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7年~1988年,全国耕地累计净减少2.5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800万亩,人均耕地从2.59亩减为1.33亩;建国以来,我国总人口增长一倍多,平均每年增加1400万人,其中1986年—1988年,净增人口472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575万人。另一方面,全国粮食总产量已俳徊了好几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已从1984年的784斤下降为1988年的718斤。可以预料,我国粮食供求偏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非农业人口的迅速膨胀使单价粮食的供求缺口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2.
据文献记载,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我国人口5,959万人,耕地面积57,70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9.68亩,平均亩产140斤。按此推算,人均占有粮食应该是1,355斤。明朝洪武26年(公元1393年),全国人口6,054万人,耕地77,000多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2.7亩,平均亩产250斤,人均占有粮食1,905斤。到了清朝道光14年(1834年),人口猛增至40,100万人,耕地85,000万亩,人均占有2.1亩,平均亩产280至300斤,人均占有粮食448斤。1947年,全国46,100万人,耕地127,487万亩,人均占有量还在2.7亩左右。1980年,全国98,255万人,耕地149,000万亩,人均1.52亩,平均亩产420斤,人均占有粮食648斤。我们未能及时将“珍惜土地,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致使耕地锐减。1977年比1957年净减1.8亿亩,平均每年减少900万亩,加上同期开荒2.6亿亩,实际共减少4.4亿亩,平均每年减少2,200万亩。此乃是战略性的失误。我们应当“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相似文献   

3.
一、新情况、新问题“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已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是,至今我国土地制度还没理顺,耕地面积迅速递减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49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4.68亿亩,1957年为16.77亿亩,1977年为15亿亩,1985年为14.54亿亩,同期我国人口总数分别为5.4亿,6.4亿,9.5亿,10.5亿,从1957—1977年的20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77亿亩,同期人口却以每年1400万的速度增加,1977—1985年的8年间,虽然一再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但因基数太大,每年平均仍增加1300多万,  相似文献   

4.
一、人口过多,增长过快造成耕地不断减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因人口增多,导致占地盖房增加。据有关部门估计,到本世纪末,若控制基建用地不力,减少的耕地可达3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目前的3/4水平。近年来,农业建房用地每年也要约50万亩。1990年国家基本建设占用耕地100万亩,1991年为108万亩。福建省目前耕地不到2000万亩,1979年至门周年,全省基础建设征地和农村建房也占用地厂.6万亩,其中耕地近9万亩。(二)人口增多,森林植被破坏加剧,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使耕地面积减少。随着人口的增多,在…  相似文献   

5.
耕地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耕地面积锐减与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双重矛盾,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人多耕地少,是我国国情最为基本的特征。全国耕地面积不足15亿亩,人均约1.4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1/4。如此有限的耕地资源,目前仍以其惊人的速度在减少。据统计,1957年,我国尚有耕地面积166.77亿亩,1957—1977年的20年时间内,全国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思考——信阳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纵观信阳农村经济系统运行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出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是平面农业。农业的发展局限在耕地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上。长期以来,信阳农业技术手段只是停留在传统的经验形态上,从而限制了农业向高层次拓展,农村生产力总是在低层次的水平上徘徊。三十多年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很慢。1984年人均占有粮食872斤,比1952年的505斤只多317斤,每人每年增加增粮食不到10斤。与此同时,信阳农村人口增长很快,1984年农业人口比1950年增长80%多,每年净增人口8万多人。每人平均耕地也由解放初期的2.7亩减少到1.3人亩,导致了“人多——地少——粮紧”的恶性循环。人口增多,耕地绝对和相对减少,粮食紧张,为了维持生存,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只得凭借落后的开发手段扩展耕地。这种平面垦殖在1957年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7.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生产的形势仍是非常严峻的。我国的人口以每年1500多万的速度在增长,①耕地却以800万亩的速度在减少;人均占有耕地从1957年的2.59亩,减少到1988年的1.33亩,人均占有粮食已从1984年的784.4斤减少到1988年的724斤。②从1985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徘徊不前。1989年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8.
自然资源耗费补偿是农业经济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生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较快发展之后,出现减缓和趋于停滞,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经济效益低下。自然资源的过度耗用和衰败,以及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和恢复、再生等,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 随着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弱化、劣变和衰败。到1986年全国累计减少耕地6.11亿亩,净减少即“赤字”2.34亿亩。“六五”期间全国净减少耕地3689万亩,“七五”期间全国耕地“赤字”2697万亩。水土流失总面积由解放初的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53万平方公里,即占总面积的15.6%,每年流失泥沙  相似文献   

9.
读唐慧敏同志《试论我国的土地使用权》一文(载于《贵州社会科学》八三年第一期),颇受教益,其中“土地之有偿使用问题”分析得很中肯,但读来好似意犹未尽,特写此文,愿继续就教于唐慧敏及其他诸同志。让我们从现实的问题谈起。据报道,我国侵占宝贵的耕地资源的现象十分惊人。在最近二十年间,由于工业建设、城乡扩展、农田基本建设等等的需要,已经耗用了大约五亿亩耕地,相当于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的33%,平均每年减少2500万亩左右,相当于浙江全省的耕地面积,这就是说,以每年16.6‰的速率在“消失”! 在首都北京,解放初期911万亩耕地,三十年来征用了近三分之一,目前只剩下640万亩,粉碎“四人帮”以后乱征、乱占农村土地的现象并未减少;据清查,自1979年以来,有九百多个单位,非法占用耕地17,000多亩,其中菜地近5000亩;上海市三十年来仅仅经过城市建设部门核拨的建设用地已达24.3万亩,在那里,非法占用农田和私自出租土地的现象一直都很严重;辽宁全省三十年来耕地由7100多万亩减少到5670多万亩,减少了1400多万亩;安徽减少了915万亩,相当于全省原有耕地总面积的12%;福建,耕地减少11%。  相似文献   

