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6,(7):84-86
农村移居城市青少年的"价值观自信"的养成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素质教育成果的时代特征,把"价值观自信"融入农村移居城市青少年"国民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素养教育"全过程,转化为其自觉追求的价值目标,则是确保农村移居城市青少年健康成长、优化我国当前素质教育成效的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关于京津冀地区近千年建置沿革与城市发展的考察证实,帝都时代的北京与周边地区始终在"一体化"的行政区划系统中运转。晚清民国推行市制,促使北京、天津在城市近代化过程中与河北省逐渐分离,拓展市域的设想则长期受到同级政区并存及相关利益冲突的阻滞。历史经验表明,当前应根据我国南北方区域发展的不同特点,以突破现有行政区划壁垒为前提,致力于从三足鼎立过渡到合而为一,最终消除"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北京农业述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民国时期北京的农业很少引起人们研究的兴趣,大概是由于严格地讲,北京经济中并没有农业这一生产部门。在1928年以前,北京的行政区划只包括内外城区。当时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可以从全国调入各地的农副产品,郊区农业在城市经济中也不占有重要地位。在理论上和客观上都似乎没有农业。 1928年以后,北京城发生了变化,由首都降为普遍城市,失去了在全国各城市中的优势地位,周围农村对北京来说,就比以前重要多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四郊农村由原河北省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浪潮下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趋同,北京因其"京味儿"传统而易于被识别。电影作为当下最主要的艺术样式之一,不仅记录下北京的城市发展,也再现了"京味儿"文化的独特内涵和别样气质。电影通过对传统的北京民风俗韵、幽默的北京语言和独特的北京人物形象展示,不仅多面向勾绘和补充了对于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和想象,更对未来北京城市文化建构与认同提供了思路和可能。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力并非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充分条件。中世纪英国是一种粗放的农牧混合经济,形成了初步社会分工,更有利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流动;与集约化农业相比,这种粗放式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及能够供养人口都很有限。随着农业生产"量"的扩张和"质"之深化,农村劳动力被迫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而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则将大量劳动力拉进农业"过密化"陷阱,使得劳动力无法向非农领域或城市流动。英国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获得较大发展是农牧混合经济和粗放农业"量—质"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北京是一座严重缺水的城市,保护水资源是当前的重大课题。北京水源大多来自于北京境外,有其"源"与"流"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把北京水资源视为一个整体结构。为保护北京水资源,还需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即管理、技术、文化等合作。在人与自然整体性的"自然伦理"理念建构之下,形成和发展"北京水文化",以"水文化"滋养人心,更好地保护北京水资源,这是建设"绿色北京"的具体表现,也是首都人民打造世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7.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城市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管理过程中"人、物"分离是导致城市管理效能低下的制度成因。本文从公共治理的视角解读城市管理的内涵,以北京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为案例,探索以数字化人口管理监督平台为载体,实现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的有效对接,通过制度创新,将公共治理理念落实在城市管理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时间以来,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的处境深受社会各界关注.有人认为,农村流动人口的出路是返回农村;也有人认为,城市应该完全接纳他们,使他们城市化.但是在目前的政策和制度设计框架内以及社会结构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既无法返回农村,又不能彻底融入城市,而处于一种"半城市化"状态.我们在对温州的抽样调查中,从市民权、日常生活、社会认同和主观体验三个层面进一步证明"半城市化"格局的存在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结构性变化.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形势下,国家应该积极地把推进农村流动人口彻底城市化纳入刺激经济发展的对策中,以便更好地把刺激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民生问题与促进社会结构调整有效地结合起来,打破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格局.  相似文献   

