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费孝通先生是一代学术大师 ,他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 ,决不是偶然的巧合 ,而是他自觉追求的写照和结晶。他对自己学术道路的反思和自觉为我们理解他的成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也呈现出一个将为人与为学相统一的人格典范和学术风范  相似文献   

2.
3.
费孝通先生不仅是一位人们熟悉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他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人类学家。是他首先将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纳入到中国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并给予了教育与家庭、亲属关系、种族、社区等人类学研究主题同样的重视程度。费孝通先生倡导的人类学精神和他的教育人类学思想,对于从事教育研究的工作者来说有着实际的意义。当我们把他的“文化自觉”理念引入到“教育自觉”中时,我们开始尝试对本土教育的反思,并在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中,探索一条既不“复旧”又不“他化”的革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费孝通晚年提出社会学需要在人的精神领域进行耕耘,走出"只见社会不见人"的社会学范式局限。他在探索人的精神世界的过程中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将主体纳入社会关系的视角,考察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在讨论主体的过程中,费孝通提出的"意会"概念某种程度上克服了西方社会理论中一直存有的结构和能动的二元对立问题;他又从"心"这一概念引申出"将心比心"关系的意涵。费孝通是在"文化自觉"的关怀下探索"我"和"心"的问题的,这应该是未来社会学的主体研究格局。他注意到主体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不过对主体的关注还有所不足。在学术上探明社会和个体间各因素作用情况,需要社会学研究的"主体视角"。关注主体在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增进文化自觉和促成文化转型的实践世界中也颇具价值。  相似文献   

5.
孙凡 《国际公关》2022,(7):43-45
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全球化不仅包括经济全球化,也包括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外在表现,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内在特征。西方国家凭借在政治、经济领域中的优势,实行文化霸权主义,这不符合文化全球化的规律和进程。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一个能使不同文化和谐共存的可行性方案,符合不同国家和民族对和谐共生的追求,在全球化进程中构建出了一条多元文化的共生之道。  相似文献   

6.
价值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又是一种价值现象。文化是价值生成的根基和土壤,价值是文化的核心和本质。二者相伴而生,内在统一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实践。伴随全球化进程,各民族国家文化一方面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又冲突不断。多种因素聚合,使得“人类主体”及其相应的全球性价值问题日益凸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为理论逻辑,立足当代中国与世界文化与价值发展的实践逻辑,剖析文化与价值的对视,既有助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又助益于以人类为最高价值主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内蕴的共同价值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东亚文化建设与文化自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继2004年举办首届北京论坛后,2005年11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北京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论坛在北京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在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的资助下,由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论坛以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介绍和发表世界高水平学术成果,推动亚太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而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准的年度学术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来自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百余学者云集北京,就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本刊选用其中两篇论文,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8.
费孝通先生修炼学问的“内功”,在新中国民族研究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他关注现实问题,致力于少数民族的发展研究,发现、提出多元一体格局、文化自觉、文化资源三大创新理论。费孝通是特殊的历史机遇造就出来的一位大学者,“社会科学的应用与中国现代化”是他平生学术研究的主题;实践以了解中国和推动中国进步为目的的中国式应用人类学,是他的一生追求。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有一个不断适应的“文化自觉”的过程。费孝通的“工作性”给我们的启示应当是:所谓“纯学术”未必是学者的真经,人类学、民族学的前程“贵在应用”。  相似文献   

9.
人类学需要一种相互性的理解,既要理解他者也要理解自身。费孝通在这方面是一个典范,他扎根于自己文化的土地上,在理解自我的同时,也在尝试着转换角度看他者的存在,经过一生的写作和思考,到其晚年才有文化自觉观念的提出。研究费孝通的思想也便是研究中国近百年历史的转型与发展。在寻求“从实求知”地认识中国的途径之余,费孝通思想中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可以超越自我,特别是在文化意义上的自我超越,这成为费孝通晚年思想的精华。理解费孝通思想的途径或许有多种,但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去理解可能是一捷径。  相似文献   

10.
11.
在道德教育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教育者角色经历了从权威的角色-中立的角色-多元的角色等一系列转换过程,教育者本身从权威转化为对话,从适应转化为创新,从单一转化为多元.本文通过对这种转换过程的提示,希望当代德育工作者能及时适应社会的新要求,及时更新角色,转换形象,主动进行角色转化.  相似文献   

12.
新传媒时代的报网互动及其模式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传媒时代的新媒体发展不断蚕食着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实现报网互动是挽救报纸颓势的重要手段。我国目前的报网互动还停留在低层次上,缺乏创新。报网互动是在多媒介融合背景下,通过新信息技术推动的解放新闻生产力、发展新闻生产力的变革,它以六个层面为基点进行创新:在新闻信息采集层面进行内容创新,在与读者沟通层面进行传播反馈创新,在报纸发行层面进行营销创新,在广告运作层面进行经营创新,在整合媒体资源层面进行管理创新,在提升媒体品牌形象层面进行品牌创新。  相似文献   

13.
高师学生在人格方面 ,具有良好的人格结构与人格中的弱点、缺陷并存和冲突的特点。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应加强对高师学生的人格培养教育 ,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主要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体制改革,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终身教育深入人心等新形势的出现使高校图书馆日益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成为知识的扩散源、传播器,以及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要使这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必须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此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用数字化虚拟的方式实现了绝对平等和绝对自由。但互联网的绝对平等用数字编码消解了一切不平等,绝对自由突破了一切界限和底线,普遍化的虚拟在虚拟化伤害的同时又将虚拟的伤害现实化,由是形成了平等悖论、自由悖论和虚拟—现实悖论。三大伦理悖论产生的终极根源在于,自由、平等和虚拟缺乏最高价值的约束和引导,以及主体及其责任感的彻底丧失——主体死亡了。悖论得以发生的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只是全体的一部分,只有以全体的最好状态——至善——为最高目的、标准和约束条件,才能最大程度地限制悖论的生成逻辑;同时,必须重建主体,自主地把互联网中的每一分恶视作是自己的所思所行,由是形成责任意识和行动,并做出真实的善行。1  相似文献   

16.
以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为个案 ,通过对青年知识分子价值观的类型、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分析 ,探索当前青年知识分子价值观的规律。研究表明 :当前青年知识分子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但同时 ,在价值取向上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 ,价值基础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偏移 ,判断标准由理想主义转向现实化、实用化 ,人生行为选择低于理性认知水平 ,价值观发展趋势既具有不确定性 ,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当代青年知识分子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青年自身的原因。这些特点对管理者育才和励才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把民间信仰与信仰、宗教、迷信混同起来,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经济、认识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只有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加强民间信仰的科学化建设,实行民间信仰问题的委托管理,才能逐步把它引导到积极向上的思想环境上来,并转化为自觉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加强高等学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指出了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内容:高等学校教师必须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无私奉献、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提出从创造有利于师德建设的校园环境;明确道德规范,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建立完善的培养、评价和监督机制等几个方面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下,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进一步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对其生成发展的逻辑基础、基本内涵及发展进程进行深入分析,探索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逻辑,结合对新时代影响网络意识形态发展的新动能的梳理,有针对性地从理念、制度、机制三个方面优化建设路径,助力构建新时代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意识形态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新考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总体上讲,社会比较和谐,但与此同时,亦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群体性突发事件.最近几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有明显上升之趋势,基于此,本文将对群体性突发事件重新审视,并对新的社会条件下所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