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络文化,作为伴随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符号,对当代大学生群体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心理资本作为大学生发展的重要资本,对其成长起着关键作用.鉴于此,科学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正负面影响,从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加强舆论引导、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以及新兴媒体融合等方面,提出运用网络文化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开展高校文化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举措。目前,高校文化安全教育面临多元化的挑战,因此,在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内涵的基础上,通过统一思想认识、坚守文化根基、加强教师培养和优化网络环境等措施来提升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树立牢固的文化自信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走向.大学生对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精华缺乏深刻认识,甚至缺失民族自豪感,造成民族精神流失,导致大学生对文化的不自信.以美育人非一日之功,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从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入手,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育教学模...  相似文献   

4.
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 ,但同时 ,隐藏在网络文化中的某些不良因素也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带来了许多影响和冲击 ,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笔者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入手 ,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是指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空间发生的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有可能给自身带来一定损失的自愿行为。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是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发展起来的,这一行为受到观察模仿、移情能力以及社会道德准则的影响。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评价大学生思想状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法制教育和榜样教育四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哲学范畴中,唯心论和唯物论哲学之间的斗争可以在是神学内部斗争这一定向上进行分析,亦即它们的哲学都是具有神学性质的。这种神学性质是它们所赖以号召和最内在的要求。在较广的意义上,若我们假设从基督教到马克思主义确有一个直接的血统,那么,在20世纪所谓弥赛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之前,黑格尔、费尔巴哈为代表的近代哲学就为前者踏出了一条道路;无论是第二国际理论家对于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的退行性规定,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阐释定向上对它的反拨,都是交汇在这条道路上:既觊觎与具有神学性质的哲学保持距离,同时又被引向哲学的神学性质。通过对这一马克思主义阐释定向的重新建构,这种以与马克思哲学衔接为名义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将暴露出自己的断裂性而失去理论载体。  相似文献   

7.
雷蒙德·威廉斯是英国著名的文化学者、马克思主义文论家、“新左派”的核心人物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奠基人之一。其所著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是后期代表作,也对文化唯物论作了“最清楚的表述”。该书反映出威廉斯对马克思主义关键要素文化、意识形态、文艺理论等的理解,给我们提出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和文化研究学者应该何为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实践观是有相对区别的两大重要理论部分,二者的关系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关系。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体系来看,唯物论是建立在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实践观是唯物论的逻辑起点。离开对实践的基础作用的科学理解,就无法合理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幺能克服旧唯物论缺点而建立彻底的科学形态的唯物论。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环境、目标、管理、方法提出新挑战.加强网络文化境遇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重塑理论教育主题、重构理论教育目标、优化理论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理论教育方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正确处理全球化和民族化、主导性和多样化、虚拟和现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闫辉 《学术探索》2013,(8):145-148
生命是教育的本质。在人本主义的生命哲学视角下,教会大学生敬重生命、热爱生命、呵护和珍惜生命,成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务。其教育内容涵盖生命知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和生命挫折与死亡教育等多个方面。但当前高校生命教育中诸多问题凸显,如教育意识淡漠、教育内容弱化和教育活动缺失等。为此,应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对生命理念的体认;坚持以人为本,形成主体间性教育教学模式;以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生命教育理念,提高生命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浅析网络文化对现代大学生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信息文化,势不可挡地影响着人类的文化生活。网络的巨大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网络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众多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对现代大学生教育也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诸多影响,关注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探讨网络对构建和谐校园的积极作用,并通过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是本文的初衷所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永恒发展的观点、历史主体性、普遍联系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和认识论的观点是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用哲学的眼光解读科学发展观,并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具有丰富理论价值与实际应用能力,它在解释当下社会的生产生活的规律的同时,也对今后的社会发展形态进行了预测.它是一笔巨大宝藏,能够分析资本主义灭亡的原因的同时,也对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构想.社会主义作为一个过渡阶段,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也能对其进行科学分析与指导.马克思所揭示的物质生产规律、阶级斗争理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的融合——评张岱年的新唯物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对话的过程中,张岱年将儒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观念和范畴"综合创新",成功建构了一个由宇宙论、方法论、知识论和人生论构成的新唯物论哲学体系,较好地解释了当时的现实世界.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对话和融合的经验,对于我们当前思考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公共课教科书哲学及其社会化的大众化唯物辩证法观念始终存在着合理性危机。学术界试图在对马克思辩证法的重新解读中彰显出辩证法的魅力,但无论是生存论、实践论抑或是其它解读,都带着概念化思辨色彩,内在性思考取向,祛唯物论特色,并不能克服大众化唯物辩证法的危机。危机的原因在于对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理解上前提缺失,遮蔽了马克思辩证法的本来面目,影响了唯物辩证法对现实的解释力量。走出危机的路径是回归马克思辩证法的本来意义,重建唯物辩证法的唯物论前提和知性前提。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发展。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确保网络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以网络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为突破口,确保网络文化建设的实效性;以实现中国梦为价值取向,确保网络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
浅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应对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群体的心理和认知、观念和价值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群体,网络对其思想和行为的冲击力也是不可估量的。面对新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及行为的变化,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方法和途径也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以适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兴起,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必需品,但大学生容易迷失其中,影响其正确廉洁观的养成。利用网络载体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既是扩大廉洁教育覆盖面、增强吸引力的需要,又是用先进文化占领新的思想阵地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应通过树立生活化的理念、构建全员化的队伍、完善联动化的机制,建立规范化的管理等途径,提高大学生网络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网络反腐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有必要以法治文化的理论机理为切入点,构建网络反腐的法治文化,通过网络反腐制度性文化和观念文化建设,逐步使网络反腐主体既形成对法律制度的信奉又要确立起对法治的信仰,唯此方能从根本上实现网络反腐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