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道纯的真常之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内丹修炼的基础上 ,李道纯提出了“真常之道”的范畴 ,认为它有五个方面的含义 :无名无言、永恒不变、变动有则、顺应中和、虚静无为。其中的核心是虚静、中和。李道纯以真常为宗 ,真常之道这一范畴的提出 ,把本体论与本源论、体与用、形而上与形而下、先天与后天等二元对待的范畴有机地打合在一起 ,从而把道家、道教哲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李道纯真常之道的思想 ,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发掘劳动价值论体系中的三大命题:逻辑结构命题、劳动价值实体一元论和价值量多元论两个统一的深层次命题,指明了为适应目前解释现实、制定政策及构建中国经济理论体系之需要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同时面对合理说明非劳动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生产中所起作用的性质,以及论证非劳动生产要素收入合理性的双重考验。  相似文献   

3.
人间佛教的理论本质应该包括"人间性"和"佛教性","人间性"因为两种不同的"人间"存在而拥有两种"人间性",使得"佛教性"也呈现出两种形态,这种结构一方面构成人间佛教理论内在的丰富性空间,又让理论建构者可以选择不同诠释路径。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虽同为人间佛教理论的重要建构者,却因为各自对佛教的本质和人间的性质有不同的认识,使得二人在"人间性"和"佛教性"的认识上呈现出有价值的分歧,实质上发展出人间佛教的两种形态:"太虚-综合的人间佛教"和"印顺-分析的人间佛教"。  相似文献   

4.
程曦 《兰州学刊》2007,(5):46-48
"世俗化"(Secularization)可分别从社会的方面和宗教的方面看,佛教的"世俗化"是指佛教从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儒学的文化背景和内外压力下越来越重视世俗的倾向.佛教的"世俗化"同其"世间化"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这两个概念的解析和区分有利于我们对佛教史及当前佛教界的某些实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
“都市佛教”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佛教是指以都市寺院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现代都市特点及要求由僧团为主对市民进行佛法弘扬和开展宗教活动的人间佛教。都市佛教不同于都市中的佛教,它是都市中的佛教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它依都市中的佛教而得名,以都市为自己存续的基础空间,具有明显的现代性,有强烈的整体观念和组织观念,发展目标明确,具有广阔的视野和超前的意识。都市佛教是人间佛教的一个组成部分,抑或是大陆人间佛教在当代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佛法在世间的现实版。都市佛教与山林佛教构成了大陆人间佛教的全部内容。都市佛教概念提出已经十年,它逐渐成为学者重点关注与研究的对象,并由此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随着城镇化的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关注和研究都市佛教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6.
韩敏 《兰州学刊》2011,(2):196-200
文章从一场争论入手,运用大量档案史料,详细论述了民国时期中国佛教戒律在现代化冲击下的困境。中国佛教的现代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佛教戒律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也必须结合中国的历史与当下的社会环境进行整顿,方可契理契机,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官员问责制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英华  唐华 《学术论坛》2005,2(6):51-54
官员问责制是一项响彻中国政坛的重大体制改革措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推行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障碍,主要有:官员思想认识不够,责任意识淡薄;道德素质不高,伦理失范;职责模糊,权责不对等;问责主客体不明,范围狭窄等,并指出要想推动问责制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突破思想和体制上的束缚。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并被提上社会发展日程。然而,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必须走出困境,为实现发展观的突破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阶层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兴全 《人文杂志》2004,(1):180-185
农民工从农村向城市的移民是一个痛苦的社会过程 ,农民工有农村的拖累 ,有进城的高门槛 ,整体处于困境之中。我们的社会给农民工更多的人文关怀 ,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 ,更有利于社会稳定。把农民工纳入整个社会体系之中 ,通过立法 ,加强政府行政管理 ,包括对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以及至关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 ,把这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引向健康的社会体系之中 ,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着重分析了我国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困境 ,强调了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有新突破 ,进而探讨了教育教学模式借鉴和创新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印度佛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佛”为本。中国佛教虽来自印度,但经过禅宗慧能的六祖革命,却实现了由“佛本”到“人本”的转变,这一转变宣告了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完成。至近代,太虚大师等人致力于佛教改良运动,将传统重“神”重“死”的佛教改造成重“人”重“生”的“人生佛教”,实现了由“人本”到“人生”的转变。到现代,以赵朴初为代表的佛教界人士在新形势下弘扬“人间佛教”,倡导“去恶行善”的道德精神、“平等慈悲”的平等精神、“利乐有情”的利他精神和“人间净土”的现实精神,而这些精神均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所以由近代“人生佛教”向现代“人间佛教”的转变,标志着中国佛教实现了由“人生”向“人文”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信访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访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其所处的困境一直困扰着学界和实务界.信访是信访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具体制度的设置偏离了权利保障的轨道,模糊了信访行为的合法性,致使信访在实践中陷入困境.以权利保障为宗旨定位信访制度,是信访脱困的可能且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14.
村民自治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村民自治制度理想中的重要性与现实中的可检讨性,必须首先明了村民自治的基本职能,以村民自治的基本职能作为标准检验我国村民自治实践现状,研究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或困境,并提出改革对策或者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传统佛教向现代佛教的改革,"人间佛教"也和基督新教一样,提出了佛教特色的"天职"观,这一点被邓子美认为是"人间佛教"最为成功的一点,然而由于"人间佛教"理论本身的缺陷,导致了佛教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张力"至今未解。本文以马克斯.韦伯的角度出发,从佛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多个角度,尝试性地做了"张力"的消解,为以大乘佛教理论为指导的"人间佛教"在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积极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积极走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落后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经济上的纯农化、逆工业化、增产增收难事实,政治上的自治主体缺位与贿选,文化上的遗弃传统与追逐时尚双重奏中的新不文明滋生,村容上的难推进等等困境;以农村城市化为突破,经济发展上的“三化”实现为主线,民治落实、先进文化建设为内力支撑的综合解决,落后村才能最终变成现代化、民主化、城市化的文明新村.  相似文献   

