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权分置改革从试点阶段到全面推进阶段,出现了多种对价方式,其中送股对价成为主流对价方式。在众多的对价方式中,权证对价方式更具有创新意义。权证的两大功能,决定了权证对价不仅为股权分置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对价模式,更为重要的是,权证对价把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在对价问题上的讨价还价变成了市场博弈。通过引入权证的市场化定价机制,改变了分类表决机制下的两类股东之间带有更多主观色彩和感性化的谈判模式,形成完全市场化的对价。  相似文献   

2.
谢志斌  杨栋 《统计与决策》2007,(12):114-115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票市场上里程碑式的事件,本文使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改革前、后股票收益率的分布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对价方案对股票收益率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从而使其公司资本结构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文章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比较了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和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这两类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提出优化资本结构,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实现我国上市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截至2006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完成。文章以截至2005年底沪市和深市宣布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16批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和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和改革后的股票流动性溢价现象进行实证检验并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股权分置改革前还是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流动性溢价都存在,也就是具有稳定性,但是,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预期收益与换手率的负效应减弱,说明流动性的强弱与流动性溢价有密切的关系,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略有增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的融资方式和融资行为决策的变化,研完发现对于兼具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条件上市公司来说,股权分置改革后对股权融资的偏好有所下降,而且非国有控股类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程度下降更大;此外股权分置改革后,兼具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条件的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得到优化,即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回报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得到增强,而且非国有控股类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回报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要高于国有控股类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对股改前后上海股市收益率序列的动态特征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上海股市动态特征的影响。文章首先对股权分置改革进行了简单介绍,说明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以及对股市的影响。为了能够对股改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选择了股改前后两个时间段的上海股市收益率序列,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海股市收益率的动态特征确实发生了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一项重大的制度性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已接近尾声,为验证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本文以2006年底前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股改改善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资本市场上长期存在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利益割裂的问题.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然而现实却显示,改革的效果并没有理论预期的那么乐观.一个简单的数理模型证明,股权分置改革的边际效应受到股权集中度和控股股东性质的影响.当股权比较分散,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或者控股股东为与上市公司利益关系密切的企业集团时,股权分置改革的边际效应较弱,对投资者利益保护改善的程度较低.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的结果方程模型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9.
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和试点上市公司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并以2005年我国A股市场第一、二批股权分置改革的46家上市公司作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考察这些公司的总体特征.研究发现,这些公司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治理结构完善,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强,公司营运效率高,现金流量比率高,主营业务突出,公司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公司涉及较多的行业,含盖了不同性质的控股股东.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改革中股市的波动性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文章运用ARCH类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上证指数进行分时段拟合分析,发现改革前的市场有更大的波动性并存在反向杠杆效应,且不及股改后的市场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资本市场已经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持续下挫,导致股市受挫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即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长期分置状态,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2005年4月29日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堪称中国资本市场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改革,改革牵涉面之广、难度之大、非议之多、交易费用之巨均是史无前例的。那么这场旨在解决股市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的改革对于中国股市的股价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本文拟对我国两大股市已经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的个股在改革进程的股价反应问题进行研究,考察股价对改革的反应,以期较为…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验证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获取利益的“隧道效应”是否减弱,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行为是否加强,现金股利政策是否降低了代理成本。文章选取两类公司作为样本,一类是2008和2009年沪深两市股改对价的非流通股全部解禁流通的公司,第二类是股改后全流通首发的上市公司,选取2008和2009两年的数据,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通过实证得出:体现股东构成变量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均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中形成的特殊问题。股权分置不但扭曲了资本市场竞价机制,制约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使资本流动存在着非流通股协议转让和流通股竞价交易的两种价格,导致资本运作缺乏市场化操作基础。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清除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流通制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的"隧道效应"行为偏好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当持股比例小于某一临界值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才会选择"隧道效应"行为;上市公司利润水平越高,"隧道效应"行为越严重,公司治理越好,"隧道效应"行为越轻;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隧道效应"行为的偏好程度降低;此外控股股东的"隧道效应"行为会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降低上市公司的银行信贷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后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经理层股权激励的决定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2005—2008年713家上市公司连续4年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二值响应模型,实证考察了上市公司推行经理层股权激励安排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程度越高的企业,实行经理层股权激励的可能性越大;国有企业比之民营企业更有可能实行经理层股权激励;独立董事占比较高的企业实行经理层股权激励的可能性越大;公司规模越大,越有可能实行经理层股权激励;成长性越高的企业,实行经理层股权激励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选择2007~2010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旨在揭示股权激励实施后的效果.研究发现:第一,股权激励的实施缓解了代理成本,提升了企业业绩,股权激励实施后的公司业绩要好于实施前;第二,决定股权激励效果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股权激励强度之外,还包括企业性质和资本结构;第三,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效果要好于非国有企业;第四,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将有利于减轻代理成本.上述研究发现为理解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文章比较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2006年至2008年的股权集中度、制衡度、企业绩效以及股权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研究发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股权因素已经逐步影响企业绩效,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低,股权越分散,股权制衡度越高,企业绩效越好;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的股权因素的构成因子和它们的比重是不同的,因而对企业的绩效的影响也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8.
程并强 《山西统计》1997,(10):44-4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笔者按照“产权清晰”的要求,从股权和公司法人所有权的分析入手对国有公司产权结构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说明了公司制改革后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应当是股权与公司法人所有权的契合。一、公司产权结构的分析1.关于股权股权指公司股东基于股东地位按投入到公司中的资本额享有权利。股权的内容主要有自益权和共益权两类。前者指股东基于投资而获得收益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基于GARCH模型的QFII投资行为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尝试以QFII股权分置改革后各季度重仓股来构建QFII指数,用GARCH模型来对QFII指数在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股改后在上证指数缓慢增长、迅猛增长、剧烈下跌和回暖调整四个市场阶段,QFII重仓股指数表现出不同的稳定性,在大盘大牛市和熊市阶段,QFII重仓股稳定性下降,说明QFII并没有始终遵循其价值投资的理念,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的积极作用还不是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2008~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限售股股东对限售股追加解禁承诺的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限售股股东追加解禁承诺与股价效应的关系。研究发现市场能够识别限售股股东追加解禁承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承诺公告在解禁日前发布比解禁日后发布的市场反应更好,而且越接近解禁日发布承诺公告的公司股价效应越好;限售股股东追加解禁承诺规模越大,市场反应越好,但市场并不关注追加承诺是否附带价格承诺,并且实际控制人是国家、股权集中度高以及营业利润增长率比较高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在承诺公告发布前后更容易得到市场的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