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二十年代后期,丁玲小说的出现,是一种崭新的文学现象。《梦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记》等小说一发表,“便好似在这死寂的文坛上抛下一颗炸弹一样,大家都不免为她的天才所震惊了。”丁玲小说之所以一开始被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就因为它表现了思想和艺术上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既表现在开拓题材、挖掘主题和刻画人物等方面,也表现在作品的结构方面。 法国十六世纪“七星诗社”的领导人沙龙曾经说过:“在相当高妙的创造之后,美丽的结构跟着会出现,因为结构与作为一切事物之母的创造相随,有如影之随形。”这就告诉我们,作为艺术形式的结构,是为艺术内容服务的;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最终要通过它的艺术结构才得以完美的体现。 丁玲的短篇小说,在艺术结构上兼收并蓄,博采众家,形成了她自己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阿米纳塔·索·法尔教授是塞内加尔当代著名女作家,被人们誉为塞内加尔和非洲文坛上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新星。她于七十年代初在塞内加尔文学界崭露头角。一九七六年她发表成名作《幽灵》之后,一九七九年她又发表了中篇小说《乞丐罢乞》。这部小说一出现,就引起了国际文坛的高度重视,被光荣地遴选为一九八○年法国最高文学奖金“贡古尔文学奖金”的获奖作品,使她一跃而成为非  相似文献   

3.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同志的早期代表作,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二号上。 这是一篇命运奇特的作品——从它问世的二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中期,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只要政治气候稍有变化,它就成为批评的对象。一九五七年被列为毒草,作者为此吃了许多苦头。因此,今天对这篇作品重新予以认识和评价,从中总结我们文艺批评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是很有意义的。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的重要的原则。能否按作品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分析莎菲这个人物形象,是正确评价《莎菲女士的日记》这篇作品的关键。 莎菲是一个诚实、纯洁、善良的姑娘,但是没有人理解她,这使她感到精神上的极  相似文献   

4.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是20世纪初东亚文坛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人物形象广受评论界的争议,直到目前为止莎菲形象都难以评判. 文本陌生化的创造了一个女性形象,以莎菲女士的爱情观和心理历程作为主要内容,字里行间呈现的全是作者漂泊的生活体验,生活的重压使她难以坚持下去. 莎菲的女性形象介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内心虽想做一个正经女人,但是也有着追求享乐的情感,这种人格分裂,也是当时社会转型期青年常有的感情. 为进一步的研究《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文章简单回顾了《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作者经历,重点从陌生化的艺术手法、主题思想以及艺术形象来进行解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头一个十年末期,文坛上出现了两组“时代女性”群象。一组出自茅盾笔下,这含着静女士(《幻灭》),方太太(《动摇》)等性格内在、娴静含蓄的一个系列和梅女士(《虹》)、慧女士(《幻灭》)、孙舞阳(《动摇》)、章秋柳(《追求》)等性格外向、热烈狂放的另一个系列。另一组出自茅盾的学生丁玲笔下,则以梦珂(《梦珂》)和莎菲(《莎菲女士日记》及其续篇)为代表。这两组“时代女性”群一经在文坛上出现,即以其光彩夺目、撼人心灵的性格锋芒和艺术光焰震颤着读者的心灵,鼓动了青年的激情。与此同时,也起了截然相反的评价,导致了历时几十年的争论。  相似文献   

6.
丁玲的思想和创作“向左转”后,她曾有的女性话语立场并未被革命话语立场所遮断,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仍有延续,从叙事学角度分析,这时的女性话语已不同于“莎菲时期”的女性话语,它以潜在的、变形的方式存在;丁玲塑造李子俊女人形象的过程就是在女性话语与革命话语之间摇摆的过程,两种话语交错出现使得李子俊女人形象更真实传神;丁玲此时的女性话语立场虽较“莎菲时期”逊色,却仍显其连续性。  相似文献   

7.
《莎菲女士的日记》不仅塑造了莎菲这个典型,而且再现了“五四”退潮后的各类女性的特征,这些人物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莎菲性格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形成她的矛盾性格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是性本能与自我本能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丁玲同志深刻地描写了莎菲女士的悲剧。本文试从莎菲生活的时代、环境入手,探讨莎菲悲剧的根源及其性格上的矛盾。 关于莎菲生活的时代,一般论者都笼统地说是五四以后,也有的同志说得具体一些,是五四退潮时期或二十年代中期,另有一种意见则认为是大革命失败之后。我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准确。《莎菲女士的日记》写于一九二七年,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二月《小说月报》十九卷二号上,“日记”的最后一则标明时间是“三月二十八日”。显然,小说所反映的只可能是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八日以前的生活。另外,从一九二八年开始,北京改称“北平”,莎菲在“日记”中仍用“北京”名称,也说明莎菲的“日记”写于一九二八年之前。再看第一则日记即“十二月二十四日”所记,当天来的报纸中有所谓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四十年代初,上海文坛上出现了一位人人瞩目的新星──张爱玲。在当时,市民阶层为她笔下编织的传奇故事情节所吸引,争相购买阅读;而文坛前辈们,无论褒贬,都对作者表现出非同一般的重视;不同倾向,不同趣味,名类繁多的文学刊物,如《万象》、《杂志》、《苦竹》、《春秋》、《天地》等二十多家杂志纷纷向她约稿出书。一时间,张爱玲的作品红遍了上海滩。一个年仅二十三岁的女作家,初登文坛就获得如此的轰动,这在中国现代文坛中是非常少见的现象。一九四二年发表于《万象》杂志,被傅雷先生称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的名篇…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伤逝》和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同是二十年代文坛上引人注目的力作。两篇小说都产生在它的作者彷徨探索的时期,都是作者负着时代的苦闷而写出的。《伤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十月,正是鲁迅经历了文化新军的分化、心境寂寞,于彷徨中探索革命新路的时候,《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于大革命失败后的一九二八年,正是  相似文献   