17.
现今道德建设的诸多困境与理性和道德的非法结合有直接关系,道德的本质与现行理性的本质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相异的一面,因此必须在人类现实的生活中、实践中规约和改善我们现今的理性,才能实现理性与道德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印度哲学关于"无"与"有"的概念和纷争,以及引申出来的"无我"与"有我"的论争,历来就是印度哲学的主要命题,也是正统派哲学与非正统派哲学的理论分界线。佛教是持"无我"的观点,但是佛教否认"有我"与吠檀多派承认"无"并非同等意义上的相似,而是具有根本的区别。其实佛教内部存在的无与有的论争,是关于是否承认一切事物皆有基体的问题。日本"批判佛教"认为:佛教承认如来藏的存在,也就是承认"有我"。将佛教内部的纷争放在印度哲学思想的大背景下来进行考察,佛教与婆罗门教之间有相互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19.
“经济与伦理结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结合?”或者说“经济与伦理结合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在理论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从现有的理论成果看,较为典型的观点有“伦理决定说”、“理性选择说”、“道德立法说”、“经济内生说”和“利益中介说”。这些观点都是用“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去探索经济与伦理结合的本质,把经济与伦理结合所构成的整体的本质不是还原为“经济”就是还原为“伦理”,不仅没有实现经济与伦理的结合,反而造成了它们实质性的分裂,从而使理论探讨陷入了困境之中。本文认为,经济与伦理的结合不单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只有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去探讨经济与伦理结合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转型期,妇女参政面临困境,一是性别歧视依然存在,二是政策环境尚不理想,三是经济地位的制约,四是女性自身素质的局限。针对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创造条件,为妇女参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创新制度,完善妇女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三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和参政能力;四是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