10.
我们河池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全地区人口33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3%以上,聚居着壮、瑶、仫佬、毛难、苗水、侗等少数民族,总面积33121平方公里,合4963万亩,其中山地4721万亩(石山半石山2929万亩.土山1792亩,)占95%;平地228万亩,占4.6 %,耕地面积336万亩,占6.7%,平均每个农业人口有耕地1.2亩。由于自然条件差,生产力水平很低。如都安七百弄有耕地15056亩,分布在一千二百零一个弄场。有些地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截止1994年,中国12亿人口中,仍有71.38%的人口为农业人口。85000多万农业人口,给中国农业发展形成巨大压力,使农业生产呈现出两头“紧”中间“松”的运行格局。1.两大资源的紧配置(1)耕地资源的紧张分配:这种紧张态势具体表现在:a.农业人口平均耕地面积甚少。1994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4.24亿亩,农村居民人数为85549万人。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仅1.66亩。这一数量不及美国农村居民人均占有耕地23亩的1/14,也不及印度农业人口人均耕地3.85亩的1/2。b.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1994年,…  相似文献   

12.
读了《中国经济问题》1983年第1期发表的夏窗、胡月二同志的《对我国耕地问题的经济分析》一文后,感到文中对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计算有些矛盾之处。例如,该文在第三部分“我国耕地减少的危险性”一节中,提出“我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净减少零点零九亿亩即九百万亩”,但写在文章中的数字合计起来却在一千八百万亩以上。第四部分“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一节中,分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三个方面的原因时说,  相似文献   

13.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粮食生产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课题。中央领导同志曾经指出:“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在当前人口继续增长,耕地逐年减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重新认识和研究粮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面临重重制约因素目前,粮食生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越来越多,形势越来越严峻。从粮食主产区常德市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常德市的粮食生产已徘徊十年。从面积来看,1984年至1994年,粮食播种面积由1138万亩减少到856万亩;从总产量来看,1984年全市粮…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农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上地总体质量欠佳,有效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人地矛盾异常突出的国家而言,耕地就是我们的生命线。然而,大量资料显示,我国农地资产正以惊人的速度大量流失。这主要表现在:(1)耕地数量流失。1978—1995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271万公顷,每年平均减少近75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已由1949年的0.21公顷,降到1994年的0.08公顷。(2)耕地质量流失。我国优质高产农田不断减少,低产低质农田不断增加,中低产田占全国耕地总数的2/3以上。对1430个县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正> 建国以来,我们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国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49——1982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8.35倍,平均每年增长9.2%,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4.56倍,平均每年增长4.7%,工业总产值增长51.81倍,平均每年增长12.7%。根据1981年的统计数字,我国在农业方面已经拥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282.9万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7,498.3万马力,机耕面积达到3,647.7万公顷,化肥施用量(含有效成份100%)1334.9万吨,农村用电量达369.9亿度。在工业方面,1981年我国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2,709亿元,流动资金1,164亿元,当年为国家提供利润额923亿元。我国的粮食、纺织、钢铁、煤炭、发电量、机械制造等国民经济主要产品生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一、哈尔滨郊区土地利用的特点 (一) 土地开发早,垦殖率较高。哈尔滨市农垦历史悠久,自清代中后期“京旗移垦”和“开禁放垦”,大量满、汉移民涌入,开始大规模地开荒,发展种植业生产,到1949年全市耕地已发展到93.38万亩。建国以来,由于实行一系列农业经济政策,鼓励了广大农民开荒种地积极性,耕地面积有所扩大。1990年耕地面积达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科技人员现有36.18万人,每1万农民中仅有4.5人,每1万亩耕地只有2.5人。1983年统计,广西全区农业技术人员14,500人,平均每1万农业人口仅有4人;全区耕地面积3,941万亩,而农作物生产方面的技术人员9,148人,平均1万亩耕地仅2.3人,实际在第一线开展农业技术的技术人员还达不到这个数。近年来,许多农村中学改为农业中学,但从大多数农业中学看,基本上还属于初中教育体系。现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是经过八年普通基础教育之后,再用两年时间进行职业教育的。我们应该使农村青少年有较宽广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据1936年《江西年鉴》记载,1918年江西全省的人口已达到2,756万余人。1931—1948年,特别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围剿,以及以后的长期摧残,江西人口锐减,到1949年解放时,全省人口只有1,314万余人,比三十一年前减少了一半多。直到1972年,全省人口才恢复到1918年的人口数,达到2,723万余人。1979年我省人口增加到3,228万余人,全省平均每平方公里为194人。建国三十年,我省人口平均每年递增3%。1979年与1949年相比,全省人口增长1.4倍,全省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19.
广西的山区县面积135,3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7.4%,人口1,485.41万人,占总人口38.5%,耕地1781.5万亩,人均耕地1.2亩,林地和荒山荒地约12亩。近年来,实行大于二十五度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政策后,山区的粮食问题受到了一些影响。今后如何解决山区人民的粮食问题呢?  相似文献   

20.
一、农业大省必须牢固树立多产粮食,多做贡献的思想众所周知,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品,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其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粮食问题又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形势是好的,供求大体平衡。但从长远看,我国农业既面临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改善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巨大需求压力,又面临着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和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的严重制约。1978年到1994年,全国耕地净减少近7千万亩,而人口则增加了2.3亿.人均占有耕地由1.55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