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第五册语文《子路曾(析曰)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一句,课本注释为双宾语,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是明显错误的。 所谓双宾语,是指某些动词可以直接带两个宾语。其特点是:前一个宾语一般指人,回答“谁”的问题;后一个宾语一般指事或指物,回  相似文献   

2.
双宾式是古今汉语都具备的句式。不过,古代汉语双宾式的形式比较多样,出现频率高,能带双宾的动词也较多。下面我们仅就《史记》等书所见的部分双宾式略加分类,即见一斑。 一 给予双宾式 谓语是由表示授受意义的动词充当。这种双宾式又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A、间接宾语指人,在前;直接宾语指物,在后。例如:  相似文献   

3.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说:“一般说来,动词如果是‘赐’‘予’‘遗’‘语’‘告’等字,大致总有两个宾语:一个是指物的直接宾语,一个是指人的间接宾语。间接宾语放在动词和直接宾语之间。这种句法古今是相同的。但是上古汉语能带有双宾语的并不限于上述这一类动词,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有双宾语。”举了动词“闭”“夺”“立”“为”带“双宾语”的九条例句,否定了王引之、马建忠、杨树达等把这类句式中的“之”解作“其”的观点。最近有人重申《古代汉语》的观点,并不  相似文献   

4.
双宾结构是古今汉语都有的一种句式。过去的语法著作都认为双宾结构是“动词+双宾语”,即谓语动词后必须带有两个宾语。现代学者专家的有关论著在这一点上有共同的认识,并都将其作为双宾结构的必要条件。目前存在的分岐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双宾动词(又称“交接动词”,“给取动词”。指能带双宾语的动词)范围的广、狭。人们一般都是从词义特征入手来限定双宾动词的范围的。或认为:双宾动词只限于具有“授与”义这  相似文献   

5.
双宾语结构,是指一个动词后面带有两个宾语。两个宾语中一般是一个指人,一个指事物。指人的宾语,一般紧接动词之后,是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叫近宾语或间接宾语;指事物的宾语,一般在近宾语之后,离动词较远,是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叫远宾语或直接宾语。  相似文献   

6.
公式N_s+[给+N_1+N_2+VP]中,N_s代表主语,“给”是动词,表示“给予”的意义,它要求带两个宾语:N_1代表直接宾语,主要指人;N_2代表间接宾语,主要指物,有时也可以指人。VP代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例如: ①他给孩子们茴香豆吃。 N_s N_1 N_2 VP ②妈妈给小王一块布料作裙子。 ③组织上给老张三天时间考虑这个问题。 ④我给他一只猫捉耗子。 ⑤学校给老教授两个年轻人作助手。 N_2 本文似对该句式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以及该句式的语法意义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要了解双宾语句的语法现象,须从用作双宾语句的谓语的动词的性能入手。动词的性能决定于它所反映的客观现实。能带宾语是他动词共有的性能,但是他动词由于它们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不同,还具有各自不同的个別的性能。他动词的这种个別的性能集中表现在它们“能带什么样的宾语”这一点上。例如,“我吃飯”的“吃”,  相似文献   

8.
双宾语是指一个动词后边带两个宾语,而这两个宾语之间不发生结构关系,即这两个宾语分别和前边的动词组成动宾关系。这样的双宾语结构古今汉语都有,而比较起来古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更复杂多样,有时还会产生歧义和误解,有些古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双宾语结构来表达了。这些情况往往给阅读古籍带来一些困难,有时在分析上也会出现一些分歧。  相似文献   

9.
双宾语简析     
英语中的动词可以有两个宾语,一个指物,一个指人。指物的宾语叫直接宾语(DirectObject),是动作的承受对象;指人的宾语叫间接宾语(IndirectObject),是动作所向或所为的人或物(多指人,towhom或forwhom)。TomgaveabooktoJohn.TommadeabookcaseforJohn.这种句子的另外一种形式是:TomgaveJohnabook.TommadeJohnabookcase.(一)间接宾语前介词的选用。在直接宾语在前间接宾语在的后的情况下,间接宾语前一般要有相应的介词。介词的选用是由句中谓语动同决定的。一般说来,经常用“to”或“for”。(个别情况如“I’dliket…  相似文献   

10.
《左传》中的动词使动用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使动为什么会放在活用中讲,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并来说明,而且对及物动词使动的解释也很模糊。其实,《左传》中的使动用法具有下列特征1.古汉语中常用为使动的及物动词的一般形式,宾语常省去。2.及物动词用作使动后增加一个使动宾语。3.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后也增加一个宾语。4.不及物动词增加一个宾语,即活用为能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原单宾语动词用作使动后,增加一个宾语,即活用为可带双宾语的及物动词,而原双宾语动词因宾语位置已处饱和状态,故没有使动用法。5.动词使动属于动词内部小类间的活用。  相似文献   

