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本文试图阐释对哲学的一种理解。文章认为 ,哲学是对思想的思想 ,即对思想的前提、基础、方法的反思和追问。对思想的多维的追问 ,于是便有了哲学的多样性 ;对思想的不断追问 ,便使哲学不会有终结。哲学对思想的反思归根到底是对现实的反思。哲学通过对思想的反思来反思现实 ,从而也反思自身 ;另一方面 ,哲学又通过对思想的变革来变革现实 ,从而实现自身 ,这正是哲学、思想、现实三者之间的张力所在。马克思哲学本质上是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性反思。对人类存在的探解并进而揭示人类历史的演化机制是马克思哲学的最本质的特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走向的讨论本身就是对当代思想的反思 ,是面对当代现实对马克思思想的阐释和发挥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这种批判主要包括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对理性的颠覆、对主体性的消解、对中心的解构等方面。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不是对现代性的取代,而是对现代性的修补与完善。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事业,既要坚持现代性,又要批判其局限的一面,修补它、完善它。  相似文献   

3.
该文基于理想认知模式的偏离说,对汉语被字句中"物对人"和"物对物"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汉语被字句"物对人"和"物对物"模式分别是"人对物"和"人对人"模式的转喻或隐喻表达,并可同"人对物"和"人对人"模式有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对杭州某高校120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调研,了解其对自身、对职业、对社会、对生涯规划的认知和对规划的实施状况。针对调研结果,笔者对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被喻为“文学轻骑兵”的报告文学,自从20世纪初传入我国后,就紧握时代的脉搏并与之一起跳动,从未放弃过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因此,它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对民族独立、生存和发展的关注;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追问,对未来的预见;对人的尊重,对知识分子的价值的肯定与张扬;对真善美的热切呼唤与歌颂,对假恶丑的深刻揭露与批判。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度信服、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执著的追求,并以此作为自己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其基本内涵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坚信不疑、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向往追求、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无比信任、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执著。  相似文献   

7.
天灾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之一即对乡村经济的巨大破坏,自然灾害不仅对乡村农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对乡村农民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近代西北自然灾害对乡村经济的破坏的研究再次揭示了近代西北经济增长缓慢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张运清 《社会科学家》2005,5(3):138-141
为了使人们更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的信念,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研究:其一、对发展阶段规律的研究;其二、对发展动力规律的研究;其三、对发展道路规律的研究;其四、对稳定发展规律的研究;其五、对本质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烟草业利益集团对美国政治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业利益集团对美国政治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多方面:一是对美国立法的影响;二是对美国行政机构的影响;三是对烟农的影响;四是美国烟草协会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五是烟草广告对社会的影响;六是烟草业利益集团与反烟组织的博弈;七是烟草利益集团在诉讼中对烟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刘少奇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认识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与刘少奇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认识存在着较大差异。如对合作社功能的理解、对小生产存在的态度、对进入社会主义条件的分析以及对苏联经验的选择等方面。他们两人的分歧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最初的艰辛求索  相似文献   

11.
形象是由内在精神而产生,形象应反映着内里的真面目。机构企业的形象必须准确地表现企业的内在精神。每一个企业的成长发展,在人事态度、经营策略、生产与服务,皆有一定的宗旨和理想。  相似文献   

12.
从名的规范性考察艺术,人们难以确定艺术成为艺术的真理,因为命名法则确立的是一种利害实体,而艺术的经典定义却是超功利的先验原理。从象的角度考察艺术,艺术对象作为静观中的形式使得审美超脱利害的缱绊而使艺术成就艺术本原的规定。正是一种形式与一种自然情感相关联,作为艺术的象被确定,并在与名的自觉分化中自觉到一种既不归属于自身又终究不能不为之付出一份眷顾的那个意味。  相似文献   

13.
影像转向的语境下,影像开始替代口头语言和文字成为受众认知世界的主要媒介。但即便是影像,也并非一定是对现实的客观再现。作为“造梦”装置的电影,以影像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极具逼真效果,极易被误认为“现实”。在部分好莱坞电影中,黑人形象已经摆脱了早期的缺位状态或者刻板形象,更多以“精英黑人”的形象出现。但这种精英化的影像表征不一定是真实的。事实上,电影通过指涉现实等方式,消解了虚拟影像与现实之间的边界,使“精英黑人”的电影形象变得逼真和普遍,掩盖了黑人群体在现实中的真实社会地位。进而,电影作为一种影像层面的代偿,通过涵化观众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戏剧性地消解了现实中的社会和阶级矛盾。  相似文献   

14.
政务微博在塑造政府形象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有自身的缺陷,同时政务微博在塑造政府形象方面也是一把双刃剑,使得政府网络治理面临挑战。应抓住外部机会发挥政务微博在塑造政府形象方面的比较优势(SO策略),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微博应用于政府形象塑造的劣势(WO策略),发挥微博的独特功能防范其面临的威胁(ST策略),"内外发力"改变劣势应对威胁(WT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中国加大了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力度,中国高校也进入了教育改革的崭新时代,高校在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开始意识到高校形象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而高校教风是高校形象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高校各方面建设的基础,如何通过提高高校教风来提升高校形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诗中天竺僧形象的塑造,反映出唐代诗人对异族形象的记录、想象、执著、理想化等痕迹,存留了中印文化交流的文学事实。对天竺僧形象塑造所体现的,正是唐代诗人对印度文化所表现出的开放而自信的文化心态。这种他者形象的塑造,本质上源自于本土文化与异族文化遭遇中文化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张法 《河北学刊》2012,32(2):14-18
中国的象不同于西方的image。在中国文化中,宇宙和事物是虚实合一的,象既体现了虚实合一中实的一面,更要突出其虚的一面。对象的强调既突出了人物审美和文艺作品的神—骨—肉结构中"形"的一面,更关系到"神"的一面。因此,象是最能体现中国文论之特质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梁平 《北方论丛》2010,(2):50-53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所引发的生活的艺术化形态。但它要求的不是艺术的内蕴,而是艺术的形式,因此,导致了文学作品的物质化、平面化和猎奇化倾向。这样的文学作品缺乏对日常生活的穿越和提升,缺乏对文学内部机制的深刻把握,也缺乏对文学超越品格的追求。文学形象是内视形象,是人们确立自己心灵存在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9.
当前政府形象传播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比如能力困境、责任困境、接受困境、道德困境和引导困境等,产生这些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期待与现实的反差、宣传与交流的信息失衡及问责与担当的制度缺位等。破解政府形象传播的现实困境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确立服务公众的形象本位,二畅通对话交流的形象渠道,三巩固为民谋利的形象符号,四疏解舆论监督的形象批评,等等。  相似文献   

20.
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党的作风和形象是一面旗帜。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当前,我党的作风和形象总体是好的。但在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少数领导干部中,也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作风腐败等问题,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要正确认识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要看到党已经采取和正在采取的各种措施,不断加大反腐败力度,不断地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斗争,党风正在进一步好转。现在,全国正在普遍开展的“三讲”和“三个代表”教育活动,是改进党风、永葆党的光辉形象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