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坐落在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王府村的红教寺,自1887年创建以来,已经历了110年历程。拉卜楞红教寺是一座宁玛派寺院,其寺僧在着装、蓄发、习经、修法、佛事、持戒诸多方面与毗邻的拉卜楞寺有别,但实质上它是拉卜楞属寺之一,一切事务均听从拉寺调遣,是由拉卜楞寺六大学院派生出来的第七大学院——“大密咒学院”()。 对于拉卜楞红教寺之研究,在本世纪40年代初,曾有于式玉教授所撰写的《拉卜楞红教喇嘛的现状、起源与各种象征》一文。然而,近五十多年来,未见任何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传统构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甘肃藏区的拉卜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农耕文明与牧业文明在此碰撞,多元文化在此交汇,长期以来,形成了很强的地域文化特征。“拉卜楞”是因为拉卜楞寺而闻名,这里事先有了寺院,后来才形成了寺院周围的聚落,其名称也源于拉卜楞寺。  相似文献   

3.
有近300年历史的拉卜楞寺,因其在藏传佛教的传播、发展中起到过不可磨灭的作用而驰名海内外。但是,拉卜楞寺丰富的藏书及其对宗教、医学、艺术、工艺……乃至安多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贡献,却鲜为外界人士所知。拉卜楞寺目前收藏各类图书6万余函,可谓我国藏传佛教寺院藏书规模最大之一。该寺院发展过程中人才济济、大德辈出,为典籍的收集、著作及收藏起了重大作用。同时丰富的收藏为培养具备各种专业特长的僧侣(佛理学者、医增、艺僧等)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使寺院成为培养各类人才的组织形式。可以说,拉卜楞寺院藏书,不仅在历史上曾对…  相似文献   

4.
拉卜楞民间舞蹈是夏河县民间歌舞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拉卜楞地区广大藏族群众喜闻乐见并流传不衰。至今沿袭不断的拉卜楞民间舞蹈随着当地历史、文化、宗教发展,逐渐形成自身体系。通过艺人们的不断丰富和广泛传授,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以致在20世纪40年代初,五世嘉木样年间出现了拉卜楞民间舞蹈的兴盛时期,使拉卜楞民间舞蹈的声誉骤增,名蜚甘、川、青藏区。以上情况虽无文字可查史料为凭,但拉卜楞民间舞蹈方兴未艾的阵势、拉卜楞地区老少皆可即兴咏歌、手舞足蹈的现状和人口皆碑式的一致公认是一清二楚的。拉卜楞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5.
于式玉为现当代涉藏传奇女性,是新兴藏学人类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她于1938年从北京辗转至拉卜楞后,创办拉卜楞女子学校,对拉卜楞及其周边游牧地区的藏人妇女、藏地习惯法、民歌等过去未有人涉猎的问题作了深度调查,用细腻的笔触深度描绘了一个立体多元的拉卜楞社会。文章基于2007—2018年间笔者团队多次前往于式玉80年前考察和生活过的拉卜楞及周边地区的调研成果,结合其亲属提供的信件、口述史料、于式玉自己的著述、民国时期的相关报道及当代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等,对她在拉卜楞及周边游牧地区的社会考察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同时还对于式玉文章中难以辨识的一些专门概念作了必要的诠释,其中包括大量对她以汉字拼写的藏语(安多方音)专称给出了相应的藏文拉丁转写。  相似文献   

6.
拉卜楞是安多地区藏传佛教文化中心之一.这里继承和发展着博大精深的藏族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拉卜楞民俗文化。拉卜楞地区民俗文化特色浓郁,地方风格突出,成为拉卜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热旦加措是甘南闻名的宗教界人士,现在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协常委。在三十年代,热旦加措就是拉卜楞寺院的活佛,受任在夏河的美仁寺当尺哇(主持寺院工作)。他经常往返于卓尼、碌曲、夏河一带。他固执地认为自古兵匪欺百姓,后来,红军外御日寇、内伐蟊贼、安民救国的消息不断传来,热旦加措动心了,于是派了两个懂汉话的人,带了两驮糌粑,一驮酥油,包了两颗麝香、一张狐狸皮和一条哈达,去找红军。两位藏族同胞,经过三天跋涉,终于在岷县找到了中国工农红军。红军热情地接待了  相似文献   

8.
马麒对藏政策述论杨作山近年来,随着马家军阀史研究的深入,马麒对藏政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世纪20年代前后,我国处在内忧外患、军阀割据时期,马麒的对藏政策既有“维护桑梓”、抗击外国侵略的一面,也有地方割据、民族压迫的一面。探析马家军阀的蒙藏政策特别...  相似文献   

