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力资本的社会收益是各国政治家、经济学家和发展战略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但由于人力资本的不可触摸性、投资和收益的长期性,及其数据支撑的缺乏性,我国并未对此问题展开卓有成效的实证研究。本文从人力资本价值估算的成本法和收入法寻找到新的数据来源支撑人力资本社会收益估算,并将内部收益率法和净现值结合,修正了内部收益率法,提出了"差分回报"计算人力资本社会收益的方法。估算了1995-2009年全国及代表性省份的人力资本收益总额及其收益率水平。结果表明,15年来全国及各省份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额只有小幅增长,而收益率则呈下降趋势,全国及代表省份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额与GDP之比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教育投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货币和物质收入的活动。由于教育投资效益具有间接性、滞后性、长期性等特点,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远不如其它投资那样明显、直接,因而对其认识比较晚,对其研究特别是进行数量分析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不仅计量方法上具有不完备性,甚至对教育投资效益的内涵、外延以及指标的设置均存在着争论。本文拟从理论分析出发,对教育的投资效益考评指标体系的设置及教育效率的统计方法作初步研究。一、教育投资效益考评指标的概念及其内容体系教育投资效益就是教育的社会经济产出与教育投入之比较,教育的进…  相似文献   

3.
为反映教育投资对收入分配的作用,研究教育投入产出和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有必要定量分析教育投资收益水平,从统计上讲就是要计算教育投资收益率。其定义公式为:教育投资收益率=教育投资收益教育投资(或成本)由于投资发生在现在,收益却产生于未来,而且时间较长,还...  相似文献   

4.
宏观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汲凤翔 《统计研究》2007,24(9):61-64
本文根据宏观投资活动中的投入产出关系,建立了以GDP为核心的宏观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以因素分析、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为内容的评价方法体系,并据此对“八五”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效益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的内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投资效益包括投资社会效益和投资经济效益。其中,社会效益可分为两方面:一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效益,包括促进思想政治建设的作用;促进社会道德和国民意识的作用;对整个教育发展的作用;社会积累科学文化知识的贡献。二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6.
文章引用一个无限重复博弈模型探讨个人教育投资的相容条件.并联系实际情况,结合信号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成本、教育收益、能力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性的讨论和分析.着重阐述了文凭信号作用下个人教育投资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对个人教育投资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彭荆 《山西统计》1999,(9):27-28
在投资活动中,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是有差别的,一方面主观上总是期望回避风险,或者承受最小的风险,或者能将风险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则希望获取最大的投资效益。投资为目标的双重性体现在决策中为这样两条原则:1、在某一预期风险水平上,去挑选预期收益最大的投资方案;2在某一预期收益水准上,挑选风险最小的方案。但是在客观现实中寻求风险小而效益高的投资方案往往是困难的,因为既然风险低的投资领域大家都愿意去,该领域的投资收益就可能低油反,风险高的领域大家都不愿意去投资,该领域的投资收益就可能高。收益和风险之间存在一种同…  相似文献   

8.
论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理论中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角度证明了IRR不符合边际收益的经济含义,只有净现值率NPVR和投资净收益率N/K符合边际收益的经济含义.这也从理论上解释了在资金约束不切割项目时,使用IRR排序不能保证所选项目组合最优的原因.因此,使用除NPVR或N/K外的指标排序选优均缺乏理论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只能是一种近似方法.  相似文献   

9.
公司微观投资活动是驱动宏观经济商业循环的诱因之一.那么,公司的投资是如何被决定的?早期理论界以托宾Q值、现金流及资本边际效率来解释投资的决定,并以传统的净现值(NPV)法或现金流贴现(DCF)法来确定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0.
首先界定了边际碳生产力内涵,以该指标表示经济增长与CO2排放协调发展状况;然后利用投资消耗系数矩阵实现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本形成额的相互转化,并将转化关系与里昂惕夫静态投入产出模型相结合,从而确定产业投资变动与边际碳生产力的作用关系与机理;最后利用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实证研究了各产业部门投资增加1亿元所产生的边际碳生产力。研究发现:不考虑能源消费结构变动时,其他制造业投资所产生的边际碳生产力最大,批发零售贸易和住宿餐饮业投资所产生的边际碳生产力最小;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后,其他制造业投资产生的边际碳生产力最大,食品制造业投资产生的边际碳生产力最小;各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和能够相互转化条件下,焦炭使用数量的增加更有助于提高碳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互斥方案的选优,日本经济性工学提出了无资格方案的概念,本文纠正了国内学者对无资格方案概念的片面认识.无资格方案的理论依据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但是此方法选择内部收益率IRR作为效率指标是错误的,与增量法的理论依据有着本质的区别.此方法虽然理论依据错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依然能保证所选结果的正确性.因此,经济性工学的无资格方案的方法是一种理论上错误而实际应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负债经营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企业通过借款、集资、发放债券等方式取得奖金,实施负债经营,是提高投资收益的一个有效途径。负债经营的根本目的是获取超额经济利益。负债投资效益与债务利率、资产收益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静态情况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相似文献   

