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与大众文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霸权概念主要是指统治阶级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和领导。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包含三个主要的理论层面,即统治权和领导权,市民社会,以及知识分子阶层。它给文化研究包括大众文化研究带来了崭新的启示意义,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大众文化要么褒扬要么贬抑的看法,使得人们以新的视角去反思大众文化,重新界定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2.
李庆霞 《河北学刊》2012,32(2):152-156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大众文化研究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前沿。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把大众文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但其成员对大众文化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雅明、洛文塔尔充分肯定了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霍克海默、阿多诺对其持激烈的批判态度,葛兰西、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的态度则更加复杂。本文试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对这一现象展开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的葛兰西就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从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80年代关注的是葛兰西的实践哲学,这一关注与80年代的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紧密结合在一起。90年代之后,葛兰西的政治哲学思想受到学界的青睐,其市民社会理论构成了90年代国内市民社会一般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相似文献   

4.
安艳 《江淮论坛》2002,(5):86-89
先锋戏剧是戏剧探索的新形式,新时期中国先锋戏剧起步于1980年前后的戏剧危机和西方文艺思潮的引进,在社会文化转型中呈现出反叛传统、重视“人性”、后现代、媚俗化的文化特征。当前在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的冲击下,步履艰难的先锋戏剧应在形式与内容结合、完善戏剧人的自身素质、强调民族特性等方面探索解救和前进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今大众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三俗"文艺现象,既与人们思想观念的误区有关,也与文化生产、文艺批评等机制方面的薄弱或缺失有关。对于大众文化发展的认识误区,导致或者对文艺大众化根本否定,或者对"三俗"文艺现象滋生蔓延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大众文化生产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文艺生产成为缺乏自律约束完全市场化的"消费主导型"生产。当代文艺批评的评价引导功能缺失,丧失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作用,导致"三俗"文艺现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应当通过批判反思增强文化自觉性,走出认识误区,努力建构与加强大众文化生产的管理机制和当代文艺批评的引导机制,才能更有效地抵制这种不良文艺现象。  相似文献   

6.
以电视剧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与价值观导向作用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尼尔·波兹曼通过分析电视剧的媒介语言,对电视剧的娱乐功能的分析鞭辟入里.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构建大众文化的领导权策略亦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的兴起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文化转型密切相联,并形成自身特色.新生代(即后先锋)小说的出现,不仅是对传统小说和前先锋小说兼收并蓄的结果,而且深受90年代大众文化的影响.文章着重对这种影响及后先锋的突围努力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电子传媒与大众视听文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宁 《东南学术》2004,(6):80-85
当代电子传媒的发展把人类带进了电子文化时代.电子文化时代的来临,不仅导致包括社会组织方式、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而且极大促进了与之相伴而生的大众视听文艺的发展.文章在论述大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电子传媒和大众视听文艺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同时指出,电子传媒虽在传播大众文化方面有其优势,但媒体形式并非是左右传播内容高雅与否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电视文艺是大众文化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有其合理性与进步性。但它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新兴的文化艺术样式,可以也应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高级需求。电视文艺的品位取决于其蕴含的人文精神,而电视制作人的人格层次决定了其作品的人文精神的高下。少数民族电视文艺作品是大众文化的一员,也应该遵循大众文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文艺源泉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给几千年来处于边缘地位的下层民众以文艺对象的中心地位。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文艺源泉被狭隘化。胡风的“处处有生活”之说是对毛泽东文艺源泉论的补充,但胡风派对生活只看到了“斗争”的一面,而忽略了“和谐”的一面。文艺对象应当包括个体生命的各种存在方式。文艺创作的终极源泉是社会生活,直接来源是文艺家对生活的感受、体验、理解和解释,是个体生命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文艺源泉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给几千年来处于边缘地位的下层民众以文艺对象的中心地位。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文艺源泉被狭隘化。胡风的“处处有生活”之说是对毛泽东文艺源泉论的补充,但胡风派对生活只看到了“斗争”的一面,而忽略了“和谐”的一面。文艺对象应当包括个体生命的各种存在方式。文艺创作的终极源泉是社会生活,直接来源是文艺家对生活的感受、体验、理解和解释,是个体生命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2.
陆敏 《理论界》2008,(3):162-163
立足于大众文化视野的大众文艺,同样具有大众文化的分层演进式特征,从文化分层角度而言,可以分为通俗文艺与精英文艺。两种分层文艺类型在主体的接受背景和审美经验存在差异性的同时,都是为了满足不同大众的精神愉悦和文化消费需要,因而它们具有从俗的共同性或共通性。大众文艺作品及其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和消费方式正在悄悄发生着改变,大众化的通俗文艺与高雅的精英文艺此消彼长、盛衰更替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厨川白村是一个有着"悖论"情结的文艺思想家,在他的文艺思想中,始终贯穿的是他的文艺"情绪主观"论,但是,我们在阅读他的文章中还能看到,他在强调这一文艺主张的同时,仍然是将"时代精神"作为文艺的背景,并且对此做了详尽而周密地阐述。  相似文献   

