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莲红 《当代秘书》2001,(6):21-22,36
秘书价值是近年来理论界对秘书学理论体系深化研究而提出来的新的理论课题。科学地揭示秘书价值,不仅可以充实、完善秘书学理论体系,而且对秘书人员的实践活动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秘书学的体系构建与学科定位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科定位需要体系构建的支撑,体系构建需要学科定位来扶持。这就好比双轮车上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据说,教育部1998年没有将秘书学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的理由就是,有专家认为该学科体系不全而且很乱。看来,理清秘书学的理论体系,努力把它做大做强是秘书界的当务之急,是争取秘书学早日定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现代秘书学的教学与研究肇兴,到2011年秘书学专业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秘书学的发展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了。30年来,秘书学的学科发展、秘书工作实践、秘书学专业建设与秘书人才培养等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譬如,学科体系不完善、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不清楚、教学研究团队不稳定、专业美誉度不高等。  相似文献   

4.
秦莲红 《当代秘书》2001,(11):17-18
正确认识秘书学的逻辑起点.对于创建科学的秘书学理论体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从我国目前高校秘书专业所使用的秘书学教材来看.关于这个问题不仅尚未得到解决.而且在理论界的研究亦未有突破性的进展。因此.探索秘书学的逻辑起点问题是富有重大的理论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办公室业务》2013,(7):63-64
首届方放秘书学奖著作评审工作于近期结束。 这次评奖活动是国内第一家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研究基金会——方放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研究基金会举行的首次秘书学(著作)评奖活动。2012年6月9日,方放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研究基金会在天津创立。为了鼓励和发挥广大秘书工作者与从事秘书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秘书学科的建设和秘书工作的发展,基金会发起的第一项活动就是举办方放秘书学奖著作评奖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秘书学自20世纪80年代形成以来,已成为社会科学的一门独立学科。但客观地讲,秘书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尚未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究其原因,既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从秘书学自身的因素分析,影响秘书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基本概念模糊不准的问题。尽管目前秘书学的专著已出版了数十部,但对秘书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问题,包括“秘书”、“秘书人员”、“秘书工作”、“秘书学”等基本概念的定义,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秘书学从兴起、发展到现在已近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间,在老一辈秘书学家的带头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秘书学的理论体系建立打下了基础。但是,学无止境。现在,我们如果不在前人开创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大胆创新,那就会不进则退,甚至前功尽弃。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秘书专业教育迅速发展,秘书学理论体系建设也初具规模。但是,我国秘书学的整体研究还不够深入,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还没有秘书学博士学位授予点,而前苏联在上世纪80年代就培养了上百名文书学与档案学博士和副博士。目前,我国除了陕西师范大学招收秘书学硕士外,仅南京师范大学招收应用文体学方向博士。  相似文献   

9.
《办公室业务》2013,(14):63-64
首届方放秘书学奖著作评审工作于近期结束。这次评奖活动是国内第一家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研究基金会——方放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研究基金会举行的首次秘书学(著作)评奖活动。2012年6月9日,方放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研究基金会在天津创立。为了鼓励和发挥广大秘书工作者与从事秘书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秘书学科的建设和秘书工作的发展,基金会发起的第一项活动就是举办方放秘书学奖著作评奖活动。  相似文献   