9.
夏河县的穆斯林及其清真寺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夏河县(民国17年以前称“拉卜楞藏区”)位于甘肃省南部,总面积为8691.5平方公里,总人口139637人,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人数为15634人,占全县总人数的11.05%。它东通内地,北界河州,西邻青海,南达四川。这里交通便利,物产富饶,民情淳朴,主要为藏族聚居区。 明、清时代的“茶马贸易”,为中原民族进入该地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随着官办贸易的开通,河州等地的回、汉族商人越过积石、老鸦、土门、槐树、沙麻等关口,携带农区产的茶叶、土布、食盐等物品,人背畜驮,每天行程五六十华里,进入拉卜楞、黑错一带做畜、特产品生意。 18世纪后半叶,由于拉卜楞藏区佛教寺院的迅速发展,依附于它的“塔哇”住户的不断增多,在这里逐渐形成村落,并出现了作为商品交易市场的“丛拉”。单一的畜牧经济的局限性,决定了逐水草而牧的藏民族必须依赖定居的,自然经济发达的农业民族为其提供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才能生存、发展。但是这里的藏族却对经商牟利、发展商品经济不屑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文献对拉卜楞社会文化的描述,是拉卜楞研究的一个尚待挖掘的重要资源。文章主要依据一手文献和田野调查,梳理了近代游访拉卜楞寺的西方旅行人物及其旅行进程和背景,挖掘了一些目前尚鲜为人知的旅行纪事,并对西方人的拉卜楞旅行文献做了归纳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第四世阿莽活佛·晋美次臣南嘉是一位在拉卜楞教区历史上处于较大变革时期的重要人物,为拉卜楞教区的社会稳定以及各民族和睦相处等做了诸多工作。本文以他一生中的几个阶段和一些重要事件为聚焦点,叙述了位于西藏东北边缘、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和四川省北部的广大拉卜楞教区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2.
拉卜楞剪纸艺术,是拉卜楞地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拉卜楞藏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丰富多彩的鲜美图案,不仅在剪纸艺术中独具表现,且在整个藏族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和民族工艺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独具的艺术风格和较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洪仓峨尼姑寺建寺之缘起拉卜楞洪仓峨尼姑寺位于甘肃夏河县城西侧王府村地面上,座落在“祁中噶尔山腰”,与拉卜楞寺隔山相依.它创建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据史载:大约在1781年(清乾隆46年),在“黑措”(今合作)与拉卜楞九甲的“兰木细尔”村已经建有尼姑庵,后来,从黑措“祁中拉郭”地方来了一个叫“祁中华赤”的女尼,来拉卜楞修行,经拉卜楞“上塔哇”村民资助与布施,在“尕日隆瓦”沟建起了一座尼姑寺,有沙弥尼30余名,该尼姑寺信奉格鲁派教义,经堂内供奉二世嘉木样季麦旺武塑造的十一面观世音塑像及药泥塑造的宗喀巴、空行母等十余尊佛像和无量光佛、龙树大师“唐卡”(卷轴画)等供品.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初十年前后,在甘南藏区发生了震惊朝野的"拉卜楞事件",笔者发现,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可命题为"甘边藏民请愿书"的宣侠父手稿原件,为研究宣侠父与"拉卜楞事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藏传天文历算学是世界重要天文历算传统之一。藏传天文历算自17世纪后的重要传承机构有寺院系统的丁科尔扎仓(dus’khor grwa tshang时轮学院)②和噶厦官办机构曼孜康(sman rtsiskhang,医算院)等,其中安多地区,自18世纪初伊始由格鲁派诸大寺先后建立了诸多丁科尔扎仓,而拉卜楞大寺丁科尔扎仓是整个藏蒙地区延续至今教习制度完备、典籍收藏丰富、人才辈出的最重要的传承机构之一。本文以文献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系统考察和梳理了拉卜楞寺丁科尔扎仓为主的该地的藏传天文历算学的传承历史、研习制度、修习内容及特点等。  相似文献   

16.
佛殿乐作为佛教寺院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受安多藏族人民的喜爱。它不仅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艺术形式,而且在藏传佛教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佛殿乐在拉卜楞地区俗称“道得儿”,即藏语文中的“道得儿”这一名词较早见于《至尊贡唐·丹贝仲美传记》、《金瓦寺目录》、《安多政教史》等著作中。“道得儿”一词多义;如仪仗队,包括香火、伞盖、旗幡、乐队等都称作“道得儿”。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演变为对佛殿乐曲和所实用乐器的总称专用名词,对演奏员称作  相似文献   

17.
马氏家庭     
马氏家庭这里说的马氏家族,指统治青海近四十年的回族军阀世家马步芳家族。他们原籍河州即今甘肃临夏州的西乡。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河州西乡崛起了三个家族:马占鳌、马安良、马廷家族;马福录、马福祥、马鸿逢家族和马海晏、马麒、马步芳家族,都曾煌赫数十年。马步芳...  相似文献   

18.
更正说明     
因本刊编校失误,造成刊登于《回族研究》2019年第4期(总第116期)的马麒、韩富祥《甘肃夏河回藏经济交往与民族和谐共生研究》一文中的一级标题序号有误。现将一级标题序号四、五更正为三、四,特此更正。并向作者和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19.
(一)拉卜楞的历史和沿革拉卜楞即今日甘肃省甘南自治州之夏河县,昔以寺得名。在周秦时代纯属西羌,汉为金城郡白石县地,晋属河州,南北朝属吐谷浑,北魏属河州,隋改大业时河州为枹罕郡,唐仍归河州,北宋时为角斯罗所据。南宋宝庆(1225—1227)年间以后没于吐蕃,金置积石州。元设河州路,所辖颇广,拉卜楞当在河州路范围中也。明属河州卫,清初裁卫仍属河州。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分设循化厅,移河州通判驻之,属拉卜楞,所辖共二十一寨。自兹以后为青海黄河南亲王(按:该王是蒙古族,元初成吉思汗西征时封为世袭亲王)属地。考其寺之沿革有记载者距今有二百六十余年,原名拉章扎西期  相似文献   

20.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功能及其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8世纪中叶,赞普赤松德赞为进一步发展佛教教法,在西藏山南扎囊县境建立了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并聘请印度和藏族僧侣13人为教师,招收学僧25人,学习藏文及佛教教法,这就是藏族历史上最早的寺院教育。此后,随着格鲁派的形成,藏传佛教发展到了全民信教的程度,随之大大小小的寺院星罗棋布,遍立整个藏族地区。据乾隆二年(1737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申报理藩院的数字:达赖所属寺院3150座,僧侣302560人;班禅所属寺院327座,僧侣13670人。①如果把格鲁派以外的各教派所属寺院和僧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