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围绕人这个主体展开的。马克思主义在理解人这一问题上,始终把人理解为三个层次,即“类的人”、“社会的人”和“个体的人”。三者的关系有着历史性和逻辑性,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完整过程。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追求“天人之和”、“人我之和”、“身心之和”。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在批判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根本理论错误的同时,重点围绕“劳动、国家和共产主义”三大问题予以深入分析、精辟解答,这对从“生存竞争、发展竞争和理念竞争”三重维度,全面系统理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和时代关系提供了重要指南。这一思想的重要启示是: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广阔前景,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坚定建构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四梁八柱”,积极挖掘拓展这一道路的新文明内涵和视野,努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三个代表”落到实处,必然会遇到诸多问题,它们同实践“三个代表”相互关联,如果不从理论上把这些问题认识清楚,就必然会影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下述几个方面,是我们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一、必须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的具体实践。而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这无疑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科学精神去对待这一理论。要做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一个核心的要件是必须完整地理解这…  相似文献   

4.
民族国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学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族国家有着丰富且具有历史穿透力的重要论述,许多内容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选取了“如何理解民族国家形态的始续”、“如何理解‘多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提法的同用”、“如何理解无产阶级必须取得和巩固民族国家的政权”三个议题进行了分析,并试图总结其中国视角下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道路的探索上,毛泽东始终把“三改造”置于与“一化”的整体联系中来把握,同时又把“三改造”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这使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因为这些创造始终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在中国的具体实现形式,所以它们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新时期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三个代表”中 ,其精神主题集中表现为三个“三” ,即三个方面的内容 ,三个方面的内涵 ,三个方面的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我们要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须真正理解好这三个“三”。  相似文献   

7.
如何理解“实践”这一概念的含义,涉及到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作用,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居于特殊地位,这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的同志中历来是认识一致的。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重新认识实践范畴,重新解释实践概念的内涵,从而把实践范畴从过去的一个认识论范畴扩展到社会历史生活领域,把它看作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存在形式,对于拓宽和深化人们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准确而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把实践抬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用实践范畴取代唯物主义本体论的物质范畴、存在范畴,并因此导出所谓“物质是否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疑问,进而否认客观实在的客观性,是令人不能接受的。本文将立足于目前哲学研究中的热点和焦点,逐一驳斥“实  相似文献   

8.
尽管阿尔都塞前后期的思想有一个断裂,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却一直是他前后期都关注的根本问题.尽管他前后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截然不同,但这两个不同的回答却都对我们有所启示:哲学应该以“理论的方式”关注现实;哲学是有自己的“立场”的,也应该有自己的“立场”;马克思主义需要的是一种新的哲学实践,不应把精力过多投注在体系的建构上.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本质新论断的提出是邓小平长期探索社会主义的思想结晶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十分重视总结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二是始终把“发展生产力”和“达到共同富裕”作为探索的重点;三是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邓小平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许多卓越的思想,发表了大量精辟的见解,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理论观点。其中主要有:1、忽略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条重要教训。邓小平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如果说我们建国后…  相似文献   

10.
施密特通过解读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内涵,从自然、实践和社会三个维度及其相互关系来论述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得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真正的对象和出发点”不是自然或者社会历史,而是“实践的具体性”,以及自然与社会在实践这一中介基础上辩证统一的重要命题,从而形成了“以实践为中介的非本体论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驳斥了物质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等。施密特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把握既有合理之处,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内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中,实践观与本体论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这种关系的不同理解,体现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不同理解。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辩证法,这种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在于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的唯物主义,把这种既唯物又辩证的一般世界观应用于各个方面,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现、认识论和历史观(唯物史观);实践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在…  相似文献   

12.
哲学、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围绕着每一个触及哲学的人的源动性也是终极性的问题。对于“什么 是哲学”的不同回答决定着这个人具有怎样的哲学观,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又是一种我们认为是科学的、 可以用以指导我们实践的哲学观。因此,必须理清哲学、哲学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笔者力图从宏观的 角度把这三个概念作纵向的整理,为能更加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一定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三个现实问题,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思想界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选择与社会主义改革。在基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反思和批判这三个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并直接影响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东欧社会主义改革进程。全面揭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多重现实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准确理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史、深刻反思东欧剧变的理论根源、全面总结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方法学发展中始终存在“二元”的悖论,未能真正揭示法律的本质内涵。马克思主义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一个科学、辩证、发展着的法律概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可以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的法律概念---法是“理”与“力”的结合。这个概念体现了法是实质性与形式性的统一体:“理”体现为法律必须承认事实和客观规律的作用,必须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人的价值追求(正义等)和愿望,必须吸收历史上有效的法律制度、技术和智慧;“力”体现为法与国家权力存在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叶绿波 《理论界》2008,(6):18-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我们可以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来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走进当代的追问与理解马克思哲学本性以及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紧密相连.在"重新理解马克思"学术研究现象背后,哲学研究中存在着将马克思哲学视域"整体性"强行分割的现状.为此必须追问三个问题:马克思哲学的视域是整个世界还是人的世界?物质本体论与实践观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马克思哲学的本性到底如何理解?"物质本体论"者坚持认为马克思哲学视域是整个世界,"物质本体论"没有否认实践观.从实践理解与强调的唯物主义只不过是内含干辩证唯物主义的一种面向人的生活的世界观,这才是马克思哲学视域"整体性"的合理理解.  相似文献   

17.
认识论、历史观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组成部分,恩格斯曾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然而,对此究竟应当如何具体理解,特别是对认识论与历史观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他和马克思只是作过一些原则的说明和提示,而未能给予系统的阐发。在他们之后,特别是在近年来关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讨论中,虽然时有人注意到这一问题,但也未见有详细的论述;更多的人则是把它们视为各自独立的部分,并不大注重它们之间有何关系。这样,由于不少人对认识论与历史观之间的关系未能正确把握,就影响到对认识论和历史观乃至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解。因此,阐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观的内在关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很有  相似文献   

18.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是辨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可事实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并不是简单的“包含”关系,而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三位一体”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不仅仅是辩证唯物主义,同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也是实践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三位一体”的世界观。因此,在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时需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也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将三者的关系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这是不妥的;将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仅仅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这种观点不免具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历程与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可以总结出三条基本经验:一是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要面向当代“中国问题”,必须以时代问题为中心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化时代”与“时代化”的辩证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20.
“症候阅读法”是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科学主义解读的方法论工具。充分理解这一方法论工具需要澄清三个基本的问题,即它的理论内涵是什么、它是如何被应用的,对它本身及其应用的结果应该做出怎样的评价。“症候阅读法”所反映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的科学主义倾向,展现出了一种在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与强调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意识形态”方面不同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