13.
投资调控的重点在于提高投资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清明 《统计与决策》2007,(24):141-143
控制投资过热一直是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投资率入手,重点分析了宏观、微观投资收益的背离现象和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并对投资调控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是一项重要的反周期调节措施 ,对增强经济增长动力、遏制速度下滑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也暴露出边际效益递减、“挤压”民间投资等弊端。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 ,如何加快推进基础领域改革 ,打破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全面提升基础领域的竞争力 ,已成为当前经济增长中的突出课题。本文从江苏基础设施投资的实践出发 ,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支道隆 《统计研究》1989,6(4):52-55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只有提高积累效果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在高效益的前提下稳步增长。因此,如何确切地核算积累效果,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这里积累是指我国国民收入核算的概念,而不是西方新SNA核算体系中积累等于“投资”加“金融资产增减”加“资本等集”的概念)。 一、投资(或积累)效果与经济增长模型 西方国家惯用的经济增长模型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投资率/边际资本产出率。这里边际资本产出率(投资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表示每增产一个单位的国民生产总值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省际资本边际报酬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熙保  罗知 《统计研究》2010,27(6):71-77
 资本边际报酬是决定投资和资本配置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中国省际宏观数据,估算了1990-2006年中国各省的资本边际报酬。结果显示,我国各省、直辖市的资本边际报酬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较高,而中西部地区较低的状况。同时,部分较落后地区的资本边际报酬不断增加,甚至已经超过了大部分沿海省份,而沿海省份的资本边际报酬增长趋势不再明显,很多省份呈现持平甚至下降趋势。这一结果说明,我国固定资本投资极不平衡的现象与中国省际的资本边际报酬估算结果是一致的,但是根据资本边际报酬的变化趋势,该问题在今后或许可以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7.
东西部经济增长决定因素和扩散与回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柯善咨 《统计研究》2009,26(1):56-63
 本文基于增长极理论构建了空间计量模型对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第一个五年的西部和东部经济增长效益和溢出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统计模型估计显示,固定资产的增长是非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但是西部资产边际产出只及东部的三分之二;FDI的效益远高于国内资本,且西进的FDI比在东部有更高的边际效益;西部与东部最大的差别源于劳动力边际效益的巨大差距;西部和东部经济都有显著的集聚倾向。对增长外溢作用的检验表明西部中心城市对县级经济有回流作用,西部中心城市和县级经济都受到东部中心城市的扩散作用,而东部中心城市增长虽比西部快,但是增速却因西部中心城市的增长而相对减缓。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区间数测度投资收益,利用半绝对偏差作为投资风险的测度,并在考虑投资者效用的条件下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效用最大化的区间值投资组合模型。为得到该模型的解,引入一个反映市场经济环境因素的系数,从而将区间值规划问题转化成为一个一般的线性规划问题,并结合实例说明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教育投资收益是教育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运用人力资本理论进行教育投资收益的计算是目前教育经济领域的主要方法。本文在对以前的有关文献进行简要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理论和方法存在的缺陷,指出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数据的获取和分析上,而不应仅仅关注收益率结果本身。  相似文献   

20.
文章使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短期波动是否影响投资,以及短期波动是否通过投资影响长期增长.研究表明,波动对国有经济投资的边际影响为负,对非国有经济投资的边际影响为正.波动对各种投资的影响随着各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不同而具有异质性.非国有经济投资可能是我国波动影响增长的重要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