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走向实践哲学之路——王南湜教授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老师,我注意到,对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的阐释和倡导是您近几年来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但我也发现实践哲学是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无论是在西方哲学还是在当代中国哲学的语境中的使用都不统一,以至于初接触您的著作的人未必能一下子领悟到您的思想意图。您能否先简要地限定一  相似文献   

2.
“成人”的哲学——邓晓芒教授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教授,我曾从旁了解到您的经历,感到十分惊异。可以说您完全是通过自学而取得进入学术界的学力的。在十多年的知青下放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您以初中毕业的学历为自己打下了厚实的哲学基础,而且涉及如此广泛的文化知识领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能否谈谈您的自学经历?●其实,那时我自学西方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一种兴趣而已。这种兴趣不是天生的,只能是生活带给我的。我就是想要搞清一些社会的问题、历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自己的人生的问题。所以我对哲学的理解是很广泛的,它与整个人生都密切相关,而且不仅仅是我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陈嘉明  楼巍 《学术月刊》2012,(5):155-160
○陈老师,您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对您进行采访,希望借此机会比较全面地了解您的学术之路和学术思想。此外,我也希望能够向您提一些困扰我们的哲学问题。您能否先谈谈您是如何走上哲学研究之路的?●我的经历是比较独特的。"文革"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只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由于"停课闹革  相似文献   

4.
<正>陆扬:塔利教授您好!很高兴能在上海见到您。我对您的新书《处所意识》(Topophrenia)很感兴趣,请问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塔利:"topophrenia"是我首创的一个概念,我想表达的是"place-mindedness",即对"处所"有所意识的精神状态。"topo-"这个词根来自希腊语"topos",它在哲学里面表示"处所"。这是一种存在主义式的处所,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点。"phrenia"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但我并不想用"topophrenia"这个概念指代一种疾病,只想用它来表示我们对处所的焦虑与恐慌。著名文化地理学家段义孚有个概念叫做"恋地情结"(topophilia),它指的是我们对于某地的热爱。而我认为,  相似文献   

5.
李怡  李俊杰 《学术月刊》2015,(2):171-176
一、文学阅读的历程○李老师,您属于"60年代"出生的知识分子,这个"代际"的典型性,在您看来是不是您曾提到过的与某种意义上的"荒芜"联系在一起?在这种"荒芜"背后,是不是还有某种层面上的"丰富",并最终在您的文学研究工作中起到一些特殊的作用呢?我所谓的"荒芜"不是一个比喻,它是真实的感受。我这代人开始读书是7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我们国  相似文献   

6.
1."人学"的确是一个充满疑窦、歧义丛生的名词。因为"人"并不是一个既定的、有限的客体,只消我们从外部研究就可以了。人是要自己把握自己,并且,人又总是生发着新的可能性。但尽管如此,我认为,"人学"还是能够成立的,这里关键在于对"人学"作何理解。我的基本看法是:一个非哲学意义上的"人学"学科是不可能的,一个与"世界"观完全外在的哲学"人学"也是难以成立的,"人学"只能作为哲学发展的一个形态而存在,下面试述理由。2.东方和西方的古代思想家们早就给人们提出了"认识自己"的任务,然而,直到今天,一个非哲学意义上的独立的"人…  相似文献   

7.
李世涛:缪俊杰先生,首先感谢您抽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您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办的文学研究班学习,毕业后有到<人民日报>文艺部工作,长期从事文艺界的新闻报道工作,亲身经历了许多文艺界的活动.因此,希望您能为我们介绍您的一些经历,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情况,也为研究提供一些材料.还是从中国人民大学的"文研班"开始我们的话题吧!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根据您的了解,当时成立"文研班"的背景是什么?直接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周立红(以下简称周):首先感谢您接受我的访谈.我们从您的家庭出身谈起.您在朱利安·卢夫里耶(Julien Louvrier)的访谈中这样说道:"我出生在一个卑微的平民家庭,祖辈几代都是农民,我对这样的家庭出身感到骄傲.因为它让我深深地感到扎根在了这个‘平民’的法兰西——我们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就是这个‘平民’的法兰西造成的……在我的直系尊亲属中,没有剥削者,没有拥护奴隶制的人,没有大贵族,没有特权阶级,没有投机商人.我继承了这样一份几乎无暇疵的遗产,这是福分!"[1](P30)我想知道是这个出身让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还是马克思主义影响了您对自己出身的表述?  相似文献   

9.
○高老师,您的学术研究主要在美学,请先谈谈您选择从事美学研究的原因和经过,好吗?●我是1977年参加高考,次年入学的,入学以后正好赶上了中国的"美学热"。那时,美学书是卖得最好的,美学家的讲演听的人也最多。像朱光潜、李泽厚、蔡仪等人的书一出来我们就买,买了以  相似文献   

