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质、量、序任何一个具体的系统整体都由三个因素决定:一是构成要素的性质;二是构成要素的数量;三是构成要素的联结方式即结构.只要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这个系统整体就会发生变化.构成要素的质是这一系统的局部的质,这种局部的质受系统整体质的统摄.构成要素的联结方式即结构称为系统的序.系统整体的质取决于构成要素的质、量、序.这样,任何事物都是质、量、序的统一体.我们把握一事物无论哪方面的质,也在于把握一系统整体的质、量、序.  相似文献   

2.
陈中立 《学术研究》2003,3(6):42-46
本文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三个维度,即水平提升、差距缩小、整体协调。其中第三个方面是软维度,包括政治与经济的协调,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软维度表明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到系统的整体的状态。在软维度建设中,不仅要处理好组成社会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软维度建设要求有硬措施。  相似文献   

3.
社会生产力是一个运动着的有机系统。它从源泉(自然力、人力和科学技术力)开始,到直接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到这些要素结合的结果(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结果(剩余产品)又转化为生产力新的源泉,并通过积累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取得更多的结果。社会生产力就是这样在它自身的系统中循环不已、螺旋形上升地向前发展。社会生产力系统在运动中又衍生出两个规律:一是这个系统的横向比例(源泉、要素、结果各自的结构,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经济比例)的规律,另一是这个系统的纵向转化(由源泉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由生产力转化为产品及其实现)的速度规律。这两个规律就其抽象形式来讲,是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补充,共同构成生产力规律的体系,它们都是人类社会的共有规律。在商品经济下,它们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在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中,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而存在的。中华民族凝聚力也不例外,它作为一种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产生、由其内在的物质力和精神力构成的合力,是一个由其内部互相联系着的各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研究中华民族凝聚力系统,其核心问题是把中华民族凝聚力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运用整体观点、联系观点和最佳观点指导我们的行动,切实增强和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凝聚力。一、中华民族盘强力作为系统而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系统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某事物系统不但同周围的事物系统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而且其内部各要素也总是处于互…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的科学哲学的发展中,科学构成与演化的模式问题曾经是甚或目前仍然是科学哲学中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本文借助系统概念和“四面体”模式,拟对这一问题作一探索。一、科学系统的构成要玩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整体。科学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科学认识要素、知识要素和社会要素有机地结合而成的整体。①1、科学认识要素科学认识要素是由科学认识主体、客体和中介组成的。科学认识主体是在同客体发生相互作用中获得其规定性的。它在整个科学认识过程中,始过处于主导地位。在广义上,整…  相似文献   

6.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命题的提出,源于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出现了整体经济服务业化、要素投入去过密化、农民收入非农业化等若干特征。为了适应这些转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而这依赖于农业产品品质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生产体系创新、经营方式创新、科技支撑创新、经营主体创新等多元化创新。农业发展的多元化创新本质上取决于不同参与者,尤其是微观经济主体和地方政府的激励相容,满足激励相容条件则要求政府-市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关系的持续调整。农业领域中这种"激励相容——多元化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依次影响机制,构成了我国实施农业发展政策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7.
“科技兴农”,是今年我国农业发展的主题,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它绝不仅仅是几项实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而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科技和生产经营的各个层次与要素,牵扯到社会方方面面。我们必须克服急功近利和片面化,简单化的倾向,以系统整体和协同互补的原则,正确把握科技兴农各层次、各要素之间的复杂动态关系,不断向科技兴农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它又是一种被当作知识形态的和间接的、可能的生产力,必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经过一个所谓的“物化”过程才能运用于生产,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这个社会条  相似文献   

8.
系统分析方法,是把对象作为系统来加以处理的技术,它的目的在于实现系统整体的最佳化。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版面在整个报纸出版中的地位,研究版面中各要素的构成、功能及变化规律,使版面的编排适应版面整体最佳化目的的需要,从而使报纸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组成该事物的各个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能表现出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就是系统。任何系统都包含着两重联系:一是系统与内部各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一是系统与周围环境(即其它系统)的联系。前一种联系是系统的结构,后一种联系是系统的功能。这样,要素、系统、环境这三  相似文献   

