这个词出版于哪年哪月,最近看了几种打工杂志,体会到打工族的酸甜苦辣、成功与失败,真是感慨万千。回首往事,当我还没读懂“打工”一词的时候,自己早就加入了打工族的行列,不过那时,我们给自己起了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出租”和“外派”,也就是打洋工。不过这不是  相似文献   

18.
寻开心     
暑假里,孙子读苏轼诗,至《睡起闻米元章到东园送麦门冬饮事》:“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不知“门冬”为何物问我。门东即麦冬,可以入药,开通心窍。翻开《植物图谱》给他看,开心一词有多解,其中一解是心情舒畅、快乐。尘务不经,烦恼远离。中国古今诗文多有反映。例如:  相似文献   

19.
看人     
蔡澜 《金色年华》2009,(11):35-35
人活到老了,就学会看人了。看人是一种本事,是累积下来的经验,错不了的。古人说:“人不可貌相”。我却说:人绝对可以貌相,我是一个绝对以貌取人的人。相貌也不单是外表,是配合了眼神和谈吐,以及许多小动作而成。这样一来,看人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20.
《上海科学生活》2001,(4):69-69
习惯看标准的科技评论的人,可能不适应大白话的表达方式,但是我们却正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各种各样的入来表达对高深的技术,莫测的概念和风光的行业的不同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