10.
哲学的解放与解放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民族,要兴旺发达,拥有光明的未来,就必须拥有创新的理论思维,拥有自己的哲 学。哲学是思想的花朵,文明的灵魂,精神的王冠;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理论先导,是激发 人、塑造人、引导人的精神力量。哲学锻造我们的思维,净化我们的心灵,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作为一名哲学爱好者,哲学事业的支持者,这里,我提出三个问题并顺便表达我的看法,以期与 哲学界的同志们讨论。 一、哲学是什么?   哲学的解放,从根本上说,首先在于哲学观的解放,在于对哲学是什么等问题的再思考、再认 识。 哲学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人的哲学与生命哲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哲学人学的提出和研究在我国已有十余年,在关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发展论等问题的研究上已取得不少成果。然而,我以为,这些成果对于我们作为个体的人而言,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又不无外在性和疏离感。因为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人基本上是作为客体和对象而存在的,学者们像论述外部世界的存在、本质、价值、发展一样来论述人的相关问题,虽能给人一些有用的知识,但却难以开启人的人生智慧,让人动情动心、有澄明之感。其实,研究人是研究我们自身,我们对自己的自我把握不但不能单靠外在实证,也不是一个单纯的认识论问题,这里更需要的是一种…  相似文献   

12.
"法理学应关注国家和社会现实"王勇(以下简称"王"):刘老师您好!我想借此机会,通过我们之间的对话,来向读者展示近年来您的法学研究的主要脉络和基本观点。近年来,尤其是2006年我在法学所作访问学者期间,在您的指导下进行访问学习。那段时间,我陆续阅读了您的大部分著述和文章,同时也聆听了您的多次现场学术演讲,对您的法理学思想主旨有了一些初步理解和领会。您的著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面广,许多论题都是事关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了能够更为深入、更加准  相似文献   

13.
对我的语言学反思应该与哲学反思联系在一起。作为哲学概念的我必须通过作为语词概念的我来表达。对我的语言学反思为哲学反思提供了启发。我作为哲学概念始终是与作为主体的人相联系。正是在构建"为我而存在"关系的过程中,主体把"为我而存在"的对象与不"为我而存在"的对象区别开来,从而总是以我的姿态与客体相对应。只有当主体在意识中对主体的我予以意识时,主体才能以主体的形态在世界中凸现出来。我作为主体的自知意识在本质上是社会建构的。自我意识就是主体对自身进行反映所形成的意识。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由此就决定了自我意识的二层涵义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意识既具有个体形态,又具有群众形态,二者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瑶梅(以下简称金):吴老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这次学术访谈,我也很高兴能有机会和您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请您大致描述一下您的求学经历和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一、生态危机的根源 陈云(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以下简称"陈"):盖尔教授您好,很高兴能够通过这种特殊的网络方式与您进行学术访谈.我们知道,您是澳大利亚的著名环境哲学家,在该领域著作等身,造诣很深.因而,在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正在关注着您的系列论著.我们注意到,目前在一些译介或研...  相似文献   

16.
张载的"指示令知天"的天道性命之学就是要让人们体认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从而摆脱一己小我的自私自利,视人如己,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唯有人人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才能有真正的万世太平。"大其心"、"尽性"而"成性"才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所以助天成民之性乃是圣人在政治上的使命和责任之所在。张载心目中的三代理想社会是一个使人"自幼闻见莫非义理文章",从而有利于人们实现人性的万世太平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何萍教授 ,在我们开始这次访谈的时候 ,您能不能首先对您的治学特点作一个简明扼要的说明 ?●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如果说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什么特点的话 ,我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这里所说的“历史” ,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哲学史中所吸取的哲学传统 ;这里所说的“现实” ,指的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世界及其所提出的诸多重大现实问题。在我看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一个根本特点 ,就是面向时代 ,思考人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  相似文献   

18.
"生"字的背后隐藏着一切认识论、知识论、本体论或存在论、生态论哲学的最高机密。生的哲学、生生的哲学的意蕴非常丰富。是"生",让我们存在,让世界活脱脱地在我们的面前呈现,让万物是其所是而成为它最本己的自身。作为一个高度概括的概念,"生生"把物的存在及物的运动的最基本特征与最内在的秘密都包容了进去。离开作为它存在的基本条件的"生生",物不可能形成它的整体感。天道即生道,或物道、人道。物的存在通过生生而使它自身不断创新。每一个物的内部、每一个物与他物之间都广泛地存在着生态,物的存在本身就是生态化的结果。人活世间,每一件小事、每一个俗物都是属于我的存在,体现着我的关系,构成了我的小生态。道德学与生态学也可以被整合到一起。  相似文献   

19.
童潇:李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接受我代表《甘肃社会科学》杂志对您进行学术访谈.我想,这次访谈也是我作为一名社会学的后学向您求教的一次难得机会,还请您能多加指点!李老师,您是中国社会学界的翘楚,也是中国中青年社会学家中的佼佼者和代表性人物.我一直认为,您的学术经历是您这代学者中十分丰富的一位,一方面,您是南开大学"黄埔一期"学员,是中国社会学恢复招生后自己培养的首批学者,您在农村和城市都曾经做过扎实的社会调研;另一方面,您又是名副其实的"海归",在法国——社会学学科的发源地——拿到博士学位,接受了严格的法兰西式的社会学学术训练洗礼,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从您身上,我常常会感受到您有某种"中西合璧"的研究底气.我很想听一听您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张子夏 《浙江社会科学》2013,(1):120-127,159
我们说出语言并不是为了单纯的"交流",而是在完成世界同一性的展开。我们在听语言的时候也并不单纯在听语词,而是要让这些语词呈现出世界性。语言远非人类交流的工具那样简单。语言乃是我与世界的交融本身。生存者作为特殊的存在者乃是能聆听万物之道说者,并以其道说创造世界。在语言进行世界创造的过程中,我才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中存在"。而形而上学的主客体思维方式却打断了人与物的交谈,把世界带入虚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