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形成于北洋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警察制度,是以清末警察旧制为基础,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加强军事独裁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北洋政府在警察机构、警察法规及警察教育等方面的警政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实际步骤,使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在清末初创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  相似文献   

2.
近代意义上的即资产阶级的警察伴随近代西方国家制度和法制理论而诞生,依据宪法和法律而存在,是国家行政部门中执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治安职能的拥有一定武装力量的专业性文职机构和人员队伍。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开创于清末,形成于北洋政府时期。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在其创立以及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开创的被动性、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的继承性、内容的引进性、职能的镇压性。  相似文献   

3.
警察制度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产物。研究近代中国警政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就清末民初的西部诸落后地区而言,近代甘肃的警政建设在许多方面具有典型性。研究近代甘肃警政史,可为近代中国警察制度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有助于完善近现代中国警政史乃至近现代中国政治史的总体结构研究;同时,这也是认识近代甘肃历史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对深入研究近代甘肃史、西北史均不无补益。目前这一重要的研究领域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研究成果相当薄弱。本文试从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深入研究的史料等方面对近代甘肃警政研究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遵宪是晚清维新派的重要人物,与中国近代法制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多年的外交生涯使黄遵宪逐步形成法律思想并最终确立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他在输入近代西方法文化、主张“以法治国”、批判“治外法权”、创设近代警察制度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教育思想,是指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90年代康梁维新变法意夕在教育领域提倡和传播的改革新思潮。它大体上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趋于成熟的过程。 一、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 从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是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时期。  相似文献   

6.
薛福成是我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一生十分重视教育.通过对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体认,特别是出使欧洲悉心考察西方教育,他在研究与对比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近代教育思想.本文分析了薛福成的近代教育目标、宗旨、体制,指出了其对于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启蒙和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近代中国股份制起源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近代中国股份制起源探讨的结果表明:近代中国股份制与西方股份制一样是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诞生的。在前近代,伴随中国微弱资本主义萌芽的是,中国只有与近代股份制相似的股份合伙制。具有现代意义的股份制最早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1904年股份制法律地位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股份制正式诞生。近代中国缺乏股份制产生的一般条件,而当时股份制已在西方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中国近代股份制起源主要是制度引进的结果。因此近代中国股份制起源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明显不同于西方近代股份制的特点,比如官督商办、官利制度等,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早期股份制企业倡办者在制度引进过程中适应中国现实国情而进行制度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陈伟 《北方论丛》2015,(6):93-97
甲午战前,中日两国在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及军事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无论从警察制度、公共交通,还是从学校制度、产业发展来看,与处于前近代国家阶段的清朝相比,日本都已经走上近代民族国家的道路。日本社会的主流思潮是福泽渝吉提出的“脱亚入欧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是由早期维新派的一批思想家提出来的,内容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到政治、经济、外交、文化诸方面改革,但改革主张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清朝与日本在海陆军和武器装备上差距较小,在战略、情报战和培养军事人才方面存在差距。清朝实行雇佣兵制,日本采取征兵制。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社会土壤上走过了一条曲折而亢奋的历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制度主义”谬误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必然性。它如同打开了潘多拉匣子一样,虽不自觉地引发了近代中国法律教育向现代化纵深发展的历史潮流,但也不可避免地使近代中国法律教育发展之路遭遇颇多坎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种建立在文化误读基础上的“制度主义”谬误,在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现代化变革中的影响是双重的。  相似文献   

10.
张之洞被称为清末第一通晓学务之人。清末“新政”时期有关教育的每一项重大兴革,都与他密不可分。张之洞把“体操课”纳入学校教育当中,并积极构建“体操”的教学内容,努力将其制度化,从德、智、体三方面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张之洞主持制订的癸卯学制系中国近代首项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其中关于体操科目的规定,标志着近代体育教育第一次列入中国教育制度之中,它开创了近代中国学校教育设置体育课程的先河,也标志着近代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制度已初步建立。随着新式学堂的兴起,癸卯学制规定的体育教育以学校为基地逐渐扩展到整个社会,对我国近代体育的全面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汤化龙不仅是清末民初极具影响的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不容忽视的教育家。他曾担任袁世凯政府教育总长兼学术委员长,一生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在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留学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主张,对推动近代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汤化龙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早期工业化经历了艰难与辛酸的起步、探索与发展过程:从晚清时期工业化的起步,到民国时期的局部工业化。回眸中国早期工业化启动与发展的百年历程,希望其能对我国探索新型工业化建设道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晚清广州邮政三足鼎立,传统民信局?各国开设的“客邮”和大清邮政并存,但邮政管理统一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肇兴于中外交涉频繁?战火连绵的晚清广州电报业,极大地提高了通信效率,得到了迅速发展?近代邮政在广州商民生活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伴随电报的开设而兴办的电报学堂是广州早期现代化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广州近代邮政电报的开设情况及其特点,有利于较为全面地了解近代邮政电报的兴办对晚清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国防以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为明清易代之际的理学大儒,孙奇逢的诗作不仅明确地体现出理学家之诗的鲜明特色,而且深刻地表现了鼎革之时知识分子阶层的心态变化.因此,其诗作对于研究理学家的诗歌和探讨明末清初知识分子心态都极具认知价值.孙奇逢与清初中州诗坛渊源颇深,许多中州诗人在其门下执贽受业,他对中州诗人的理学教化,对清初中州诗歌趋向于雅正深醇实际上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约瑟难题”是在中西科学技术史比较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著名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李约瑟本人将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地理、经济与制度三个方面。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答“李约瑟难题”,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中国地理环境、人口、生产方式三方面的因素影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同时,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教育、科举制度、清朝政治制度等因素影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在清末编练新军的艰难历程中,张之洞大力推进各项军事改革,成为地方督抚西法练兵的楷模。张之洞由改造山西旧军到组建广胜军,逐渐由一介清流而历练为"知兵"大员。张之洞创练自强军,在饷章制度、新军训练和军事教育等方面积极效法西方。清末新政时期,张之洞整军经武励精图治,将湖北新军编练成为规模仅次于北洋新军的一支现代化的劲旅。张之洞的军事思想及其实践,对清末军事早期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是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频繁的对外文化交流中,西方传教士和中国开明的士大夫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这些人群在当时的活动,为后人了解和研究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综述这些人群栽体的活动,了解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特性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壬子癸丑学制》是辛亥革命胜利后符合民主共和政体需要的第一部现代学制。在孙中山、蔡元培民主革命及自由平等思想的引导下,对清末《癸卯学制》在历史延续基础上加以彻底改革,反映了工商业经济和资本贸易市场对教育调适及人才素质能力的新要求,对中国现代学制变革及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暴力使用权的合法垄断是国家权力的本质特征,国家对暴力的垄断集中体现在军队和警察身上,警察的暴力垄断使用权是其对内政治表达和稳定秩序的需要。目前。我国的警察权设置过于狭隘,已不能满足社会和民众的需要。调整现在的警察机构设置和警察权的设定,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警察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同时,只有采用新的工作原则和制度安排,才能使分散化的警察机构设置产生更大的效用,发挥机构分散化带来的优势,克服分散化带来的劣势,推进警察和社会安全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