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书作者提出了有关发展批评理论的新见解。他指出,批评理论是资本主义从传统到国家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产物。在基础理论方面,应该使之现代化,以使其能够面对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西方社会所发生的变化。作者指出,需要通过新观点,即:重视消费者、环境、技术、文化和“技术资本主义”其他领域的发展,重新确定用以前的批评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本书将会使从事社会学、政治学、文化研究和哲学研究的学者们感兴趣。本书馆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图书馆。索书号:BQ—O/40032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十年间,美国一直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冷战的结束,对这一角色的重新估价也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书作者坚持认为,尽管美国在该地区的领导地位已不复存在,但它仍需要保护其主要利益。新的美国外交政策必须继续开发其“资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个方面的;必须尽可能地对亚太地区的环境发生影响。作者首先介绍了美国在1991年以前对东亚地区的政策倾向,并对其近来对该地区的政策加以  相似文献   

3.
万军、尤京文合著的《现代化之路》一书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总的世界历史进程考察现代化问题,从宏观上把握和揭示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该书选择了5个方面作为相对独立的分析框架:政治变革、社会变革、权力模式、发展模式、文化变革等。为了说明问题,本书还选择了3种国家为分析对象:1.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美、法、德等国。旨在说明“同步内生型”国家所走过的道路;2.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印度、菲律宾、沙特阿拉 伯、墨西哥等国,旨在说明“后发外推型”国家遵循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所走过的道路;3.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  相似文献   

4.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有所转称,局势紧张的中东地区就是当前世界政局的热点之一。本书由解决国际争端问题的权威人士撰写,分析了1948年以来的美、苏关系和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运用其成少败多的谈判史,提出了一个有助于解决当前和今后的国际争端的原则。与同类著作不同,该书首次着重阐述了调解争端的全过程而非其某一阶段或过程。通过对许多旨在消除美、苏之间和阿、以之间逐步升级的冲突的努力的研究,作者分析了下  相似文献   

5.
追求衣服装饰的美,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服饰习俗的演变,是社会变革、文化兴衰的一面镜子。中日服饰习俗交流,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文化对日本服饰变革的影响中国文化,尤其隋唐文化促进了日本服装的发展和变革。早在公元五世纪,就有缝衣女工由百济去日本。雄略天皇十二年,日本曾派人来我国江南聘请缝衣技工。《日本书纪》载:“十四年正月戎寅,身狭村主青等,共吴国使,将吴所献手末才伎汉织、吴织、衣缝兄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是一个复杂地区,各个国家及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背景,这种地区状况现在正在进一步向多元方向发展.这就使任何一项有关的研究都变得复杂起来,人口问题的研究也不例外,是学术界公认的一大难题.本书正是向这一困难领域挑战的力作,作者不  相似文献   

7.
技术变革可以促进社会变革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其具有了改变工作组织的潜力。我们将考察这些技术变革以及更早期的技术变革对社会性别关系与文化天花板的影响。我们的主要问题是 :对如此规模的技术进步 ,女性是怎样施加和受到影响的 ?我们怎样理解发展政策中不断出现的矛盾 ?女性就业与技术变革在亚洲 ,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 ,妇女是以比世界其他任何发展中地区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进入工业劳动大军的。这是由于这些地区作为发展中的轻工业出口市场 ,构成了全球化进程的组成部分。在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中 ,年轻女性的就业人数…  相似文献   

8.
据法国《世界报》1983年6月3日报道:德国女作家A.西格赫尔斯6月1日在东柏林逝世,终年82岁。A.西格赫尔斯1900年11月19日出生在美因兹。她曾在科隆大学和海得堡大学研究中国文化和艺术史;她进行了关于“勒姆勃兰特著作中的犹太人”的博士论文答辩。她在1928年参加了德国共产党。她发表的第一部著作是《圣巴尔巴拉渔民的反抗》。这本书获得了克莱斯特奖。在希特勒掌权之前不久,她发表了一些关于各国共产主义革命家的命运的报道;后来被纳粹  相似文献   

9.
书讯     
《社会主义人权概念》本书是由苏联、民主德国、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六个国家的法学家集体撰写的,于1986年由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苏维埃国家和法》杂志1987年第10期上发表的书评指出,本书对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的和修正主义的人权概念进行了全面的批判,特别是着重批判了把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权利同政治的、个人的权利对立起来的思想。人权原先不是在法律领域形成的,而是在社会一经济领域形成的。可是,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大小不仅依赖于经济条件,而且也依赖于民主状况、精神环境、文化水平、道德价值和整个生活方式。人权的社会起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基石,但是这  相似文献   

10.
书讯·简讯     
解释学已成为社会与社会理论、政治与逻辑哲学、艺术与文化哲学、神学、历史哲学、人类学和科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们辩论的主要论题。解释学转向不仅为相互隔离的各学科带来了有趣的新方法,而且为其造就了通用的语言,使其更加紧密相连,并进而促使其发生变革。然而,经济学这一重要学科却几乎完全脱离于这一变革,一个鸿沟仍在割裂着经济学与解释学。本书为改变这种状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介绍了各学科的学者通向解释学的、可能有助于经济学家的道路。解释学似乎可在两种层次下应用于经济学,其一,是我们对经济学范畴的理解;其二,是我们对经济范畴的理解,包括价格运动、金融机构、工业经济的工业组织。本书侧重于第二个层次的阐述,其内容具有一定的介绍性,但同时也力求涉猎经济学与哲学的细微之处。  相似文献   