10.
当前秘书学研究中多采用居高临下的领导视角来审视问题。秘书是为领导服务的,从领导角度来研究秘书和秘书工作是有必要的,可有效地促进秘书学理论的发展和秘书工作水平的提高。但是如何从领导的高度、又如何运用领导的视角来观照秘书学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秘书工作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秘书人员也是管理者。作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一名合格秘书,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与管理技巧。本文从实践教学出发,阐述了高校秘书学专业设置管理类课程的必要性,以及管理类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秘书学专业管理类课程的设置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秘书学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秘书学科史、论、专、技各研究领域中,古代秘书人物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深入开展古代秘书人物研究,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古代秘书工作的优良传统,弘扬古代秘书人文精神,批判、借鉴、创造、整合我国传统秘书学思想,以便古为今用。相对于古代作家或历史人物研究,古代秘书研究还有很多不足,如作为书法家的王羲之和秘书郎的王羲之.作为诗人的李白和翰林供奉的李白.后者秘书学层面的研究显然要薄弱得多。因此,对古代秘书人物研究现状以及学术生长点进行探讨.有助于深化秘书人物研究,开辟新的学术空间,提高秘书学科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3.
常崇宜先生是我国当代秘书学界众所周知、德高望重的学者,对我国当代秘书科学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此,秘书学界人士给予他诸多美誉,如“著名秘书学家”、“秘书学科学术带头人”、“秘书学科教学开创者”、“秘书学界著名社会活动家”、“四川秘书学界领军人物”等。  相似文献   

14.
最近翻阅民国书刊,偶然发现1926年出版的邹韬奋编著的《书记之知能与任务》一书,细细阅看,其内容体例竞俨然是一本“现代秘书学教程”。一直以为中国现代秘书学的诞生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情——这也是秘书学界的共识,不想邹韬奋早在1926年就已经初创了现代秘书学的学科框架。笔者查阅文献索引,发现邹韬奋这本书竟从未被当代任何一部秘书学著作提及。因此笔者认为该书对当下秘书学史的研究不啻是一个新的史料发现,其学科意义不同寻常。现不揣浅陋,试对其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5.
本来,我和董继超先生已相约:在2000年10月安徽宣州“全国秘书学基础理论研讨会”上,就秘书学学科对象问题(尤其是我提出的“‘辅助领导’活动说”与他所坚持的“秘书活动说”的联系与区别)继续进行探讨。很不幸的是,意外的车祸永远地中断了我们之间本该其乐融融的切磋。好在董先生拟在宣州研讨会上交流的《秘书学问题新探——关于学科对象问题》(以下简称《新探》)已蒙《秘书》2000年第12期刊发,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秘书学》(方国雄著),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秘书学的一系列问题,构建了合理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对中外秘书性工作发展脉络的梳理和阐述显示了自己的长处。但在本书第三章第三节中讲到“三国至明代前期的秘书性工作”时就应用文的发展及公文文风的形成问题作者写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崛起了一门新兴学科——现代秘书学。这门学科引起了秘书界和高等院校的普遍关注,很多秘书界的老领导、老前辈以及高校的专家学者热情地投入研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秘书学科的充实、完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湖南商学院的刘翔飞教授就是其中卓有成就的学者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王林 《秘书之友》2011,(11):4-6
当代秘书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发展已有一定时间了。然而,目前从秘书学科的角度对秘书工作作科学、合理的分类,还是摆在学术界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对秘书工作的分类没有出现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方法;其二,秘书工作分类标准多样化,不科学;其三,各种分类方法存在于各种版本的教材中。  相似文献   

19.
对一门学科的学术研究现状、态势、趋向进行深度的评论评价,既是促使该门学科健康发展的动力之一,其行为本身也是构成该门学科系统的一个重要板块。中国当代秘书学自上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广大理论工作者与秘书实际工作者勤奋耕耘,取得了众多的学术成果,并且将其用于指导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不过,一个日益凸显的缺憾正在制约着秘书学研究向深层发展,那就是秘书学研究中有深度的评论评价的严重缺失!对于年发表论文数以千计的秘书学而言,研究性评论评价文章少而又少,精到的微观(专题)研究性文章少,大开大合的宏观批判性文章更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出版了不少秘书学教材,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但通观秘书学教材,质量方面确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秘书专业技能部分,办公设备操作、印章防伪和信息保密等知识体系陈旧、技术含量远远落后于信息时代秘书工作实践要求;在秘书文化部分,虽论及了中外秘书制度、秘书机构、秘书职业的起源等,但也只是在秘书史部分一带而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