9.
<正> 认识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关系系统。全面分析认识系统包含的各种要素,对于深入研究认识论的研究对象,揭示认识的本质、结构、功能、发展规律,推进人类认识活动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哲学界有人提出,认识系统由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介于主体、客体之间的认识中介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笔者认为,除上述三种要素之外,认识环境也是认识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结构功能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的系统,社会的各构成要素以有机的方式相互关联和作用,以实现社会整体的变迁和发展.作为社会构成要素的经济法,不仅仅作为规范而存在和发挥作用,而且是一定社会价值目标及文化的体现.同时经济法与其它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是实现经济以及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诸多要素、诸多微观个体按一定结构组合成的有机整体。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社会现象的统一整体,即以社会现象为要素构成了社会系统。社会系统有其自身特点,社会系统的结构反映着系统存在的方式以及系统内部要素相...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从方法论的角度认识,对这个系统内在机制的运行及发展规律的识别和掌握,一般需要经历由定性化到数量化,再由数量化到模糊化这样两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认识过程。一、定性化分析是识别经资系统的基础对经济系统的定性化分析,目的在于从理论上对系统的结构和总体特性进行描述,以了解系统内各构成要素的经济性质及其内在联系,并据以建立反映系统结构的总体系统模型。系统分析方法为经济系统的定性化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根据系统分析的观点,无论宏观或是微观经济系统,其共同的显著特…  相似文献   

13.
王伟凯 《兰州学刊》2008,(10):11-12,20
潜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实现事物运动不可缺少的要素。虽然在理论上说其是现在的前形态,即现在肯定是由潜在发展而来的,但潜在却不肯定能够发展成为现在,因为潜在与现在之间的相互转化不是正相关的,要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潜在有三种存在形态,分别是历史形态、现在形态和未来形态,三者彼此联接,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潜在的整体形式,而也正是潜在的这些形态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哲学特征,认识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人类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对事物发展进程进行科学判断。  相似文献   

14.
整个宇宙,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的认识领域和社会领域,都是由各个部分结合而成的整体。所谓整体,就是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各个阶段的有机统一;所谓部分,就是构成整体的一个要素、一个方面或一个阶段。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区分是确定的。这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整体与部分的层次不同。整体是上一层次的,部分是下一层次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统一体,部分是整体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5.
<正> 发展科学技术是当前受到高度重视并已被广泛探讨过的重要问题,但纵观已有的种种观点,觉得仍有不够深入和完整之缺憾。笔者不揣浅陋,拟就如何发展科学技术问题从哲学系统论的角度谈一点新的看法,期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教。 科学技术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看,是一个由许多要素在一定的结构方式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整体,所谓发展科学技术实际上也就是提高科学技术系统的整体功能。由于科学技术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由系统内部的要素、结构、机制与系统外部的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综合效应,因而要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相应的从科技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组合、运行机制和社会环境四个基本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正> 首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包括三个要素,即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并用于生产过程的劳动资料以及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素构成了生产力的主体,但是并没有把生产力的复杂系统包括无遗。马克思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现代自然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自然观不能对自然界做出全面系统的概括说明 ,不能对构成自然界的基本存在及其相互关系做出科学的概括和说明 ,不能反映自然科学的新近成果 ,没有从根本上揭示自然界发展的内在逻辑等一系列的问题。现代自然观从自然界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揭示了自然界物质、信息、意识以及非生命、生命、人体的存在及其进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全面而系统地勾画出了整个自然界各种事物及其发展的完整图景 ,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自然观的各种缺陷。  相似文献   

18.
系统是事物存在的一种普遍方式和运动方式,任何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中,艺术创作也不例外,它是一个人造的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开放系统,是由若干个构成艺术创作所必须的子系统和要索,按一定的艺术创作目的的特定联系方式结构而成的,具有整体新质的复杂动态总体。它的功能表观为;艺术家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  相似文献   

19.
道德是在人类整个生活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统一体。从人类历史上的道德发展状况和共产主义道德实践看来,我认为,道德本身包含三个要素:生活原则、调节准则、价值观念。关于调节准则,人们论述较多,本文不再赘述。这里只就生活原则和价值观念这两个要素略抒己见,求教于伦理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汉代绘画艺术由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漆器纹样、瓦当纹样等门类构成 ,其中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等数量多 ,影响大 ,成为汉画体系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为此 ,本文对汉画中儒家文化精神的剖析 ,也主要依据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等进行。汉代绘画的审美意蕴由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阴阳五行文化、原始巫术文化遗存等多种文化精神要素构成。这些精神文化要素在汉代绘画艺术审美意蕴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中虽有强弱不同的呈现 ,但是从整体上看 ,特别是自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文化方针之后 ,随着儒家文化成为具有时代精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