11.
东欧正在经历一个变革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三个自然阶段:破坏、清理和重建。欧洲东部正处在第一阶段。显然还必须走一段最艰难的历程,这对欧洲大陆这部分地区的变革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国家正在“路途”中,尽管这条道路的出发点是清楚的,但是今天还无法说清楚这些努力的目标及其最终结果。这些国家变化的程度、规模和特征,它们同过去的关系以及在寻求自身的同一性时的选择标准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40年代,管理科学和运筹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起来了。这些技术已应用到几乎包括现代企业管理和决策的每一个方面。企业管理教育所产生的巨大作用表现为管理科学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已有大量的管理科学方面的书籍见诸于世。我们写这本书是因为我们认为应该在许多方面对过去所写的有关内容作进一步的修改。三个影响本书内容的关键之处是:1.计算机在管理科学教学中的作用;2.对读者而  相似文献   

13.
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是一部行程艰苦卓绝、色调恢宏悲壮的变革史。在历史的行进速度,社会物质结构与文化结构的变化幅度,政治军事斗争、道德伦理观念冲突的激烈程度,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心理结构的转变节奏等方面都有别于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的格局。这段历史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自我否定的心灵痛苦,也灌注着现代中国人发现自我、解放自我,走向世界历史的喜悦和憧憬。它在两条历史发展轨迹上实现着两种变革:一是社会政治变革,一是文化思想变革。每一个先进的中国人都在这两种变革中分別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鲁迅与郭沫若就是思想变革史上涌现出来的两位文化巨人。他们依据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尺度,分别对人类文化,特别是东方封建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做了独到的估价,共同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杰  相似文献   

14.
本书定价$ US2 5,主要内容如下 :世界各个地区都出现了老龄化的现象 ,并且这种现象具有性别差异 :妇女的寿命更长 ,她们得到的资源更少 ,并且她们还担负着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责任。原因大同小异 :女性从她们的“工作”中得到的报酬很少甚至是没有 ,她们由于曾为照顾家庭而中断工作 ,其结果是更低的养老金 ,而同时社会和文化规则又分配给妇女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职责 ,而不考虑妇女为此要付出的成本。在许多地方 ,妇女更是社区关怀的提供者 ,而她们自己的需要却未得到满足。今天 ,国家财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削减 ,变化的家庭形式和家庭对更多的供…  相似文献   

15.
国际教育思想的改革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思想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密切相关。当前,世界正处于新技术革命时代,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嬗变与传播,社会的一切发展和变化都促进国际教育思想的巨大变革。因而,探讨和研究国际教育思想改革的宏观趋势,业已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综观当今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概况,国际教育思想的改革趋势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论法制变革中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传统以其自身的特点对现代法制的建构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法制变革如果完全抛弃传统,则势难获得民众心理和文化上的支持与认同。文章对传统法制中的现代性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概括,认为由于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中国的法制变革在价值取向、路径选择和目标模式上必然要走一条与西方国家迥然相异的变革之路  相似文献   

17.
欧文通过对中国诗歌黄金时代诗人的考察,在本书中继续他对唐诗发展的研究。他把中国文学史上这一重要阶段同当时的诗人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论述。本书是用英文出版的唐诗研究中一本最重要、最全面的论著。本书在头几章中,介绍了作者称之为“盛唐时期第一代的优秀诗人”:王维、王昌龄、储光羲和崔灏。作者把王维的作品提高到权威的地位,强调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处理四行诗结尾的新笔法。作者认为,孟浩然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他那卓越的现实主义之中,诗人对自己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国家迄今进行的一切改革,尽管不是出自同一个中心,但却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与国家社会主义以往的历史有些雷同,它表明了社会变革的深刻逻辑。改革和反改革是深刻的过程,归根结底是由现代社会制度所决定的,深入改革的第一步是稳定和一体化,即约束社会大多数人的行为并使他们的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同时清除改革的障碍。深入改革的第二步是克服犹豫不决。第二步改革要鼓励变革,通过革命达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万能形式,培养良好的行为方式,提高社会多数成员的改革愿望,并为未来的大家庭创造鼓舞人心的样板。国家社会主义是社会消极的空想主义产物。其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7,(2):1-17
陇中地区自秦汉以后逐步走向繁荣,其促成因素为:关陇地缘优势的存在,适合本区域生产方式的创立,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得以普遍推广使用,丝绸之路穿境而过的带动,耕读传家文化的繁荣发展等。陇中地区自明清以来"苦瘠"的成因为:国家都城东迁南移使陇中丧失地缘优势,生产关系逐步落后于东部地区,海上丝路取代陆路丝路,过度垦荒致使陇中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等。陇中地区的历史变迁给我们的启示是:体制机制变革是陇中复兴的根本所在,"一带一路"建设是陇中复兴的重大战略机遇,通道建设是陇中复兴的先决条件,"生态立市"实践为陇中复兴奠定自然基础。  相似文献   

20.
石培玲 《社科纵横》2004,19(5):124-126
源于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潮以其建立民族国家、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理念 ,极大地启发和鼓舞了梁启超关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理想 ,但从近代中国社会寻求变革的艰难历程中 ,他清醒地认识到公民意识的缺失正是中国社会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症结所在。梁启超主张通过政治变革和文化改造 ,培养一代具有明确的国家认同思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高度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能力的新国民 ,引领中国步入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