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构建了CES生产函数形式下的内生增长框架,研究了技术进步的来源和方向对工业节能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后危机时代技术投入增长,如果没有政策干预,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引进技术支出使技术进步更偏向于资本增强和能源使用;而能源价格降低激励市场主体更多地投入研发于非能源要素使用,在替代弹性小于1的条件下,非能源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反而增加了能源消耗。因此,不仅要发挥市场在要素结构调整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且要通过政策干预,增加能源增强型科技投入的补贴力度,扩大能源增强型技术设备进口关税优惠,寻求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李传志  郭燕君 《山西统计》1995,(7):36-36,44
1928年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问世以来,对生产函数的研究不断深入。1957年索洛(Solow)在技术进步为希克斯(Hicks)中性的假设条件下,将生产函数写为  相似文献   

3.
李衍龙 《统计研究》1995,12(2):55-59
广义技术进步的测定及改进李衍龙一、技术进步测定的难点从力‘法上讲,技术进步测定的研究大致上沿着两条路线展开:经济计量学法和指数法。经济计量学法由了伯根首开先河,作法是在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中加入表示技术进步的简单时间趋势变量。后来,克里斯腾森(L.Ch...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假设前提下,通过构建体现广义技术进步的C-D生产函数,并用1994-2004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其进行检验。其次,运用实证分析后的结果对技术进步与就业的综合影响进行了测算。最后,在对不同产业的边际就业弹性测算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笔者给出了对于促进就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技能溢价源于技术进步偏向性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向来关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现代研究却普遍忽视技术进步对异质性要素发展可能产生的偏向性影响,特别是技术进步能否呈现技能偏向性并引致不同类型劳动者报酬分化问题。本文利用双层嵌套型CES生产函数和非线性似不相关方法估计中国技能溢价水平,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而技能和非技能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技术进步偏向性及技能和非技能劳动的替代效应明显,利用技术进步偏向性模型模拟的数据与真实值无明显差异,印证技能溢价源于偏向型技术进步且偏向性效应不断强化。同时,回归方法检验结果也发现,技术进步偏向性对技能溢价正向效应显著,验证出我国技能溢价现象主要是源于技术进步偏向性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西安市1988—2006年间的数据建立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L)下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估计。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对西安市农业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并且其作用远大于非基础设施投资的贡献,表明政府的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是西安市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西安市政府近期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方向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偏向性技术进步代表技术进步的一般形态,然而,鲜有文献从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分析全要素生产率(TFP)演变的特征及其来源。本文基于标准化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使用跨国层面的数据系统考察了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下TFP增长的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国家间技术进步表现出明显的要素偏向,不同类型国家间偏向性技术进步情境下,TFP增长大致以1999年为界,其平均离散程度呈现先缩小后扩大趋势。第二,不同类型国家皆表现出明显的绝对β收敛,发达国家在整个样本期间始终保持条件β收敛态势,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国家的TFP增长经历了先发散后向自身稳态水平靠近的演变阶段,而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国家的TFP演变趋势与之相反,这与长期依赖资本投入驱动产生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有关。与同比增长率法相比,本文使用几何平均增长率法计算的TFP增长率降低了生产率波动对收敛检验结果的影响,其条件β收敛检验模型结果更为可靠。第三,教育水平提升、产业结构转变、要素禀赋结构优化、经济自由度提升等都有利于促进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下TFP增长,而政府规模过度扩张引起生产率损失,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因变量选择性偏差和删除样本离群值后亦...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包含两类增强型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为要素投入结构变化效应、技术进步偏向变化效应、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变化效应和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变化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1978—2020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各要素之间呈互补关系,技术进步大致偏向资本,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明显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分解效应上,全国技术进步偏向变化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走势大致一致,但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变化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最大;在收敛性上,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不存在σ收敛,但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相似文献   

9.
一、测定技术进步数学模型的选择与参数估计1.数学模型的选择自从美国经济学家索洛(Solow)于1957年采用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测定美国非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以来,世界各国许多学者都采用生产函数作...  相似文献   

