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企业知识创新的模式问题一直是知识管理理论中探讨的热点。本文从知识管理理论视角阐述了知识的概念和结构 ,分析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涵义与战略 ,并在评述现有的企业知识创新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企业知识创新的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类型分野的企业知识团队创新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消除企业知识团队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知识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企业知识团队内部知识的不同特点,区分了企业知识团队公共知识与私人知识、对称知识与非对称知识、完全知识与不完全知识三组知识类型,认为由于这三组知识类型的分野,导致了知识团队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主体不确定性、主体间不确定性(通称为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企业知识团队知识创新不确定性的消解,需要在分析不确定性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其实质在于实现企业知识团队内部高效的知识共享和解决企业知识团队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演化经济理论为工具,分析隐性知识学习对企业创新的传导机制:隐性知识学习主体吸收能力的差异带来创新系统非平衡性特征,知识溢出保证创新系统的开放性;隐性知识输出者的共享倾向推动其产生知识创新性组合行为,为创新系统带来涨落因素;非正式学习方式是创新主体追求竞争优势的手段,也是创新系统演化的动力来源,隐性知识学习主体间的关系质量和隐性知识学习的组织支持从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提供了企业创新系统协同机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大学知识创新是一个经济的概念,明确大学知识创新的经济特征,对大学知识创新的经济行为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知识创新的经济特征:大学知识创新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活动方式,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参量;大学知识创新具有中长期性,表现为内部的、隐性的经济效益,在短时间内这种效益通过一种特殊传递,又表现为外部的、显性的经济效益;大学知识创新通过知识传递的内容改变经济交易成本,通过传播知识管理理论来提高社会生产率。  相似文献   

5.
论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大学知识创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螺旋理论下的大学越来越重视知识创新的技术潜力和经济价值,开始兼顾基础领域和应用领域的创新活动。大学知识创新学科界限变得模糊,突破了大学单个实体,更加注重政府和企业等外部组织的介入,注重与政府、企业的战略性合作与联动,促进异质资源在大学、政府、企业之间的跨组织整合与流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形成充分发挥大学、政府、企业三方互动作用的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6.
企业知识理论:框架与演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从逻辑和历史的双重角度,论述了企业知识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兴起。然后按照企业理论的基本框架,分别阐明了企业知识理论在企业成长、企业存在、企业边界和企业的组织结构等一系列问题的思想演进,从而综合论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企业知识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7.
大学(研究型大学、创业型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是城市创新的重要动力源,通过分析当代中国大学与城市创新互动发展的障碍,提出"泛大学社区"营造的设想,希望通过打通边界、推进社会化融合、在泛大学社区积累社会资本、演化知识创新社区和学习型组织,并通过培育知识创新中介服务、为各创新主体搭建网络、构建泛大学区域创新生态体,引导知识密集型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8.
论基于知识管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理论逻辑与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企业创新能力的一般涵义,从知识已成为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性资源的角度和知识管理的角度,对企业创新能力新涵义进行了探索与研究,论证了基于知识管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理论逻辑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高深知识存在的哲学基础——认识论与政治论,不断受到大学自身与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冲击,高深知识的式微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以多元认知理念为基础的知识民主化进程造成了大学身份的认同危机。与知识生产的背景变迁相应,以跨学科性、应用性、异质性和反思性为特征的新型知识生产模式开始出现。以上各种因素都对现存的大学学科观提出新的要求,开放的边界学科成为急迫的发展诉求,而这需要学科知识性边界与社会性边界的共同开放。  相似文献   

10.
知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大学课程要在纷繁复杂的知识海洋中科学地、系统地、有意识地筛选知识,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网络时代,互联网塑造了书本之外的全新知识生态系统,知识网络化正在给大学课程知识筛选带来严峻的挑战:对知识筛选目标的迷惘、对知识筛选权威的拷问、对知识筛选价值的冲击。基于戴维·温伯格的“知识的边界”关于知识网络化的系列研究视角,从中得到应对时代挑战的策略:尽可能地筛选元数据与关联数据,保持知识筛选的慎独,把大学课程的价值链接到网络并形成价值领地。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服务是图书情报机构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的服务创新的动力源。知识管理系统和知识服务模式作为实施知识管理的依托平台,其构建目标应是为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支持,具体说来,知识服务的主要模式有:建立信息资源库、学科专题阅览室、参考咨询点及开展专业化用户信息系统服务。  相似文献   

12.
知识整合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团队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跨学科团队是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而知识整合是创新的基础。通过对高校跨学科团队创新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研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从知识整合视角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新思路,为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知识创新源于知识冲突与整合,是组织内不同群体或个体之间的知识观念冲突、碰撞和整合的结果。构建以激励知识创新为目标的大学创新机制,不仅要优化大学研究队伍的学缘结构,构建激励大学创新的知识冲突机制,更要强化学校层面的科研资源有效整合,培育大学基层科研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实质上是创新经济,创新是知识经济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创新的时代要求给我国高校带来了严峻挑战。只有建立高校创新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我国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紧紧跟上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并不是实现高校图书馆地位独立的条件,其只是实现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内部部门职能重组的目标,没有改变图书馆地位被给予的命运。只有站在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层面,才能理解高校图书馆地位问题,而现代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向才是高校图书馆地位独立的前提,其核心是服务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图书馆必须实现由载体、功能建设向文化建设的转向,实现其综合性、开放性、现代性、高端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是知识创新的基本力量和战略高地。我国大学尚存在诸多不利于知识创新的组织因素,主要表现在:刚性的组织目标导致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疏离,大学组织的综合创新能力不足;纵向“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削弱了大学组织的学术活力;破坏性的评价系统遏制了大学组织成员的创造潜力;“单位制”的传统孕育了狭隘性的组织氛围,难以形成知识创新的合力。大学知识创新的特性决定了对其组织创新的要求,大学组织创新的重点为促进知识开发,其效率标准是知识生产与创新的效率,因而行政权力的弱化、学术机制作用加强、管理的柔性化将是大学组织创新的取向。  相似文献   

17.
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对企业有知识溢出效应,能促进企业创新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一个简洁的量化空间经济学模型,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中国大学对工业企业创新的知识溢出效应,发现大学的知识溢出效应具有很强的异质性: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具有更强的知识溢出能力,高技术行业与大企业从大学的知识溢出中受益更多。反事实研究表明,保持中国现有大学的空间布局不变,更为均衡的科技经费配置能改善大学对企业的知识溢出效应,最多可带来社会总福利1.3个百分点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 ,知识创新的核心资源是人才和信息 ,阐明了知识经济时代 ,高校图书馆为知识创新的实现在培养人才和提供信息资源保障方面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知识系统可分为"本体知识"和"对象性知识";本体知识由自我经验、自我情感、自我概念、自我意识等系列要素构成。主体唯有借助具身认知方式才能真正内化外源知识,进而以审美方式建构本体知识、运用投射方式输出思想成果和行为图式。因此,我们应当把建构本体知识作为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作为大学的根本价值目标,以便借此体现大学对人类文化的全息传承与综合创新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以创新为发展动力的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飞速发展又相互结合,对包括期刊编辑出版在内的知识生产、传播与利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高校学报作为现代科技、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若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建立起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机制,诸如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等,这是高校学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而观念创新是其他诸方面创新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