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学问》2010,(1)
渤海国灭亡以后,渤海人被大规模迁到辽河流域。在辽朝统治者的统治之下,渤海族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都有了较大的进步。随着契丹统治者汉化进程的加快,其统治下的渤海人的汉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本民族的习俗也进一步汉化。  相似文献   

2.
民族社会工作是以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帮助少数民族群体解决问题、实现自我发展的社会服务制度.民族社会工作有两个主要特点,去政治化与本族化.民族社会工作的"去政治化"是指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的视角下,旨在缓解可能威胁或已经构成威胁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族群发展的社会问题,核心是消除社会问题中隐藏的那些不稳定的政治敏感因素,将其降维到一般的日常生活问题的逻辑之中.另一方面,民族社会工作的"本族化"是对社会工作在本土化基础上的对象化,是以本族群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历史与文化为基础,建构一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群体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知识与方法.民族社会工作的去政治化与本族化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张力,后者有向政治化转移的社会风险,政治化也可以被合理地转移到本族化的范畴之中.民族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将社会问题的政治化社会风险降低,加快本族化的发展,最终使推动民族社会工作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贞惠公主墓与贞孝公主墓,是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二女和四女的陵墓。两墓材料殊珍,堪称渤海考古的双璧。贞惠和贞孝虽然都是公主,但墓葬的形制、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试就这些差异,探讨一下大钦茂执政的晚期,渤海社会在政治、文化、礼制、丧葬习俗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收养养子的习俗在传统日本社会是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重要现象,它既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又与日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息息相通。收养养子习俗在日本社会层面留下明显的印痕,并进而深刻影响日本民众的思想观念。收养养子习俗不仅体现了血缘亲族内部结构的变通乃至社会集团的质变,而且还深刻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价值观、伦理观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论渤海国社会性质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刘毅渤海国的社会制度应属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哪一阶段?或者说渤海国的社会性质该如何判定?这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而又长期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迄今为止,中国学术界有关渤海国社会性质的论点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意见:①封建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关于渤海国历史的研究,可谓盛况空前,成绩斐然可观,据不完全的统计,发表的论文和考古报告不下四、五十篇。不仅数量较前大为增加,研究领域有新的开拓,而且不少文章提出了新见解,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其中主要涉及到渤海人的族源、族属与渤海族形成,渤海政权的建立及其同周邻关系,政治制度与文化、宗教,社会经济,历史地理与内外交通,以及史料的整理与考订等问题。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印度作家普列姆昌德笔下的英国人形象一般都带有粗暴、专制、非人性的特征。作者摹绘了他们的傲慢与道义上的失败 ,描写并批判了印度社会存在的崇尚英国的习俗。英国人作为“他者”,在普列姆昌德笔下局限于政治意识形态层面 ,反映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与情感 ,也是他重塑印度自我形象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8.
没有迁到辽内地和辽东的渤海遗民一部分投奔女真或留在原地;另一部分亡入了高丽.投奔女真和留在原地的渤海遗民有资料可考的为兀惹人、燕颇部渤海人、蒲卢毛朵渤海人和号称五节度熟女真渤海人,他们分别融入到女真和汉族中去.由于女真族的一部分后来也融入到汉族,所以他们的绝大多数最终成了汉族.亡入高丽的渤海遗民中可考者可能比已经知道的略多.他们都融合到朝鲜民族中去了.  相似文献   

9.
心理疾患的社会文化根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心理疾患的社会文化根源上官子木人的心理疾患其成因是复杂的,不仅包含有生物因素、心理因素,而且还有社会文化因素。中国人的心理疾患无论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高发病的类型上都具有一定的人种文化特征,这是与中国人的自我结构、人格类型、文化习俗、社会化方式以及社会...  相似文献   

10.
曹学恩 《唐都学刊》2010,26(4):95-9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婚姻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为择偶标准的变化、男女结缘形式的变化、婚姻礼仪形式的变化、恋爱年龄与结婚年龄的变化、离婚率升高、老年再婚等。婚姻习俗表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婚姻习俗的变化缘于社会变革,由此必然带来相应的婚恋文化与婚恋观念的变化,导致婚姻观念与行为的多元化。婚姻习俗的变化,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如何将满足个人两性情感需要和履行婚姻社会责任完美地结合在现实的婚姻生活当中,是现代人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吴凤霞 《求是学刊》2012,39(2):151-155
宋元正史在民族史编纂上所体现的境界是不同的.北宋史官在记述对象的选择上针对性较强,元修三史对民族史的记述不仅表述形式丰富,更试图全面展示辽宋金时期民族与民族关系发展的整体面貌.而宋元正史民族史撰述的各具特色与宋元两朝处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密切相关.宋所处的多民族多政权的格局赋予其民族史撰述更加务实,在民族观上受此疆彼界的影响较大.元朝多民族统一的实现,各民族一体观念的增强,造就了元代正史民族史撰述较少政治影响,更追求历史真实,极具恢弘的气度.  相似文献   

