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习语是一个民族历史、风谷和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英汉两个民族习语的文化重合、文化差异和文化陷阱使相关英汉习语之间相应地呈现出基本对应、半对应和根本不对应三种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2.
竹子、铜鼓、虎龙及其生长、盛行之地与广西那坡彝族先民生息密切相关。其优美动人的传说对后世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当地一种非物质与口头文化载体。圣洁的竹子,是彝族人民生存、生活的精神支柱;神秘的铜鼓,是彝族人民奋发向前的鼓动力量;源远流长的招魂礼,记载着彝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巍峨的虎龙山,深深地印下当地彝族先民漫漫迁徙的脚印。研究竹子、鼓乐、招魂礼仪、虎龙山及其在广西那坡彝族地区特殊关系,挖掘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抢救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表现饮酒的诗人,他使酒和文人的精神生活发生了紧密而重要的联系。嗜酒的时代风尚影响了陶渊明,他借饮酒追求精神的超越与解放,化解人生的种种感伤、焦虑与痛苦,他在酒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和慰藉。他以自己的真性情和大才气实现了诗与酒的完美结合,达到了酒与诗的最高境界。诗酒合一表现为陶渊明引酒入诗,以酒寄意。诗酒合一使陶渊明更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使其诗文中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4.
人的本质是物质与精神“二体性”,人具有双重生命 :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人类从自然生存转向技术生存 ,但并不能改变人的生物本性 ,工业文明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类必须由机械性技术生存转向生态性技术生存。克服生态危机的基本途径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技术进步与道德进步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文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隐喻可以分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后者具有更重要的认知价值。文化背景知识与民族特定思维方式关系密切,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是理解隐喻的关键。在外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鼓励学生在正确掌握目标语文化中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的同时,使用创造相似性的隐喻。  相似文献   

6.
韦伯强调宗教伦理对个人的经济心态形成和发展的深刻影响,因此有了韦伯命题:资本主义精神产生于新教伦理。根据韦伯的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韦伯还提出了反命题:儒教不可能像新教那样焕发出“资本主义精神”,因为,儒教仅有“外王”的入世理性倾向而无实际经世抱负的手段,仅有“内圣”的价值理性的信念伦理而无工具理性的责任伦理。文章从信仰、理性、克制、敬业与成功的内在逻辑的角度来解读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7.
教育,从实质上讲本应是素质教育;其根本职能与目标,本应是提高国民素质与民族素质.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核心,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而作为基础的教育,其根本质能就是培养人才;人才是生产力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社会最重要的一种资源.因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高素质人才的特质.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实施教育,生产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均依赖于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义务本位·文明的飞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呼唤义务本位的法律精神 ;具有普遍意义的义务本位为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据 ;可持续发展观的推行意味着人类文明的一次质的飞跃 ;义务本位是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文明飞跃的重要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9.
在黄老道术中,慈忍之道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慈,就是慈爱,这种慈爱就像父母对待儿女一样,是一种无私(甚至是无原则)的给予,比儒家讲究正义原则的以德为本又高出了一层。因此,慈爱对于个人的修养来说是一种达到了“精神内敛”、“智慧澄澈”的境界,但它与“不敢为天下先”一样都是一种处世的机谋,只是慈要比后者深刻得多。慈之服人,决不在外在的收服,而是要让被收服者充分领受到慈爱。它没有以理服人的外在洼,因此也就避免了被收服者内在情感的疏离,它会受到那些被收服者永远的、心甘情愿的报答和捍卫。  相似文献   

10.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所揭示的平民知识分子的反叛精神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创举.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简@爱追求男女平等、具有反抗精神和独立意识的人物形象,全文洋溢着激情、叛逆、女性独立的人性主题.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在对生存意义的不懈追问中,特别崇尚日常生活中的平民精神:立足现实的务实精神、不屈不挠的生存意志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量。这种平民精神体现了马斯洛的生存需要层次理论,也含有存在主义哲学的意味,并形成了王安忆独特的平民史观和辩证的命运观。  相似文献   