11.
从先秦古书面语中发现,与动词"夺"有关的句式结构"夺·名·名"、"夺·其·名"、"夺·之·名"夺·女·名"、"夺·吾·名"等,都是单宾语,而无一是双宾语.而"夺"是个不带双宾语的动词,这是由这个动词的性质所决定了的.  相似文献   

12.
贝罗贝先生《双宾语结构从汉代至唐代的历史发展》提出唐五代出现了一种新的双宾语结构,本文称之为“与之动名”式。我们通过分析发现贝文例句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的完整形式应是“动1+名1+与+之+动2+名2”,因为前面“动1+名片经常被隔断,于是被看作是“与+之+动+名”式,名2并不是直接宾语,这个不完整的形式并不是双宾语结构;第二类与上古汉语中的“为之动名”式极相似,“与”的意义和作用相当于介词的“为、替”,也不是双宾语结构。  相似文献   

13.
论指代词“人家”的指称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称代词“人家”(rén·jia)的指称意义包括了多个层次。就其表示指称意义的内容而言,可以指人与指物,其中指人的时候,以指女性为多,有时也可以指男性;就其表示指称意义的范围而言,可以泛指与特指;就其表示指称意义的数量而言,可以单指与复指;就其表示指称意义的方向性而言,可以他指与自指。  相似文献   

14.
双宾句的两个宾语在句中省略有三种不同情况 :⑴两个宾语都不省略 ,⑵指人的宾语省略 ,⑶指物的宾语省略。仔细考察发现 ,指人的宾语省略比指物的宾语省略自由。语法结构受人类认知的制约。运用“认知语法”理论加以分析 ,可以发现双宾句宾语省略与人们认知习惯、语义表达存在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增减类动词是从词汇意义角度划分出来的动词的类别.增减类动词从数量角度处置对象形成一种不影响交际的歧义,可以称之为元语歧义.元语歧义的生成受到体及处置对象有定性和指称性制约.增减类动词构造一种特殊的双宾语格式,其中两个宾语之间具有"蕴涵关系",句法结构上远宾语和近宾语的位序与常规位置相反.元语歧义和特殊双宾句都是前期没有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型世言》的重叠动词进行考察 ,认为重叠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反复体 ,与宾语的有指性关系密切 ;重叠动词可以带结果补语与趋向补语 ,带结果补语时 ,动作的对象是定指的事物 ,但并不都表示将来未然的行为 ,可以表示过去已然的行为 ;重叠动词由于动态性强 ,作主语、宾语的频率都很低 ,且对谓语有特殊要求 ;重叠动词对时间副词“曾经”有明显的排斥倾向 ,带“了”或能嵌入“了”的重叠动词表示已然的动作行为 ,不带“了”也不能嵌入“了”的重叠动词表示未然的动作行为。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汉语里的双宾结构,语法学界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借鉴各家之言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双宾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述语动词必须关涉两个宾语,一为直接受事者,叫直接宾语,一为间接受事者,叫间接宾语;间接宾语往往指人或物,以名词、代词充任为常,直接宾语往往指事物,以名词、代词、数量短语、名词性短语充任为常,也可以由动词、形容词以及动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来充任。不管什么结构充任直接宾语,它都具有事物性。第二、从层次分析的角度看,两个宾语不是处  相似文献   

18.
代动词"来"不仅可以带名词性宾语,而且还可以带动词性宾语;在由代动词"来"构成的述宾短语中,宾语对数量词有强制性要求,不论是名词性宾语还是动词性宾语,宾语中一般要有数量词或量词,甚至用数量词直接代替宾语;数量词有使宾语有界化、指称化及标记焦点等功能,同时其标量功能弱化.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双宾句研究是一个传统的语法课题。近些年来 ,研究和争议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双宾语动词范围的宽窄上。另外 ,对一些具体的动词和宾语所构成的结构是否属于双宾语结构也存在较大的分歧。产生争论和分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双宾语结构特征、它的起源、发展及其宾语语序等诸多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或未尽完善而造成的。受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启发 ,本文从认知、历史和转换等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了上述问题 ,高度概括了双宾句的语法特征及其结构类型 ,系统归纳了汉语双宾句形成的两条途径和四种双宾语语序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20.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他"在双宾语句中作间接宾语时,语义指向有三种情况:实指、虚指、或实指或虚指.虚指的原因既跟双宾语句的结构有关,也跟认知有关,同时也与"他"本身的语义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