9.
余洋 《社会》2000,(10)
●城乡婚姻差别已十分明显。从初婚年龄看 ,从50年代到90年代 ,城市初婚年龄有明显上升 ,而农村只有较小的上升 ;另外 ,从上升的最高岁数看 ,农村很快就稳定在一个年龄段上 ,不再继续上升 ,城市则始终处于上升的趋势中 ,而且90年代有了更加明显的上升 ;从认识途径变化看 ,城市的个人婚姻特征较农村明显 ;从决定方式看 ,农村中父母参与的比例仍然高于城市。可见 ,在农村家族婚姻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产生这些差别的重要因素是生产方式的差别。在相同的生产方式下 ,婚姻制度还受到经济环境条件的限制 (李东山《城乡婚姻比较》 ,载于《社…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考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在理论上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加速全球化进程的今天,与时俱进的深化对"两个必然"思想的认识,对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从容应对价值观的冲突与挑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代北京游览型寺庙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览型寺庙靠近风景游览地、与风景游览地和园林一起成为明清文人士大夫阶层和平民百姓阶层休闲的主要场所。本文以清代游览型寺庙诗文统计为基础,分析了北京游览型寺庙的类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寺庙尤其是佛教寺庙自身吸引能力的增强,宣南汉族文人的聚集效应及文人对城区荒野环境和野趣的新偏好是清代外城西区休闲功能和地位迅速提升的主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梳理了“市井文化”的简单发展脉络,并从流传于清代中晚期北京地区的说唱文学作品,如子弟书、岔曲等,分析当时京城社会一种特殊的社会风气,即休闲尚趣之风,从中体现出独具特色的京城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3.
论康熙“博学鸿儒科”之旨在笼络明遗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定芳 《唐都学刊》2006,22(3):94-98
在明清更迭的历史进程中,“遗民因素”几乎始终是一个影响全局的变量,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清初社会秩序的重建。就清初遗民史的演绎而言,遗民现象随明清易代而衍生,因满汉文化冲突而凸显,也谐应着清廷政治的稳定和文化的整合而消解。其中,康熙“博学鸿儒科”的诏举无疑为遗民蜕变的枢纽。就主旨而言,博学鸿儒科既不在于粉饰太平,也不在于彰显文治,更不在于招揽人才,而在于笼络遗民士人。所以,是科虽有考试的形式,却只有游宴的实质;虽以“揽才”相标榜,却以“揽心”为归趋。  相似文献   

14.
在河北宗族的建设上,明清与晚清到民初并没有大的断层,而多表现为一脉相承,这一发展特色既有其外在的原因,又有它内在的原因。从清代到民国,农村宗族的变迁是缓慢的,它的迅速衰落不是制度的废除,很大程度上也不是新思想的宣传,而是外在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北京一向以文人官僚为城市居民的主体。城居者在构筑居家样态和风貌的同时 ,也会展现出社会观念、价值标准以及文化时尚。清代文人官僚的居家观念与时尚 ,表现在对营建房屋的物质投入与精神投入上 ,以奢靡化为主要特征 ;房屋的建筑格局与居家方式 ,处处为礼法制度及其观念所约束 ;园第合一的建筑格局已为包括满族在内的士人官僚所倡导。值得注意的是 ,人们在造屋时所严格遵循的儒家礼法 ,却很少影响到园林的构筑。这似乎可以说是在封建政治程序化链条上出现的不规范的一节。  相似文献   

16.
万历《顺天府志》是北京历史上第一部保存完整的府志,也是现存最完整的一部明代官修北京志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作者从分析其体例结构和纂修特点入手,将它与清人纂修的康熙、光绪《顺天府志》和乾隆《日下旧闻考》作了基本比较,指出志书究竟是篇幅宏大好还是简明扼要好,何为质量上乘的精品佳志,不能一概而论,要作系统研究和具体分析,认为从版本学、方志学、文献学和历史研究而言,万历《顺天府志》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北京城南的唐代古河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在北京外城南护城河和西护城河底的管道工程中发现唐代河道,出土木船遗迹和石筑河岸遗迹,为我们了解隋唐时期蓟城的河道和隋朝永济渠北端位置,提供了重要参照物。  相似文献   

18.
《明时演义》是林纾在民国期间抄写的一部报章小说合集,现存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属海内外孤本.小说作者、发表刊物均无记载.本文对林纾抄写该小说时的心境及这部小说的内容作了论述,通过考辨指出,其作者应是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程道一,该文刊于民国时期的北京报刊.抄本小说《明时演义》对了解当时的报刊文学发展及目前的林纾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总结了清代北京地区说唱文学发展的初期、中期、后期所呈现的不同特点,认为清代的说唱文学处于我国说唱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传承了许多具有地域性的曲种,艺术形式上发生裂变与整合,节目流派纷呈,名家名角辈出。在清代中期和后期,北京的说唱文学发展尤其具有时代特点。此外,文章还归纳了清代北京说唱文学研究的五点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清代宣南因汉族士大夫聚居于此而有“宣南士乡”之称。汉族士大夫聚居宣南缘于清政府“满汉分城而居”的政策 ,而宣南特有的人文环境则是在 10 0多年间经由各方面的演化和积淀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士人社区的规模及功能、汉族士大夫的趣味与生活方式、人文传统的负载和积淀等几方面因素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