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合、意合的英汉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形合与意合现象进行了对比。即简要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形合,意合的起因;形合,意合采用的不同衔接手段;以及这一研究给翻译带来的启示。认为,虽然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形合与意合的区别,但这一区别并不是绝对的。译者在处理衔接手段时既要谨慎又要灵活。文章还提供范例分析说明了其中一些具体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语句表达手段差异的研究发现:英语重形合,句子结构复杂,多用被动句和替代关系,侧重形式上的条理化;汉语重意合,语言简洁,在句子中多用主动句和省略,侧重语序上的条理化。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综合型、分析型,分别注重形合、意合的语言,在语言的教与学中我们都要注重这一特点。本文从翻译的角度谈英汉互译时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为语言研究、翻译提供一些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4.
意合与形合是语言组织法,是从意义到具体语言形式的两个既有各自特点又不相互排斥的组词成句途径。一般认为英语是形合语言,汉语是意合语言。英汉语言的这种“异质性特征”对英汉互译具有指导作用。翻译时,为了使译文更加“地道”,原则上应顺应译入语的语言规律和特点,译出意义贯通、逻辑严密而又符合独特语言风格的译文。  相似文献   

5.
形合与意合是语言共有的话语活动,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最重要的区别特征。形合与意合在句子及句子以下层面的特点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而在句子以上(语篇)层面,形合与意合则是语用主体在实际话语活动中的语用选择,这种选择具有语境理据、文化认同理据和美学结构理据。  相似文献   

6.
形合与意合是语言构建的外在表征,也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重要区别特征。指出在句子及句子以下层面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而在句子以上(语篇)层面,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是语用主体出于交际目的之需要在实际话语活动中的语用选择,这种选择受认知环境、文化认知范式、审美取向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7.
任何语言都兼具形合和意合两方面的特征,不同的是各种语言在表现趋势上存在差异。汉语的意合和英语的形合的区别体现在词组、句子和言语层次上,构成了英汉两种语言质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有利于促进英汉对比和英汉互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语篇形合与意合的语用理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合与意合是语言共有的话语活动,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最重要的区别特征.形合与意合在句子及句子以下层面的特点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而在句子以上(语篇)层面,形合与意合则是语用主体在实际话语活动中的语用选择,这种选择具有语境理据、文化认同理据和美学结构理据.  相似文献   

9.
许多中外学者认为,英汉两语最基本的差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翻译研究离不开语言对比研究.对两种语言不同之处的深刻认识,有助于提高语际转换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英汉互泽研究应当建立在英汉语对比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形合、意合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组织手段,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文章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成因以及它们在词语的语法形式、句子成分和篇章结构方面的表现揭示出一些对翻译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试论形合与意合的平衡机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合/意合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的主流看法认为,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既然英汉分属不同类型的语言,英汉语言的形合和意合也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标准来衡量。整体而言,英汉语言各自的形合与意合是平衡的,英汉语的异质性不在于孰重意孰重形,而在于获取形合与意合平衡的途径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论英汉语篇中的省略及其在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以英汉语篇中的省略现象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可看出这两种语言在文化上所体现出的形合与意合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可以获知英汉互译中省略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显著区别特征—形合与意合—来探讨汉语主题句的英译,旨在为翻译实践提供可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语篇的形合与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最明显的区别特征,是语篇语言学和英汉语篇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英语注重显性接应,结构完整,以形制意;汉语则注重隐性连贯,讲究功能和意义,以意驭形。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两种语言的形态上,而且反映出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思维观。英语语篇的形合特征则与西方民族形式逻辑思维法密切相关;汉语语篇的意合与汉民族的综合思维和模糊思维模式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5.
在语篇衔接手段中,省略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成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省略大体上可以分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篇省略形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而英语则是形合为主的语言,所以英汉语言的省略现象依然存在着一些本质上的不同。本文主要论述了省略的定义、功能、分类,以及在英汉语篇中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16.
形合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的表达方式,只是不同的语言倾向的侧重点不同,很对人错误地把英语定义为形合句,汉语定义为意合句。将以培根论文集中的《论读书》为例,阐述英语中意合句的存在现象,并探究其在汉语中的翻译策略,以求能为英汉互译工作贡献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省略是英汉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省略共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英汉语言中都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等现象,但是在各自的运用中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通过对比两种语言中省略的应用,英汉两种语言形合及意合的特点及其背后折射出的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18.
“形合-意合”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角度论证了英汉两种语言正处于"形合"-"意合"的互动进程之中,"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只是"量"而非"质"的区别.根据"语言沉淀着民族的文化底蕴"和"语言凸显说话者的推理和思维方式"这两条原理,翻译家应当尽量在译文中保留源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吸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文章一方面指出我国学者在研究"形合"-"意合"现象时拿原文与译文对比的方法错误以及在探索"形合"-"意合"形成因素上缺乏科学依据的臆断性,一方面对翻译理论家试图用本族语的思维模式替代外来思维模式以致阻碍语言结构良性变化的现状深感忧虑.  相似文献   

19.
“英语是形合语言,汉语是意合语言”是语言学和翻译学界的共识。针对这一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译文作适当调整以符合英汉语各自的特点。我们往往会认为通过翻译中的调整转换,在原语和译语之间也存在相应的英汉形合与意合的特点,却很少对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英语原创小说和其对应汉译本之间因果关系连词的对比分析,探讨“形合“与”意合”在原文和译文中的实际情况,进而指出上述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对比,该特点主要是针对原创文本而言。  相似文献   

20.
思维方式对语言的结构有哪些影响?本文从形合与意合在句法上与章法上的不同表现,论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并通过实例归纳出一些具体做法,供同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