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课"的开发与建设是国家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计划的关键部分,应用型本科数字媒体专业课程"去水增金"是以市场为发展导向,以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课程开发的模式创新,也是将学生引入课堂中心的多元化课程评价系统的举措创新。该专业"金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既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也能遵循当今课程现设所要求的指导原则。目前,虽然在数字媒体专业中开展"金课程"建设面临着比传统改革更加严峻的困难与挑战,但只要学校和教育者能充分解放教育思想,抓好顶层规划,加紧推动教改工作,突出办学特色,就一定能抢占高校课改的制高点。本文从当今数字媒体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着手,分析应用型本科数字媒体专业如何进行"金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2.
"金课"的开发与建设是国家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计划的关键部分,应用型本科数字媒体专业课程"去水增金"是以市场为发展导向,以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课程开发的模式创新,也是将学生引入课堂中心的多元化课程评价系统的举措创新。该专业"金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既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也能遵循当今课程现设所要求的指导原则。目前,虽然在数字媒体专业中开展"金课程"建设面临着比传统改革更加严峻的困难与挑战,但只要学校和教育者能充分解放教育思想,抓好顶层规划,加紧推动教改工作,突出办学特色,就一定能抢占高校课改的制高点。本文从当今数字媒体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着手,分析应用型本科数字媒体专业如何进行"金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认同意识"教育成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因此,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到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等都要围绕一条红线进行。而且,课程教学还必须主动融入学校的大思政格局,精心打造第二课堂,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实现课程目标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的日语语法传统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主讲为中心,由于语法教学内容较多,教师为了多讲授知识而大多采取"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教学问题非常突出。为此,笔者针对日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为改善日语语法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的日语语法传统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主讲为中心,由于语法教学内容较多,教师为了多讲授知识而大多采取"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教学问题非常突出。为此,笔者针对日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为改善日语语法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杨小红 《民族论坛》2023,(3):111-120
新时代背景下,民族类高校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承担者,以中华文化教育为工作抓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思政课程建设体系,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需要,又是加快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步伐的“关键一招”。从民族类高校《中华文化导论》课程建设分析民族类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可以阐释出新时代民族类高校深化中华文化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建设路向。以《中华文化导论》课程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把好课程方向,向共同性聚拢;坚持思想引领,强化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坚持目标导向,创新教学方式改革;坚持系统思维,强化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文科建设是教育部根据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的针对文科教学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制度,还要改进相应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本文分析了新文科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旨在更好的指导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业教育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十分关键,该专业学生的各项能力不仅代表了他们自身的素质水平,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的综合教育水平。在我国创业教育形势不太乐观的情况下,从多个角度对日语专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建议的探析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一项自古有教育之始便随着社会、教育制度发展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越来越融入进教育各阶段各类课程的教学中。特别是近年来课程思政的全科化、全覆盖化加深,对高校非政治类课程的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基于中西方高校德育手段下的外语课堂德育效果来探寻拓宽高校外语专业德育手段的路径,以期为课程思政大背景下以全科德育为目标,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人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0.
艺术概论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广泛,概论抽象,理论性强。单纯的理论讲授和将掌握知识点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会使偏重技能学习的艺术设计类学生对课程缺乏学习热情与兴趣,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当前,后疫情时代和"教育新基建"背景下,新的学习方法与教育模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思考。文章试图在艺术概论教学中,引入人才培养"新基建"对课程的要求,关注和利用教育新基建的技术红利,通过对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专业特性,构建"互联网+翻转课堂""思政+理论+专业实践"的多维度立体教学新模式。具体从内容调整规划、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成果评价等方面切入,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旨在优化教学结构,帮助学生提升艺术素养与审美鉴赏力,指导学生艺术创作与设计,赋予学生自我学习空间与自我知识构建的过程空间。  相似文献   

11.
分析高校开设3ds max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新文科背景下产学合作"互联网+"3ds max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新模式.阐述如何借助产学合作平台,采用符合目前主流设计公司3ds max室内设计应用目标和要求,提高大学教师教学多层次的综合能力,不断更新课程教学体系,优化高校教育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效促进专业...  相似文献   

12.
高职高专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日语的时候都有一个困惑,即觉得日语单词很难记忆,因为日语单词很难找到规律.就这一问题,本人通过对日语词汇进行分析,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一些经验,探讨日语单词的各种记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硕 《民族学刊》2022,13(4):103-114, 142
结合新文科背景下人文社会学科跨学科融通整合的课程建设要求,以及挖掘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程思政要求,围绕专业课程改革这一核心,尝试进行“学-研”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这一模式以心理认知与思维科学为指导理念,以实现学习研究与价值树立的均衡发展为目标,以问题析出、知识整合、结构搭建为主体要素,构建紧密关联的三大教学模块,以此为支点进行系统化的教学改革。利用“学-研”一体教学模式,可以着眼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潜移默化,对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进行体系化与链条化的理论知识整合、类型化与框架化的认知结构搭建,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起稳定的跨学科思维与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性提问、系统化思考、个体化判断,实现学习与研究综合能力以及思想政治与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4.
郑洲 《民族学刊》2022,13(7):33-40, 14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新时代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的重要理论与现实命题,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民族院校作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通过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以课程思政协同推进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民族院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民族院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初步提出了民族院校课程思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内容设置及教学体系设计,以期实现从“课程思政”到“思政课程”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15.
高校声乐课程是音乐学、舞蹈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中外优秀声乐作品,树立良好的声音审美意识、培养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呈现出重要的德育功能,能够较好地将课程中蕴含的价值范式和文化基因提炼出来并转化为具体有效的教学载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学生做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本文基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尝试将有温度的思政元素融入声乐教学全过程,探究教学改革新路径,注重思想性、专业性和艺术性的培养,力求让声乐课堂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数据信息的迅速增长,"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如何利用数据平台,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树立互联网思维,建立思政网络平台,拓宽思政教育途径,改变思政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鉴于高校思政工作的特殊性需要,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性需要,以及学界关注的理论发展性需要等,加强对高校"红色微信公众号"的建设研究极为重要。本文基于对在校大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号情况和对"红色微信公众号"认知、使用情况的调研,结合某高校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相关数据分析结果,总结出在校大学生使用校园微信公众号的一般特征及目前"红色微信公众号"内容及议程设置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建议策略:一是强化主流,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平台建设;二是夯实内容,增强微信推送的理论说服力;三是创新形式,活化微信意识形态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献研究与教学实践成果解决高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思政融入与创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性强难以融入思政、思政元素植入生硬且协调性不足、思政融入过多而杂乱无章缺失课程特色等诸多问题,提出明确“立文化自信,育创新之才”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构建体现“传统文化设计力”思政特色的整体课程内容框架,利用思政元素与知识技能的隐性关系巧妙衔接与重组,采用“润—传—访—范”四步法路径展开教学实施等多方面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隐性综合素养课程,对培养和增强高校学生的审美意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分析文献、实地访谈和调查问卷结合等方式,分析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以“课程思政”理念为理论基础,探索其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及研究为出发点,提出高校音乐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创新性对策和方法,对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推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新时期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应响应国家号召,利用其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响应非遗文化的推广与发展。同时将非遗教育科学地引入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体系,使地域传统文化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也是艺术设计教学自身学科特色发展的新需求。本文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探讨如何针对性选取江南非遗项目,构建"教学实训基地+课堂教学+师资建设+教材编撰"的创新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