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哲学学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学会于今年9月份颁发1986年~1990年优秀科研成果奖,我校哲学系教师获省哲学学会著作奖的有:高齐云教授主编的《深圳特区建设的辩证法》(一等奖)、刘歌德教授统稿的《列宁‘哲学笔记’若干问题研究》(三等奖)。获省哲学学会论文奖的有:冯平副教授的《论评价的背景结构》(一等奖);李锦全教授的《试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哲学矛盾的二重性》、李宗桂教授的《评君毅的文变精神价值论和文化结构》获二等奖;陈长畅教  相似文献   

2.
张重庆,生于1931年,任中央戏剧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1991年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放入第九版,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津贴。其中作品《南海渔家》获1984全国第六届美展优秀作品奖及北京市荣誉奖;作品《渔归》获1991年全国第一届油画展优秀作品奖;1994年作品《春潮》被评为全国第八届美展优秀作品。另有多幅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日本及美国等国的美术馆收藏。  相似文献   

3.
1919年5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等邀请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杜威先生来中国讲学。杜威在中国住了两年有余,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福建、广东、辽宁、山西等11个省。他来山西在山西大学讲学的时间是1920年10月10日,演讲的题目是《品格之养成为教育无上之目的》。其中,他着重讲述了有何方法、何余暇讲求品格道德等问题而教授之于学生。他批评当时教员、家长单纯以学生成绩优劣,评价学生好坏的错误倾向,要求“在竞争之外,使学生爱群尽公益有互助精神,并于学校内外洒扫清洁各事,由学生为自发的共同动作”。他提倡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即“遇  相似文献   

4.
简讯     
施舟人教授编撰著作《道藏通考》获大奖近日,美国宗教研究学会函告,福州大学施舟人教授编撰的《道藏通考》因其在研究上的突出成就,荣获得该学会颁发的最重要研究著作大奖。施舟人教授是该奖项自2005年设立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07年11月将在美国圣地亚哥市召开的美国宗教研  相似文献   

5.
书刊简讯     
据美国《哲学与教育研究》(1965年春季号)的介绍说,勃罗纳教授写的《美国的教育理论》是一本值得注意的著作。他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六种教育的传统,从而提出一种概念体系,并且通过这种体系发展作为学科或科学的未来教育的事实研究。勃罗纳一贯避免理论上的问题或者杜威所说的“生活的理想。”他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由于他紧密地坚持方法论的可靠根据,使他的研究脱离历史背景,并且很快地指出和否定不朝着正确方向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学人风采     
习传进,1959年12月生于湖北天门。湖北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南京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学院院长,湖北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文学批评理论的教学与研究。1996年获全校示范课教学比武一等奖。1998年曾被评定为学校学术带头人。1998年至2002年,曾任美国英语学会(ELI/C)湖北英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主任。在《外国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天津社会科学》、《学术论坛…  相似文献   

7.
第十七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日前在法国巴黎举行。大会期间,傅伟勋基金会颁发了2011年最佳论文奖,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获此殊荣,他的获奖论文是《从诠释学看儒家哲学的教化观念》。该奖项,每两年在世界范围内征集和遴选中国哲学研究的最新成  相似文献   

8.
近日,美国宗教研究学会函告,福州大学施舟人教授编撰的《道藏通考》因其在研究上的突出成就,荣获得该学会颁发的最重要研究著作大奖。施舟人教授是该奖项自2005年设立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07年11月将在美国圣地亚哥市召开的美国宗教研究学会年会上颁发该奖项。  相似文献   

9.
史蒂文·夏平(Steven Shapin)是当今著名的科学史学家和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在国际科学史学界具有重要影响。他因其杰出的研究成果而获得过多项学术奖励,如1996年科学社会研究学会颁发的弗莱克奖,2001年科学社会研究学会颁发的贝尔纳奖、美国社会学联合会评选的默顿奖,2005年社会学领域的最高奖--伊拉斯谟斯奖,2014年科学史领域的最高奖--萨顿奖等。刘海霞教授的大作《走向科学实践史--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研究》,是第一部系统、全面和完整研究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的力作,具有较为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概括说来,该书的突出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美籍华人学者李绍崑教授系湖南永顺县人,获美国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哲学博士学位.李绍崑教授曾任美国宾川雅玮纳学院哲学系主任,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客座教授,现任美国宾州爱丁堡大学心理学资深教授.李博士著作甚丰,已经出版的有《墨子·伟大的教育家》,《墨子研究》、《墨子思想》、《闻道集》、《哲学·心理·教育》等九部专著.一九八六年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应邀到吉首大学讲学,现将他讲学专题之一:《墨子非儒与孟子批墨》整理发表,以飨学人.  相似文献   

11.
铜鼓奖是广西文艺最高奖,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我院资深学者过伟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获第五届(2001--2004年)铜鼓奖。这是他第四次荣获铜鼓奖。  相似文献   

12.
钱南扬教授是中国南戏学的专家,他的《戏文概论》是中国戏曲史上继明徐渭的《南词叙录》后第一本关于宋元戏文的概论性著作,八四年获全国优秀戏剧理论著作奖。《戏文概论》开宗明义,先为题目正名。钱先  相似文献   

