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卫泽 《晋阳学刊》2006,(1):113-116
英美批评是一种社会——历史批评,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指导意义有如下数端:第一,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中国女性写作的意义首先在于性别的觉醒。第二,受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姊妹情谊”(sisterhood)论的启发,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群体意识也在觉醒。第三,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大众视角启示着中国女性写作早日摆脱精英圈套。第四,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反抗男权的彻底性,应当为中国女性彰显自省自强精神之圭皋。  相似文献   

2.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 2 0世纪 70、80年代分别传入台湾和大陆 ,很快就在海峡两岸掀起了女性文学研究与女性主义批评的热潮。海峡两岸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既在不同的社会风雨和文学环境中孕育着各自鲜明的特色 ,又在同一民族身份与性别身份的文化书写中流灌着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和女性的生命波动。而且 ,它们的理论基础都来自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精髓。海峡两岸的女性主义者首先都接受了英美派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 ,沿着“女性主义阅读”和“女性中心批评”这两条路径开展文学研究。但是 ,由于两岸的社会和文化语境的不同 ,她们在接受和运…  相似文献   

3.
张新煜 《阴山学刊》2007,20(5):28-32
在文学批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文学文本等同于其它政治性社会文本;文学批评需要多视角地在多个层面中展开,但是批评实践要坚持文学本位,不能忽视文学作为一种反映人类精神世界的社会存在之独特性;通过对丁玲的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进行基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观念的分析,可以见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种富有鲜明视角主义特征的方法之于文学批评以及文学史书写的一些可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及其与文学关系的探讨渐多,但是直接以“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题的论文还较少。以文学为中心视角,在借鉴国内文学研究者的成果基础上,参考了国外学者的专著;既有对该理论的宏观梳理,又有对男女作家自然写作个案的分析,试图对这一新的文学批评做一个相对全面而深入的论述。论文涉及该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形成条件、文本特点和批评特色等。作者认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融合了女性主义批评与生态批评二者之长,在生态学术的热烈探讨中,将成为有前途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5.
李建军是中国当下一个“不可忽视”的批评家和小说理论家。作为一个批评家,其文学批评是一种以真善美为标准和旨归的批评;具有“判断与事实”和谐统一、“激情与理性”和谐统一、“朴实”而又富有“诗意”、说“真话”与“人话”等特点。李建军的文学批评及其特点的形成主要受到了李建军的主体因素、俄罗斯文学、布斯、巴赫金等人的相关理论或观点、英美新批评理论、鲁迅及中国优秀的文学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李建军的文学批评触及了当代文学创作的要害,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打破了当代文学批评界“一塌糊涂,提不起来”的格局,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代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批判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特别是“文革后”的文学视野里,女性文学无疑已是一种触目皆在的“物质”景观。对于中国文学来说,女性的“缺席”与“缄默”已成历史陈迹。女性作家的群体涌现以及性别意识在文学文本中的贯彻和张扬,构成了对男性文学以及以男性为主体的文学传统的现实而强大的消解之势。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化、文学)理论的译介,以及中国知识女性在国家/社会权力结构中主体位置(subiect position)的不断调整,使对中国二十世纪的女性文学研究第一次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定位。这种“定位”的划时代意义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得到包括文学在内的历史性的文化确证,并已经对当下的文学与文学批评造成了深刻影响。相当一批的女性学者——有的甚至调整或转换了自己原有的学术视角——表现出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积极关注与热情投入,并与为数已众的女性作家一起,携手成为在整个思想与实践领域反对将女性“他者化”(other)的先锋力量。这些学者的探索在短短的几年里便已硕果累累,她们以自己卓越的研究实绩改变着当下文学批评的话语格局。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已走过近三十载的历程.其中经历了萌芽、发展、开放三个时段.从性别的视野研究文学,重视女性文学文本,关注、重视女作家,关注、重视女作家独特的性别创作体验、性别创作特质,建构女性文学研究学科,以及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过渡到"性别诗学",可谓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探索的重点与取得的业绩.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又有其严重的不足.这首先表现在部分学者在对西方理论嫁接上的生吞活剥.其次,中国古代本土思想文化资源的缺失.再次,研究对象的偏嗜与评判标准的绝对化、单一化.放眼未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许多条路可走,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本土化以及将相对封闭、狭窄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拓宽为相对开放、广阔的性别诗学,或者称为"性别批评",将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首先必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涌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历社会历史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性别诗学等发展阶段,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急需反思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开始转向“文化诗学”,即以“社会身份新疆界说”为基础,把文化批评与文学审美相结合,将取代性别诗学成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9.
对女性文学"两个文本"争论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关于女性文学的两个文本——性别文本与政治文本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论,争论的根源在于对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女性文学研究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两组概念的不同认识。而对女性文学和女性文学批评的界定应考虑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界的实际,值得注意的是政治维度应当成为中国当前女性文学批评不容缺失的批评维度。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用语言表达的艺术,也反映文化精神和日常生活,因此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在批评对象上相交,而文化批评在文化精神和日常生活维度展开,文学批评在审美维度展开。文学批评包含若干方法子类,其中母题研究和原型批评既属文学批评也属文化批评。以文化研究为背景的文学批评,在比较文学“、五四”新文学、历史小说、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等研究领域更有阐释时空。文化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恰当应用,是由作品的文化内涵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受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而产生的国内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语境下,与西方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并呈现出"阴阳互补"的跨性别对话特征,在世界学苑独树一帜;立足中国现实,坚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仍很必要,这必将推动世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台湾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2 0世纪80年代中叶,90年代后,由对男权主义批判向性别诗学转向,并由文学/性别批评逐步向跨文类/批评研究深化。这些特点既与世界文论发展的大趋势同步,也与祖国大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相通,这既为我们反省、弃绝陈腐的性别观念提供了必要的比照场域,也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与提升提供了新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3.
论文化批评对文学批评的突破及其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文化批评突破传统文学批评的边界 ,拓展批评空间 ,深化对人的理解 ,推动批评思维的转换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模式 ,这是根源于现实和学术的需要而产生的自觉的生长与更新 ,推动文学批评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但在喧哗的文化批评背后 ,却是学习借鉴多 ,转化融合少 ;知识描述多 ,诗意挖掘少 ;情绪有余 ,批判性不足 ;宏观理论多 ,微观个案少。由此文化批评要真正成为一种属于文学的文化批评必须实现诗学转换 ,成为一种文化诗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代文学批评向文化研究转型 ,作为一种“边缘诗学”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已逐渐走向中心。透过这一批评活动的“反理论”姿态 ,人们仍然能够对其在批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批评立场与诗学思想 ,进行必要的梳理与概括。这一新兴批评对于传统批评格局的解构与当代批评形态的重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但它的进一步发展取决于能否克服其在批评原则与批评语境等方面所显露出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茂林 《齐鲁学刊》2006,(4):108-111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女权主义运动为背景,从自然、环境、性别的多重视角进行文学研究,对现代社会中的自然压迫和性别压迫进行文化反思和批判,从而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开放性和交叉性为文学研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其文学实践将帮助人们改造自然观和妇女观,最终实现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严歌苓,作为令人瞩目的旅美作家,在文坛和批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她的小说创作颇丰,作品中意象丰富,视域宏大,从多个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本文将从政治角度、种族文化以及其近期的史诗性创作等几个部分对其作品进行探究,关注不同时期严歌苓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女性形象,体现出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女性主义的观点。严歌苓不同时期的创作完整地呈现了一个女性主体渐次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作为将女性主义引入诗学概念的第一人,伍尔夫女性主义诗学思想的基本必备条件和内外兼修方向在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诗学的发展征程中都能找到踪迹。它改变了西方两百年来理论文本批评话语的惯有方式,并开辟了当代性别诗学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通向更广阔的社会现实的文论研究道路。既是女权运动的重要成果,又是后世女性主义诗学解决方案的主要建筑师和设计者。  相似文献   

