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早在靖难之前,北宋长期以来的各种问题已使得士人们的仕途变得非常艰难,靖难之后,南宋偏安一隅的现状更让他们失望。面对山河的摇摇欲坠,文人们的赋作中体现着"仕"与"隐"两种不同的心态,然而,在这两种不同心态的矛盾下,文人们更多的关注着自身的内心世界,对国运大计的考虑相对显得无力,使得这一时期的赋作呈现出消极避世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顾瑛并非天生就是一位淡泊名利的隐者,他早年有荣进之意,周旋于达官时贵之间,并佐父经商,光大门楣。中年曾壮志报国,却英雄失意。晚年避世叹隐、旷怀自逸。尽管顾瑛前后有数次却聘经历,但并不代表顾瑛自始自终以隐士自居而毫无事功之心,一味离世。顾瑛也曾心系传统的修齐治平情节,期望经世济用,只是恶劣的时代环境没有给他提供施展抱负的舞台。顾瑛忠其一生,最终的退隐不能看成是对元庭的背弃,而是一种自全于乱世的不得不尔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朱熹生七十一年,五十年间历事四朝,有着坎坷曲折的入仕经历.又因其思想构成复杂,儒、佛、老皆有所影响,且受其"公体正用,体用如一"公正思想的影响,朱熹仕隐心态也较时人有所不同:在"达"与"穷"之变中追求"公"与"正"的实现,既有兼济天下的抱负,又有独善其身的修养;在"仕"与"隐"的矛盾中坚持"公心""正理"的原则,而儒者情怀与佛老思想的出入亦深深影响其仕隐观念;在"进"与"退"的经历中,逐渐构建起其进尽人臣之责、退求一心之安的仕隐心态.  相似文献   

4.
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屡起屡废,他的生活经历客观上在仕隐之间摆动,他的主观心灵也始终在仕隐之间徘徊。他的出仕既是为了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也是为了光耀门楣和摆脱贫困;他的归隐是因为耿介敢言,屡次被贬;同时也是为了远祸避害,平息谤议,保全晚节。欲仕而不得,欲隐而不甘,刘克庄的这种仕隐矛盾贯穿其一生,比一般人更为复杂、激烈和长久。  相似文献   

5.
6.
在西晋士人中间,普遍存在着以隐逸为高的思想,但他们大多看中的是一种心神的超然无累,而不是想要真正栖遁山泽。西晋诗人们的思想感情则处于仕与隐的矛盾冲突中,在他们的诗歌中,一方面表达了对官宦生活的眷恋,一方面又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本文对西晋诗人的这种思想心态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世风、士风及社会思潮都是影响士人心态变化的重要原因.张华是西晋时期由庶族而致位通显的名士典型.<答何邵二首>作于晚年,其中有较多真情实感的流露.通过对这两首诗的解读有助于揭示西晋士人心态的发展变化历程即从建功立业的济世豪情到既仕慕隐的彷徨心态,最终进入朝隐的消极状态.  相似文献   

8.
陆游以其爱国诗词和高尚的节操名世,而在他的百余首词作中,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表现得非常突出,值得关注。本文从居官恩归、不甘赋闲两方面分析陆游的这种矛盾心理,从而揭示他激昂、忧愤而又闲散、悠然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9.
诸葛亮、司马懿由隐士而出仕,显示了亮、懿勤于时政、广博涉猎诸子学说、善于变通的过人胆略。刘备慧眼识诸葛,为亮万世辉煌提供了表演舞台,在失荆州、败夷陵后,亮应时而变,内治外交伐敌,立功遗爱布于当世;曹操强征,铸就了司马多元人格和代魏兴晋条件,但主观功绩不可否认。两人是多元思想传承和变通下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完美合一。  相似文献   

10.
不了解陶渊明的仕隐冲突就无法理解这个人。文章认为,仕隐冲突是陶渊明思想人格的突出表征。它在出仕过程中一直纠缠于陶渊明心头,隐居后也没有止息。但若从家世家风角度看,它在陶渊明出仕之前的心灵中已埋下伏线。文章还讨论了陶渊明出仕的主要动机以及离开仕途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诗文中的"渔父"意象,古已有之.本文选取古代韵文中典型的"渔父"意象进行分析,从中得知,在中国古代文人心里千古流传的"渔父情结",透视出儒道传统下历代文人心中仕与隐之间微妙的纠结状态,并试图阐释体现在"渔父"身上的"儒道合一"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3.
戴叔伦是唐代大历、贞元年间的著名人物。不只政绩卓著,诗才亦为世所推举。他的一生都贯穿着仕隐矛盾思想,这也使其诗歌具有了丰富的思想内涵。惜乎历来论家关注不多,论述较少。本文从戴叔伦的仕隐思想入手,对其诗歌中感时伤乱和向慕隐逸两类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意在讨论其诗的精神内涵和价值,以期对戴叔伦诗及大历诗风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在贬谪江州以后的诗歌里存有三十多首有关笼禽意象的诗歌。在这些诗中,白居易将其遭贬视为鸟锁笼中,以笼禽意象来寄托他政治失意的苦闷与挣脱牢笼、向往自由的理想,寄蕴着诗人渴望归隐、摆脱桎梏的仕隐情怀。  相似文献   

15.
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可谓"雄视百代",其诗在我国诗歌史上自成一体,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和陶诗》是苏轼晚年贬谪期间艺术创作的精华,体现了苏轼仕与隐的思想。《和陶诗》标志着苏轼的创作风格由豪放恣肆转向冲淡平和。在对陶渊明诗歌继承、创新和传播方面,苏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心态是作为社会成员对自身及当今社会现实的一种反应与折射的心理状态,它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更是社会现实的一种折射。通过对当前社会心态存在的几个方面问题的探讨,我们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问题的原因探析,给出了用道德教育、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三个渠道进行理性、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诵读王安石的作品,常常会产生一种认同感、新颖感、钦佩感和震撼感,这种感觉的产生,其力量源自何方?通过分析,发现这种力量源自王安石独立的人格魅力、浓厚的创新意识和敢于挑战权威、审视习俗、推陈出新的精神。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探讨王安石诗文的精髓,以揭示王安石诗文千古不衰的秘密。  相似文献   

18.
在形式理性与辩证理性的相互关系问题上,曾出现过许多误解。作为人类思维的两大基本工具,形式理性和辩证理性之间是互补互益的关系。正确区分两种“矛盾”是认识两种理性的关键。辩证理性以确定性为基础讲求变化、发展;形式理性暂时将形式与内容区分开来,研究变中之不变,最终目的是达到更全面的认识。两者统一于思维对确定性和全面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明中期吴中文人在仕与隐、进与退之间的反复踟蹰、徘徊,构成了他们主要的人生困境.表现为他们对科举既执着又批判、既不放弃又不力务,对仕途既不断求取而又浅尝辄止.其矛盾心态之成因,主要在于文化观念等内部因素.关注个体生命、崇尚审美、感性而疏离政治的吴中地域文化性格,以批判科举时文为基点的古文辞好尚,成为了他们进取的阻力.吴...  相似文献   

20.
<论语>记载了孔子对隐逸问题的深刻思考.孔子的基本仕隐观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救世精神及仁政理想又使孔子突破其仕隐观的束缚,积极求仕.最后,孔子在理想成空的情况下怀道归隐.使孔子实现从仕到隐这一人生转折的是中庸思想,仕隐情结伴随孔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