12.
军事熟语是涉及军事文化内容的成语、俗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的总称,它是我国几千年军事战争经验的总结,包含着我国传统军事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特征,是汉语熟语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军事熟语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反映战略主导思想的军事熟语、反映战术谋略的军事熟语、反映将帅士卒的军事熟语以及反映兵器粮草的军事熟语等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他结合实际,赋予了以人为本新的时代内涵,将其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回族文学中的阿訇形象,随着时代的不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内涵:现代文学中的阿訇是承担着振兴族教使命的启蒙者,是伊斯兰传统"创制"精神的载体和象征;新时期以来的阿訇文学形象,从国家民族意识代言人逐步发展为个体民族精神的彰显者,他们凝聚了回族爱国爱教的政治诉求、崇尚清洁的精神旨归;进入新世纪,回族文学中的阿訇形象表现出在圣俗之间或徘徊或坚守的姿态,这标志着在当下多元文化冲击中回回民族不断反观自身、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谦恭礼让 ,是群体和谐所要求的重要德行。在道德实践中 ,以义为上 ,见利思义 ,公利为重 ,具有普遍意义。体现着中国思想家对道德主体性的深刻理解 ,体现着儒家所说的“得众动天”、“强我中华”的进取精神。在中国古代的伦理纲常中 ,天下为公 ,爱国如家集中体现在公忠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上 ,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和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6.
唐前传记文学之所以能走向永恒 ,首先由于传主本身具有生命价值 ,其次传主个体生命已融入到民族生命之中 ,对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 ,同时传记作品具有美感效应 ,给人以生命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今依法治国大背景下,苗族地区遗留、演变下来的部分习惯法由于贴近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而在发挥良性作用,成为国家法的有益补充。文章主要从苗族的“理词”、“议榔词”、“议榔规约”等习惯法内容,“埋岩”、议榔等活动,“捞汤”等神明裁判,石刻碑文,继承和吸收习惯法内容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论述。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中的芸芸众生及其佛教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生,是佛教对未成正果的凡夫的称呼。佛经里有许多关于“有情众生”的论述,其中所表现出的态度是期待和悲悯的。佛教有关众生的观念,对中国的神魔小说,尤其是宗教题材的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运用比较法和分析法,从剖析《西游记》中的众生形象入手,研究佛教文化视野中的小说特征,揭示出特定历史条件下小说中的宗教情结。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地区白垩系储层中低渗透储层占73.11%,储层中粘土矿物以蒙脱石及无序伊/蒙混层矿物为主,高岭石、绿泥石和伊利石整体含量较低,但局部富集。室内敏感性实验分析表明:研究区低渗透储层具有敏感性复杂、多种敏感性共存的特征,敏感性尤以水敏最强,是造成主力油层低产、无产的直接原因。酸敏实验表明:常规土酸酸化不能有效改善研究区的储层物性,也不能有效降低储层水敏性。针对研究区储层具体特征,筛选配制了配方为8% 盐酸+2% 醋酸+2% 氟化铵+1.5% 粘土稳定剂A+2% 铁离子稳定剂TLJ 的复合解堵液。模拟地层温度、压力条件,进行了水敏样品的解堵改造实验和原样提高渗透率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蒙脱石及伊/蒙混层矿物相对含量高、绿泥石相对含量低的储层,该复合解堵液具有较好的解堵效果和物性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汉语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但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会说普通话或者是把普通话说好,它极大地受到方言的影响,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是在汉语掌握到很好程度之后开始的,英语发音极大的受到母语(包括方言和普通话)的影响。与此同时汉语普通话与英语又有多组发音相类同的音素,普通话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英语发音的好坏。本文就普通话、方言、英语发音三者间的联系展开论述,论述了如何利用母语发音因素的正面效应并克服其干扰提高学生的英语发音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