18.
"双重视角"与生态女性批评的独特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女性批评的视点是多元的,但始终有两个焦点:"女性"与"自然".女性主义与生态批评在批评实践中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生态视角和女性视角的有机融合,正是生态女性批评的魅力之源.作为一种视界高度融合的新型批评方法,生态女性批评不仅可以为长期以来的女性批评注入新的活力,而且还为新生的生态批评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批评空间,为生态批评进一步向纵深开掘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一个有价值的逻辑起点--文学文本多层次结构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现象学美学家茵伽登、英美新批评派的韦勒克、沃伦以及原型批评理论家弗莱,中国魏晋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等,从不同的理论立足点,不约而同地聚焦于文学文本存在方式,或者从"层次"或者从"面面观"的角度相应得出文学文本是一个多层次结构、多侧面的构成.我们所珍视的不仅在于他们见解的相近,更在于他们的不同点.以此为基点,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意义是第一,为文学批评从"多层次的立体结构"来全面动态地认识"文学性"开拓了思路.第二,文本多层次立体结构意味着划出了文本本体的边界,由于各个理论的相异,又表明了文学作品多层次的结构性存在是非本质的,所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本体是建构性的和开放性的.对于文学批评来说是一个有意义的前提.第三,确认多层次立体结构的文本存在方式,意味着拓宽了文学批评方法可以介入的空间,为多种方法在文学作品的各层次间进行对话和交往,形成批评话语的间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