12.
金代女真人在其建国前饮食的主要来源是渔猎、农业和家畜饲养.据有中原后,其饮食发生了很大变化.金代女真人农业主要种植粟、麦、黍等,主食就是由这些农作物加工成的米、面制品.女真人的副食主要是各种蔬菜、肉类和水产品,调味品也在女真人的烹饪中广泛使用,大量制作腌制和干调类果蔬和肉制品是女真人饮食中的一大特点.水果则是女真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酒与茶是女真人比较偏爱的饮品.  相似文献   

13.
杨军 《唐都学刊》2006,22(4):117-121
晚清海关自外籍税务司制度建立以后,在整个海关系统逐渐推行了以西方文官制度为基础的行政管理制度,改变了旧海关落后的封建管理体系,使海关管理绩效得到了很大提高,为清政府提供了日益增多的税收。与此同时,海关的管理效果也为晚清铁路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榜样和示范作用。铁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拒绝到兴建铁路,其中包含着思想的转变和现代意识的开启,在沿用和借鉴西方铁路建设和晚清海关的管理方法后,加快了铁路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14.
刘国宾 《求是学刊》2001,28(5):100-106
本文针对韩国学者金正善博士提出的渤海国亡于后唐天成二年 (丁亥、92 7)说 ,从四个方面对之提出商榷 :(1)渤海国亡于后唐天成元年 (丙戌、92 6 )说 ,乃后唐以至于南宋三百余年间史家之共识 ;(2 )《辽史》不仅《太祖纪》 ,而且其《表》、《传》所载大量史实亦确证渤海国亡于天显元年 (丙戌、92 6 )正月 ;(3)宋人所记载天成元年四月之渤海大陈林朝贡使团当由忽汗城出发于上年十一、十二月间 ;(4)由朝鲜史籍亦可旁证 ,渤海国确实亡于公元 92 6年正月。  相似文献   

15.
许殿才 《求是学刊》2012,39(2):146-150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整合过程中,民族史记述成为史家关注的重点,正史中的民族史撰述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正史的民族史记述有了新的发展,一是民族史记述成为各正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二是民族史记述范围扩展;三是记述方式有所改进、创新.在魏晋南北朝分裂时期,在分争的表象下,史学有着加强民族联系、实现民族统一的内在要求.隋唐统一后,天下一家的思想基本成为人们共识,对巩固统一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接触的增多和联系的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理论认识有了深化.民族关系的思考主要关注两点:一是宣讲以夏变夷的责任及意义,二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方略.  相似文献   

16.
钟书林 《唐都学刊》2012,28(2):19-24
汉字单音,易于对偶,因而我国古代文章注重骈偶之美,敦煌文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文字的骈偶之美,郑振铎、姜书阁等先生曾从不同角度予以肯定。文章结合民族心理、时代风气、佛教文化、敦煌纸张匮乏等因素,探讨了敦煌文讲求骈偶的多种渊源,并从对偶、平仄、句法、数典隶事等方面探索其骈偶之美的具体表现。敦煌文作品起于魏晋南北朝,以至晚唐五代,几乎与骈文发展的历史兴衰同步,随着骈俪之文的衰微,也导致了它自身发展的不景气。但敦煌文崇尚骈偶之美的创作形式,对宋代乃至后世散文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以后,骈俪之文别为一体,号为四六文,而其中"上梁文"一体,最早的作品则始见于敦煌文中,而后繁荣于宋代。  相似文献   

17.
苗霖霖 《唐都学刊》2012,28(2):67-71
北魏公主制度建立于道武帝时期,公主虽然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婚姻,皇帝在为公主选择驸马时更多地考虑政治因素,从而使公主的婚姻有着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民族性、亲属关系的重叠性以及婚姻的不可逆性等特点,也正是如此,才使公主的婚姻对其个人以至于北魏王朝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汉晋招隐诗的两次复变及文化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霞 《唐都学刊》2002,18(1):30-34
招隐题材自西汉至西晋经历了两次变异 ,即从招还隐士到寻访隐士再到追求适性之隐而招还山林之隐的复变。从汉晋两朝的社会政治、哲学思潮、文人心理视点 ,探讨《招隐》诗起伏衰长的深刻动因 ,可以把握中国古代隐逸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19.
习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中创造并沿袭的以风俗习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习俗文化是民族伦理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国少数民族的习俗文化与汉民族的习俗文化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色,少数民族的礼仪、信仰、饮食、服饰、居住等习俗文化,蕴含着重要的道德功能。面对少数民族习俗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必须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文化建设战略高度来思考,通过综合创新,以寻找有利于少数民族习俗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卢晓辉 《阅江学刊》2014,(6):129-134
祝寿词的兴盛是南宋词坛的重要现象。祝寿词的繁荣与南宋的生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直至南宋,生日方成为社会各阶层所普遍接受的重要节日,流行于南宋各社会阶层。渗入政治因素的生日风俗,对于寿词创作的内容、主题及情感基调有着直接影响。同时,生日风俗的娱乐性与词的娱情性相结合,也促进了寿词创作的兴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