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道德动机、道德行为到稳定的道德习惯养成的过程虽然复杂但有迹可循.从制度伦理的角度考虑,制度对道德的影响存在具体的机制.正义制度可以降低个人及社会道德成本,形成乐善好德的风气,使社会管理变得简易、有效且人性化.制度的正义价值强化重复行善的意愿,利于形成善的道德习惯;相反,制度的非正义强化行恶的动机,进而推动恶的行为定型化、习惯化.同时,制度文化的熏陶是无形的,道德习得离不开制度文化的熏陶.若制度沿着良性的轨迹发展,相应道德演变也处于良性的循环当中,形成合理的路径依赖,使人们在道德的利他中通向利已;但若制度演化形成反向的路径依赖,则易于陷入恶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建设的制度伦理环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道德建设是一项改造主观世界的社会系统工程。虽然说服、教育和引导是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途径和方式,但是要保证道德建设真正取得成效还需要有制度伦理的关怀和支持。为此,必须把制度伦理环境的建设和完善作为加强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并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制度与规范,讨论社会化的公务员职务犯罪的道德调控,指出道德与制度是社会系统有序化的两大基石,制度化的伦理规范和非制度化的道德规范一起对公务员的道德调控产生叠加作用.制度伦理具有十分重要的道德调控功能,它有利于弥补道德调控的不足和缺陷,而且制度伦理与道德调控相结合是消除公务员职务犯罪的根本路径.在公务员失德行为较多的今天,更需重视公务员伦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制度道德环境是道德建设的支点,是指以一定的道德制度和制度安排给社会公众提供道德养成和道德遵守的社会氛围。道德制度是构成制度道德环境的基础性要素;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是构成制度道德环境的主观因素。制度道德环境的建构依托于制度伦理的建设,并通过社会法制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和道德制度的规范化等途径来实现。制度道德环境应遵循社会正义原则、公平原则和诚实守信原则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韩雷 《理论界》2008,(10):41-42
现实社会的道德标准,并不是由它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体系进步和完善与否来衡量,而是由其成员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体现的道德风尚如何来确定。如果道德规范得不到社会公民的普遍遵守,那么再好的道德规范也不能发挥实际作用,社会的道德标准也不能真正提高。因此,加强社会道德建设不仅需要有一套能够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体系,更需要有一个能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支持和保障道德规范得到真正落实的制度伦理环境。  相似文献   

6.
“制度伦理”与“伦理制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应加以严格区分和界定。混用“制度伦理”与“伦理制度”,会造成用“伦理制度”的研究来取代“制度伦理”的研究,从而不利于伦理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误用“伦理制度”来取代“制度伦理”,则不利于个体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论道德目的论与伦理道义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道德目的论和伦理道义论是中外伦理学最基本的两种学理进路。它们在方法论、道德价值观念、对伦理学特性的理解和体系建构上存在诸多根本理路分歧 ,但它们并非不可调和。前者侧重解释个体道德现象 ,具价值人学意味 ;后者侧重社会伦理现象 ,具伦理关系学取向。如果把人类道德生活看作一个多类型、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系统 ,道德目的论和伦理道义论其实都是不可或缺的解释向度 ,不仅可以互补 ,而且是必须相互参照、相互支援的伦理学方法论资源  相似文献   

8.
丁雪枫 《人文杂志》2004,1(2):32-37
形式法对意志的外部规定在道德领域被克服,意志自由在主体内心得以实现,但道德又有主观无限性的局限,突出表现为仅有道德的主体将"处于作恶的待发点上";伦理因权利和义务的真正统一而实现了对道德的价值颠覆,其实体性定在--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和伦理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向度.  相似文献   

9.
主张制度伦理的学者以制度和伦理基本功能一致、道德具有非强制性的局限、制度与伦理因此可以互补、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有利于道德实践四点理由证明制度伦理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其论证和分析存在四个方面的误识:(1)混淆了两种规则体系功能上的本质差异;(2)错误地理解了道德的局限性;(3)忽略了制度与伦理互补的前提条件;(4)对制度伦理化、伦理制度化的实践缺乏历史的省察反思。制度和伦理分别代表社会的两个规范系统,承认道德的重要性,就不要将它与制度"化"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制度伦理及其限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生活世界的道德普遍陷入了危机。道德领域的“诸神混战”引发了道德共识的丧失、道德一致性的“乌托邦”;道德合理性的价值诉求从彼岸世界到此岸世界、从神到人的转变动摇了道德合理性的根基 ;功利论、德性论、目的论、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等从人的不同特性出发 ,立足于不同的道德预设原点 ,进行着前提不可通约的论战 ,各自表述着自己的话语系统 ;社会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又使得人类的永恒悖论命题如社会的公义、自由的秩序、个体的欲望等 ,因获得了利益基础的强有力支撑而变得愈发不可调和。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徘徊于希望与绝…  相似文献   