13.
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收集资料并对全国高校获“高校科学技术奖”的院校进行排序统计 ,我校获奖两项排第 41位。这两项奖为 :钟志华教授、李光耀教授主持的“机械系统接触碰撞过程计算机仿真理论与方法研究”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王柯敏教授、杨贯中副教授等主持的“中国网上教育平台的研制与推广”课题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外 ,由钟志华教授负责的“汽车设计制造 CAE技术”获通用汽车公司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颁发的“通用汽车中国科技成就奖”一等奖 ,这是此类奖中全国唯一的一个一等奖我校2000年度获得的“高校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4.
学校环境课程也称为潜在课程、隐性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 ,是指以研究学校环境 (包括建筑环境和人际环境两部分 )对学生的作用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学校环境课程与因日益恶化的人类环境问题而开设的课程不同。“学校环境课程”这一概念产生较晚 ,据说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 196 8年在《教室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但类似的观念 ,杜威早在《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 )等著作中提出过。杜威当时的意思大致是 :学生在校可同时受到两种教育 ,获得两种知识 ,“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 ,“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知识 ,”有意识地学…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一生从事教育活动以及教育理论的著述研究,对美国乃至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瑞吉欧教育体系就是其中的例证之一。杜威教育思想对瑞吉欧课程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课程原则观、课程目标观和课程模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杜威的教育思想在进步主义同保守主义及本质主义者之间的论战中受到了讽刺。这是由于他的著作中的某些含糊所引起,或是因为我们从一个不同于杜威写作时的社会和学术环境来阅读他的著作而引起的。杜威在大学时,是黑格尔的信徒,后来他摒弃了唯心主义而发展他自己的实用主义自然主义的思想方式。由于杜威写了不少关于教育方面的论著,使他在许多教育部门和教育学院里成为一个权威。他对美国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影响最大。杜威成功的理由是由于他主张把教育同文化结合,学校同社会实际生活结合,并建议把学校看作是社会的建造者。他指出二元论思想对社会和个人的损害,主张一切个人要求和兴趣都要服从社会利益和批判理智的判断。他把教育同科学方法相联系而不同任何偏见,宗教或形而上学相结合。与其说杜威是进步教育运动的领袖,不如说他是这个运动的批评者。他重视个人才能的发展,但在处理上同进步主义者有区别。杜威教育思想中的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因素在他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最初他认为整个社会生活的最终目的和评价在于培养社会个别成员成为完人。1928年访问苏联后,却转为倾向社会主义。他主张教育工作同社会运动和社会纲领结合起来,但又警惕到教育受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的党派精神的侵蚀。作为人文主义自然主义者的杜威思想可能比作为社会实用主义者杜威的思想来得经久些。  相似文献   

17.
杜威是美国20世纪的杰出的教育家,提出了适合当时美国社会的教育思想,培养了社会良好公民。而陶行知师从杜威,却不墨守师道,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理论,培养了大批教育工作者、艺术人才和为革命献身的干部,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陶行知对杜威教育理论的超越和创新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分析他对杜威教育理论的超越,从而指导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杜威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个人所表达的兴趣是建立在民主理想的基础上。他认为民主政治符合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神。杜威的民主思想推迟了陈独秀采取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立场。他在中国进步知识分子中问鼓励民主和自由思想,同时提出一个教育纲领,为未来的一代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作好准备。杜威对中国哲学体系的影响是实证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他以纯粹的实用主义的态度对人们超物质存在的知识的各种哲学进行攻击。过去四十年中,许多中国思想家曾受到杜威的影响,但杜威仅仅吸引住一个他的哲学上的代表人物——胡适。胡适为杜威的实用主义发扬了一种宗教的热情。通过胡适,把人类心灵的新概念移植到中国。杜威在中国的最大影响正象他在美国一样,是在教育方面。杜威关于人的一些思想本能地注意到青年人的思想。杜威到了中国后,美国的教育目的、方法和教材以及教育上的整个研究制度就代替了日本、德国的教育思想和计划。杜威的教育纲领的主要特点是:生活教育、儿童中心教育、学校即社会。反对杜威的有儒家学者,有以黑格尔和柏格森的思想力基础的西方哲学的新流派;而马克思主义者对杜威的反对更为有力。  相似文献   

19.
彭凯平博士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博导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及人格研究所 (IPSR)文化与认知实验室主任 ,兼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客座教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博士生导师。他在权威学术机构中担任的主要职务有 :加州大学美国文化研究领导委员会委员 ,加大学术奖励委员会委员 ,《亚洲社会心理学》、《华人心理学》、《社会及人格研究》编委 ,加大“社会及人格研究所”、“东亚问题研究所”、“健康研究所”研究员等。曾获得教育部春晖计划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基金会等多项资助与奖励。专著《文化心理学》为美国多所大学指定参考书 (2 0 0 0 );论文《文化与归因》 ,获美国心理学会年度优秀论文奖 (1 994);论文《文化、辩证与矛盾思维》 ,收入社会心理学经典论文 (1 999)。现指导 7位博士生、2位博士后 ,资助 3位访问教授。2 0 0 4年 7月 1日 ,彭凯平教授受到美国王氏基金会的邀请 ,到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参加“中美法学教育专家研讨会” ,接受了本刊编辑的采访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和杜威都是教育改革家。杜威于本世纪初在美国发起一场实用主义教育运动,提倡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论。陶行知一九一四年去美国留学、师从杜威。二十年代,他在中国发起乡村教育,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虽然他们的理论出现在不同的国家,但都是为了使教育适应当时的政治、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少共同之处。由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政治、经济政策和文化传统各异,两人推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