10.
基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定义,同时考虑“资本—技能互补”假说,根据非技能劳动、技能劳动和资本三要素双层嵌套型CES生产函数,构建出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指数与要素配置技能偏向性指数,并推导出TFP增长率函数及其各分解效应。在理论层面揭示了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要素配置技能偏向性、要素效率增长率与投入增长率之间的协同效应对TFP增长率的影响机制,丰富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下对TFP增长率变动的机理认识。进一步,利用2000—2019年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分析发现,生产要素效率水平的提升是推动制造业TFP增长率提升的基本力量,而在未来同时提升技能劳动效率水平与投入规模,对于提升制造业TFP增长率,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将具有积极且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对其定量测算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42年,丁伯根(Timber-gen.Jan)首次利用生产函数配合时间序列资料测算技术进步。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s。l。w.R。bert)又进一步提出了测算技术进步的“余值法”,他是在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假设中推导出一个生产函数的增大速度方程,然后通过检验经济资料来测算技术进步的。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德里克提出了“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广义的技术水平的衡量。之后经济学家丹尼森又在库兹涅茨的基础上,进行了经济增长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一、测算方法与步骤本文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条件下,运用广义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计算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弹性,然后采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计算出年平均技术进步增长率,继而测算出湖北省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弹性系数α和β的确定——广义  相似文献   

13.
投入对陕西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采用增长速度方程法 (生产函数法 )进行了测算 ,并利用陕西省数据进行了实际测算 ,针对测算结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宋雪清 《统计研究》1993,10(3):43-45
建国以来,我国的工业生产经历了几次波折与跳跃,既有高速发展的阶段,又有平稳渐进的时期,也有生产滑坡的经历,这一切都会在生产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反映出来。显然,由于政策因素的影响以及技术进步的非均匀性,某一时期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会有别于另一时期的情况,又由于生产发展的连贯性,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关系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工业生产函数反映了工业总产值与劳动力、资本等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了基于因素导向的可变弹性系数生产函数模型,模型刻画了因素变量对模型产生的非线性影响。提出新的技术进步分解方法,认为FDI因素通过影响效率进一步影响技术进步。用非参数估计方法,给出了因素导向的弹性系数函数的局部线性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再根据广义似然比检验,检验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实证证明中国的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都不是常数,引进因素变量后基本保证规模报酬不变,且FDI的引入和技术进步率的波动保持较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二、衡量技术进步作用的模型定量估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模型有两大类,一类是生产函数,如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线性生产函数、固定替代弹性生产函数等;另一类是增长速度方程。分析投入量与产出量间的关系或计算技  相似文献   

17.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在林业生产领域的引入,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准确测算.文章基于199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参数估计将林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解为技术变化、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配置效率变化.结果显示: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5.06%,增长速度整体呈递减趋势;技术进步是林业TFP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规模效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贡献度有限.进一步研究发现,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雷钦礼  王阳 《统计研究》2017,(10):29-41
本文提出了一种估算技能和非技能劳动工资水平的方法,并据此对我国1990-2014年的技能与非技能劳动工资水平以及技能溢价水平进行了估算.然后使用具有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双层嵌套CES生产函数,通过标准化供给侧方程组方法估计了我国在此期间资本与技能劳动、技能与非技能劳动、资本与非技能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以及资本、技能劳动、非技能劳动各要素的技术进步函数;并基于本文提出的技能溢价变化的构成因素分解式,分别测算分析了资本-技能互补效应、技能-非技能效率效应、技能-非技能供给效应对技能溢价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如何测算技术进步的经济改益通常测算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效益的作法是把技术进步和资本以及劳动力投入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并建立有关生产函数,利用生产函数来估计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一般说来,技术进步不仅会给发生技术进步的部...  相似文献   

20.
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中国27个制造业行业在1995-2012年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将技术进步分解为科技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组成部分,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技术进步总体及各组成部分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总体上提高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短期内影响效果不显著;对于技术进步的各组成部分,短期来看,科技进步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作用并不显著,纯技术效率显著提高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规模效率显著降低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