11.
经济制度伦理的内涵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琪 《江汉论坛》2001,(8):11-13
本文所探讨的“经济制度伦理”指的是人们对于经济制度是否正当合理的道德评价和在经济制度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原则。它主要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经济制度的问题,文章还探讨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伦理的主要原则,以及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伦理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制度公正的抑恶扬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制度的制约、塑造和影响,制度对于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塑造和教育功能。制度和制度环境不仅决定社会道德秩序的遵守,同时还决定人们道德人格的养成和道德践行的价值取向。对人的善恶行为而言,制度主要是针对人的恶行的,制度决定人的善恶取向。制度公正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规范体系,是一定的价值观念、伦理精神的实体化、具体化。制度公正具有“底线”特征,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要求,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抑恶扬善。  相似文献   

13.
漫谈伦理道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个人身、口、意的关系之中。正确处理这三种关系就是最高的道德。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制约这些关系的伦理道德不可能一成不变。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情况不一,道德标准也不可能统一。因此,我们必须提出,对过去的道德标准一定要批判继承,万古长青的道德教条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伦理学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还存在着定位问题。本文通过确定经济伦理学的对象,以及对经济伦理学对象的四个方面的阐释,说明经济伦理学是一门在研究经济与伦理趋向统一的内在过程的基础上,研究化理对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调节作用,以达到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和伦理建设的双重目标的学说。这门学科以市场以及政府调节失灵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为主要研究领域,高度融合了经济与伦理、形式与内容,从而使人和社会在这门学科中达到高度和谐。它同时是一门特殊的经济学和应用伦理学。  相似文献   

15.
张苓 《理论界》2014,(3):14-17
制度公正该如何是好?从哲学层面研究制度公正在于探寻问题的本真,寻求制度公正的原点;关注现实,追寻一种合理的价值实现方式,是制度公正的政治路径;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是制度公正的伦理话语。制度与人原始的相互缠绕,使得制度公正本质是人自我的公正;幸福是人自我公正的价值诉求,缘此,制度公正本质还是一种求善之举。公正是人类普世的永恒理想,也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法治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其力量是巨大的.其作用原理体现为法的作用、法治的作用及法治文化的作用三个层面,分别对应着"书本中的法"、"运行中的法"与"生活中的法"等法治文化运行的"三步曲"."三步曲"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外到内.法治文化对于人们思维方式的作用特性主要表现为隐蔽而非公开性、彻底而非肤浅性、持续而非短暂性、曲折而非顺利性、感染而非无情性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当代制度研究:关于现代社会的制度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制度就好比是工具和框架,作为工具,制度继续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作为框架,制度是个体自我评估的参考指标.在现代社会中,制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对正在进行法治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国而言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陈建平 《晋阳学刊》2005,1(6):26-32
追求和谐一直是中华文明演绎的主题,以和谐为特征的文化精神可谓生生不息。追求秩序、崇尚和谐作为我们一种深厚的文化情结无疑也是我们当前提出建构和谐社会的一个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制度伦理具有规范、协调和创新等功能,这对于建构和谐社会来说是不无助益的,从这个方面来讲制度伦理是对建构和谐社会“良序情结”的一种回应。更为关键的是制度伦理与和谐社会二者在理性诉求和终极眷注方面是可公度、可通约的,二者都追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耦合,马克思所谓“大写的人”是二者共同关注的深层次的问题域,同时这些也是二者在伦理生态方面重要的整合点与互动点,可以说,制度伦理与和谐社会二者之间是一种互构互益性的关系,体现了人类社会追求真善美有机统一之境界的共同期待。  相似文献   

19.
发展伦理学:审视经济发展的伦理价值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舜 《江汉论坛》2001,1(3):72-76
经济发展不只是一种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加以研究的经济现象,也是一种需要从伦理学的角度加以审视的多因素、多层面的社会现象。经济发展作为人类有目的性的活动总是体现着这样或那样的价值取向 ,不管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多么复杂,规范伦理学对经济发展的审视必定要求它的总目标和最终是否合理的标准应是人类整体(个人的各个方面和人类社会中的不同群体)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