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乔荣生 《河北学刊》2012,32(4):182-185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问题是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遗憾的是,多年来,中国理论界过多地集中在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上,不仅对"人的自由发展"关注不够,而且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的标准问题"缺少必要的研究,而这恰恰是说明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的科学性的一个关键。通过梳理和考察马克思的相关文献,笔者发现,衡量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的标准和尺度正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时间。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为了寻求人类自身的解放而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整体考察,从人的依赖关系的演变为线索,揭示了人类的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理论上重新梳理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看到马克思的思维路径,从而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毕生所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整个人类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包括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综观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个体的发展始终处于目的和核心的地位.马克思主要是从"类"的发生、"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等三个方面来强调个体发展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4.
追求人类解放和人类的幸福,是马克思一生不变的第一主题,也是马克思终生为之奋斗和献身的目标与根本价值诉求,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幸福观就是关于人类幸福实现问题的系统理论。在马克思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幸福论中,人类幸福的思想无疑是具有统摄意义的核心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基本内容和理论成果的具体名称,采用"人类幸福理论"这一表述应该是比较准确的。"人类幸福理论"是对马克思幸福观主要内容的一个总体性概括。马克思将人的类特性定义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其中包含了追求幸福是人的"类特性"的蕴意。在马克思人类幸福理论的体系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理论,或者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类幸福理论的核心内容。"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被赋予了无限丰富的实践性和历史性,这是我们解读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幸福观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前提。作为人类幸福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过程,也就是人类幸福的实现过程。人类幸福的实现过程及其本质、规律是马克思幸福观所要阐释和涉及的重要内容。理想与现实辩证统一,既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过程内在矛盾和内在规律的正确反映,也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类幸福实现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相关思想。  相似文献   

5.
汪帮琼 《理论界》2004,(6):112-113
关于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学术界着重于把它作为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和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来理解,而对其经验根据鲜有说明。本文把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放到他对现实财富的经验说明中加以理解,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不仅仅是指向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不只是具有消极的批判意义。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在人的现实的历史性经验活动中。从根本上来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未来社会的人的经验财富。  相似文献   

6.
发展文化生产力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生产力是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发展的逻辑必然,深入研究文化生产力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的认识视阈中,资产阶级旧社会不可能形成发展共同体,而只有在未来新的社会才有条件建立新的发展共同体.马克思发展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核心命题;“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的制度条件;“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目标模式;“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发展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众多思想中的一朵艳丽奇葩,更是人类思想文化宝库中的又一璀璨瑰宝.学习、研究马克思发展共同体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教育没有关注马克思的完整的人的思想,将马克思的全面发展思想仅仅理解为量和广度上的.完整的人是摆脱了拥有感的人,这一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全面与片面,有助于抵御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今天,揭示马克思的完整的人的思想,切中市场经济社会现实中的人的发展问题,实现全面发展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休闲思想主要包括自由时间思想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价值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它立足于双重现实社会生活基础之上,即劳动生活和休闲生活。自由时间思想是马克思休闲思想的主要特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关键所在。马克思的休闲思想为人类社会构建了一个探索终极价值理念的意义世界。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用与时俱进的态度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休闲思想。  相似文献   

10.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恩格斯将其作为"最能代表马克思思想的话"而刊登在了<新纪元>杂志扉页上.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则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2]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极其明确地提了出来.这些都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的缔造者及继承者那里,在为共产主义最高纲领而奋斗时,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本文将通过考察<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有关内容,来看马克思是如何论述"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人为什么应该全面发展"以及"人能否做到全面发展"这三个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性别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而且,在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当代社会追求一种"性别个性"的性别文化,它一方面保证了人的性别个性的实现,另一方面又避免因性别而产生压制、对立和冲突,体现了不同性别的人的内在统一的一体性关系,这正是哲学对人的"类本位"时代的"自由个性"境界的一种追求。从哲学层面阐释性别文化的价值诉求,即"性别和谐""性别平等"和"性别个性"三个文化样态,可探寻三者在实践中是如何在辩证统一的基础上逐渐达到性别和谐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所提出的“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未来高级社会的基本原则中,“每个人”这一极为重要的内容多被研究所忽视,完整的命题成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的“基本原则”中的“每个人”,强调了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主体是具体的个人,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互为条件的。马克思关于“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在批判性地考察迄今为止的历史实际的基础上得出的,同时,它的实现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一基本原则中的“每个人”、“全面”、“自由”三部分是密切相关的,对此予以完整、准确地把握,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粱晨 《南方论刊》2021,(1):27-28
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旨归,"自由"是人的生存和活动状态的标示,"自由时间"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时间范畴.马克思的"自由时间"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中,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相联系而存在,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才实现同一.马...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了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这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文学艺术因其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人性的塑造以及对人的自由发展的促进,本然地承担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作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思想更是文学艺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思想以其对人的生存状况关怀,对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关注,深化了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真理性的认识,是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建新 《江汉论坛》2008,46(2):69-71
马克思是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批判,揭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现实基础的.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洞察了市民社会的本质,从人的历史活动去探讨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通过对以"物的依赖性"为标志的市民社会进行批判,指出要实现人的解放,必须消除人性异化的根源;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根本缺陷,这一缺陷的克服就是人类要从阶级社会走向无阶级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思想前提是西方哲学的自由传统、黑格尔的"理性"原则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他的"人的解放"理论分为黑格尔理性思想影响时期、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时期、与唯物史观形成同时的成熟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时期.不同时期的内容虽各不相同,但"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则是其必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著作中的“个人”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以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为研究起点 ,把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视为人的本性 ,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目标 ,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的本质及其发展作出了科学的揭示。在这一思想中 ,马克思从个人的概念、本质以及它与群体的相互关系出发 ,强调指出个人是一个表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个性解放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8.
关于"时间是人的生命尺度"的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耕  赵军武 《学术界》2008,47(2):7-14
马克思的"时间是人的生命尺度"这一命题表征着人的生命价值的生成,揭示了时间可以通过人的活动形式的改变而扩展人们的活动空间,凸现了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基础,说明了联合起来的个人只有共同占有和支配自由时间,才能达到全面而自由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时间不是一个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无关的抽象的范畴,而是同直接关涉到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以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不仅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而且还进一步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的揭示,较集中地体现在他的"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人的能力发展成为目的本身"、"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等几个重要命题之中。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时间"的获得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合理的、普遍的社会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条件,而教育的发展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张三元 《学术界》2012,(1):270-273
马克思自由观的内容丰富而深邃,具有多维性和多层次性。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人的自由呈现出三种形态:自由精神、自主活动和自由个性。自由首先是精神的自由,自由精神的本质就是真理本身;自主活动是对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提升,是人的主体性活动,是与人的全面发展同等程度的概念,是一种"自我决定"的"积极的自由";自由个性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质性内涵,是自由精神和自主活动的最高成果,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核心。把握这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对理解马克思自由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