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强调通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建设,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修养,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改革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现状,总结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之实践经验,对于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其感染力、吸引力,提高其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研究成果表现在三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内涵的研究,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因素分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价值观取向多元化及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因此,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说服力及实效性、针对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滕立新 《理论界》2009,(2):189-190
改革开放已经30年,总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30年来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于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30年起步--发展--成熟的三个阶段,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30年发展中的成绩和不足,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时期发展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6.
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泽军 《天府新论》2007,(Z1):261-262
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首先要把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文件精神上来,其次是要认清形势,找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之上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措施和途径,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深化教学改革,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新课程体系以来,从教学的总体效果上看,它更好地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现实挑战。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以教育环境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革新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并以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建设和运营实践为蓝本,阐述了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作为。  相似文献   

9.
张红 《南方论刊》2014,(5):101-1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很有必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以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着重在提高教师素质和深化教学改革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应积极利用并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势。在此通过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及社会力量等方面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1.
代课教师之所以至今仍广泛存在,其原因除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外,师资短缺也决定了对代课教师的客观需求,职业自身的吸引力又决定代课教师不乏来源。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并不能急于清退代课教师,而是要规范管理、提高待遇,并通过政府招聘教师来缓解师资短缺。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幸福感是教师对自身的教育生活质量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综合体验。通过对陕西省1000名教师的调查发现,不同学段教师的教育幸福感存在差异,其中与高校教师、初中教师和小学教师相比,高中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幸福感偏低。要提升教师的教育幸福感,需要从外在的客观教育环境的改善和教师内在的主观思想观念和自身修养两个层面努力。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经历由新手型向专家型逐步转变的过程。透过对专家—新手教师的比较及教师特质的分析,本文探讨了教师教学专长的原型观和发展模式,并指出教师专长发展的特点,希冀能对专家型教师的培养以及教师教育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分层抽样对河南省中小学在职教师进行测评,研究分析河南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卫生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心理问题检出率17.52%,其中强迫、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焦虑表现最为明显;男女教师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差于城市教师,存在显著差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初中教师,高中教师最差;36岁以上的教师心理问题较多。教师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高校竞争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质量的高低,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又取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力量,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质量和高校竞争力。会计专业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与其他专业也不尽相同。本文以会计专业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剖析了会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分析了会计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依靠传授师德的传统方式已经无力援救师德滑坡,甚至危及良好师德的生成。教师团体内部因约形成师德规范,即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不仅提供践行师德的标准,而且促使道德义务养成,彰显师德约制失德。教师个人内心的善与外在师德规范的善合一,自觉遵守规则和不断追求人性卓越。教师师德的建设过程起于师德规范制度而终于教师德性,起于教师的个人道德而经过师德,最终上升至教师师德制度。  相似文献   

17.
姚美红 《云梦学刊》2010,31(5):131-133
探讨高校教师心理和谐的意义和标准、高校教师心理冲突的类型和成因,提出高校教师心理和谐的若干策略,倡导社会、学校、教师三者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以促进高校教师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18.
教师工伤保险权利伴随我国教育体制以及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明晰并最终被纳入《工伤保险条例》适用范围内。教师工伤保险权利不同于教师公伤待遇,在法律关系基础、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待遇以及纠纷解决方式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工伤保险权利的确立以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劳动关系性质为前提。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教师工伤保险权利的司法救济研究,从而及时解决教师工伤保险实践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翻译本科和翻译硕士的大量设立,翻译教师队伍日益壮大。许多英语语言文学教师变身为翻译教师,他们翻译实践少,实践能力薄弱,这直接影响到翻译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提升翻译实践能力已成为广大翻译教师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教育教学部门、翻译院系和翻译教师个人等三方入手,提出通过职称评审改革、教学管理配套政策支持和翻译教师个人努力等多个渠道来形成合力,全面提升翻译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翻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施纪华 《阴山学刊》2006,19(6):117-121
世界范围的教师专业化运动为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人们对教师专业的持续关注和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教师成长与专业教育的密切关系,从而形成了反映教师专业发展不同价值趋向、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为我们展现了制定小学教师培养课程方案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