14.
孙民 《兰州学刊》2012,(5):30-35
"新葛兰西主义"政治哲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多元激进民主和政治的存在论。文章分析了这一理论的具体内涵,并指出,这一理论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学术研究在指涉葛兰西的政治哲学时,常常从分析其市民社会、国家以及领导权等理论问题入手,而从葛兰西与他的思想先驱马克思之链接来看,他的政治哲学之构造的根本支点却是"实践哲学"。一方面,葛兰西讲的实践哲学经由文化范式,顺滑地过渡到政治哲学的理论逻辑中来;另一方面,葛兰西把作为实践哲学的马克思哲学置放于一种总体性的理论视阈中进行审理,从而也成功地开显出政治哲学的理论空间。根据葛兰西指认的问题来反观马克思,我们同样能够看到实践哲学与政治哲学的内在贯通。不过,这一信息在相沿成习的学术讨论中经常"被遮蔽",由此导致对马克思实践思想和政治哲学的双重误读。所以,沉潜到葛兰西实践哲学的背后,进而开出通往马克思哲学之解读的特定路径,意义将是非凡、深远的。  相似文献   

16.
王列生 《江淮论坛》2006,2(5):113-120
文艺未来论与文艺起源论和文艺存在论一起,共同构成文艺人类学的基本知识框架。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空想未来主义的抵触情绪,至今文艺未来论在文艺学知识域还没有成为普在性议题,所以,我们首先必须从确立文艺未来论的知识向度做起。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研究成为一门显学,与此同时女性主义研究方法在中国也渐成气候。将女性主义视角与大众文化理论结合起来,分析当代大众文化中女性形象的父权制特征,可以看到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不仅没有摆脱传统男权社会的桎梏,反而在金钱和欲望中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文艺理想论述,主要包括文艺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理想社会形态的建构、有益于引领社会生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习近平文艺理想论述既回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需要,又扎根于中国传统文艺理想论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想论的继承与发展,更是习近平本人理想信念与英雄情怀在文艺观上的映射。习近平文艺理想论述引领和指导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也是对中国古代文艺理想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想论的激活转换。  相似文献   

19.
受制于市场经济的大众文化的消费法则,已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当代的文艺接受,使其发生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从传统的“作者本位”到大众文化时代的“读者(观众)本位”,审美艺术欣赏意义上的文艺接受转变为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消费,市场成为影响着文学的基本因素.二是读者(观众)从传统的审美欣赏者或教育接受者转变为文艺消费者和“书籍购买者”.因此,从文艺接受角度来看,欲革除当代文艺病象,当务之急是抑制三大文化公害,即从抑制收视率(票房价值)、发行量和点击率入手.而要想抑制“三大文化公害”,作为文艺接受者的读者(观众)必须走出由大众消费文化制造的文艺接受的三个误区:符号认同接受、欲望满足接受和从众模仿接受.  相似文献   

20.
赖大仁 《中州学刊》2007,2(4):226-231
当代文艺不断向审美价值立场回归,这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如何理解文艺的审美特性与价值功能,实际上存在很大分歧。当前文艺审美观念上的一些偏向,必然会影响文艺实践中的审美价值取向。文艺审美本性论、审美快感论、审美日常生活化是当前文艺与理论批评中影响较大的审美价值观。事实上,文艺审美本性论,意味着文艺拒绝责任与使命,仅仅以自我为中心,自娱自乐;既不能解释文艺的历史发展,更无法回应当今时代文艺的发展要求。审美快感论使审美学意义上的感性解放,被替换成了生物学意义上的感官欲望的放纵,使人的精神美感下降为动物式的官能快感。这不仅会造成审美本身的异化,同时也将导致人性的异化。文艺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一方面使文艺从精英回归大众,从艺术回归生活,在民间生活中获得生命力及消费市场;但另一方面,文艺审美也往往不得不屈从日常生活中审美消费的潮流,从而不断降低艺术审美的水准,消解真正的艺术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