11.
在突飞猛进的八十年代,文坛出现了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新局面。各种题材的小说、新的创作方法活跃于文坛,就在这万花竞放之中,我们看到了“一朵小小的野花,给花园添了一点野趣”的乡土文学代表——刘绍棠以及描写通州运河两岸风土人情的小说。它给文坛增添丁少有的泥土芳香,为现实主义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婚姻制度的一部分,“典妻”以及相关的婚姻形式总是在民阃或强或弱地存在着。自“五四”以来,这种民闻习俗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与之相应的.典妻题材的小说也相继在文坛上出现。面对这一民族陋习,不同的作家依据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社会环境和生存地域的不同以及在创作中所采取的叙事模式的不同.展现了对这一题材不同的挖掘。本文就拟从两方面来研究现代作家典妻题材主题挖掘深度的衍变。  相似文献   

13.
提及郁达夫和丁玲的成名之作《沉沦》、《莎菲女士的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人们就会想到这两篇小说轰动性的社会效应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有人说《沉沦》的问世“象缺堤的洪水,滔滔之势泛滥全国”,说《日记》的发表犹如向文坛“抛下一颗炸弹,引起震惊”。“不真不诚,不能动人”。《沉沦》和《日记》之所以能产生“维特热”式的时效和持久的感染力,主要是因为作者用心灵写真的手法坦诚直露地揭示人物的心灵奥秘,这种毫不讳饰的心灵写真甚至使得镇定自持的读者也难免为之欣然动容,由衷共鸣,真是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两篇小说面世已半个多世纪了,两位作者也先后作古,  相似文献   

14.
美国黑人艺术运动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社会参与”作为其美学基本要旨的文学运动,它以激进理想和政治热情狂飙般地冲破了美国民权运动时期黑人“抗议和请援文学”的传统,成为“黑人权力”运动的美学之翼。索妮亚.桑切斯正是在这一时期崛起于文坛,成为黑人艺术运动的中坚人物之一。这篇访谈探讨了对索妮亚的思想艺术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揭示了她在这场运动的不同阶段对宗教、人性、艺术等的思考,展现了她对黑人艺术运动独特的理解、贡献以及她对后来的黑人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小说苑地中,历史题材小说是一种常开不败的花.代表着十七年小说创作成就的“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竞有六部是历史题材的.在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多次评奖中,她每每都有佳作金榜题名。近年来小说创作走进低谷,出现“疲软”,而历史题材小说却受到先锋作家、新写实作家以及不少被公认为有才华的作家的青崃,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文坛,甚至初露称雄文坛之势.本文仅就近年来发表的部分作品,对历史题材小说的新貌作以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新文学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一九二七年的秋天,亦即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终结、左联文学十年的萌芽时期,丁玲开始了她的小说创作.其后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她先后有《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等十余个短篇问世,震动了当时的文坛,从而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这一时期,在丁玲的整个文学活动中,无论就其思想发展还是创作道路而言,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意义.因此,我们把丁玲的这一段经历,称作她文学活动的早期,时间是一九二七年秋至一九二九年底.  相似文献   

17.
美国黑人艺术运动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社会参与”作为其美学基本要旨的文学运动,它以激进理想和政治热情狂飙般地冲破了美国民权运动时期黑人“抗议和请援文学”的传统,成为“黑人权力”运动的美学之翼。索妮亚·桑切斯正是在这一时期崛起于文坛,成为黑人艺术运动的中坚人物之一。这篇访谈探讨了对索妮亚的思想艺术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揭示了她在这场运动的不同阶段对宗教、人性、艺术等的思考,展现了她对黑人艺术运动独特的理解、贡献以及她对后来的黑人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郑板桥是清代的书画名家,同时也是一位独具风格的诗人。作为画家,他是“扬州画派”的主要成员,是“扬州八怪”之一。“扬州画派”在艺术上,不拘成法,敢于创新,反对宫廷正统画派的摹古守旧,在当时被视为“异端”;这派的画家也被称之为“怪”、为“狂”。作为诗人,郑板桥的思想和诗作也都不同于流俗。在宋明理学笼罩社会、拟古思想弥漫文坛的情况下,郑板桥敢于反对思想禁锢,敢于揭露社会黑暗,抒发不满现实的激愤。他的诗作为当时沉闷的文坛增加了生气。  相似文献   

19.
爱丽斯·沃克被公认为当代美国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也被认为是挑战禁忌的勇士。无论是在她的作品中,还是在她提出的妇女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中,她总是力图颠覆一切压迫美国黑人妇女的不合理的思想意识形态。因此,她也被评论界认为是最有“颠覆性”的女作家。她的妇女主义思想理论是通过颠覆父权制和白人中心主义,以及颠覆主流文学话语的表述系统实现的,并以此帮助美国黑人妇女摆脱双重压迫,最终以完整、独立的身份屹立于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20.
1922年7月,中国诗人徐志摩在天雨地湿的伦敦拜会了身染沉疴的英国现代杰出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此次拜访给徐志摩留下了不灭的印象:曼斯菲尔德“纯粹的文学”、“冰雪般的人格”、“清极超俗的美”令之倾倒。他视曼斯菲尔德为“女性的理想”,并把这简短的拜会称为“不死的二十分钟”。 半年后,曼斯菲尔德香消于法国的枫丹白露。几乎就在这时,凌叔华在中国文坛脱颖而出,她被誉为“东方典型美人”,这不仅是对她清丽容貌的赞美,更是对她温婉雅淡文风的称许。其人其作令读者不期然想起曼斯菲尔德。在凌叔华的一系列小说发表后,徐志摩专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