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科学报》5月14日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悉,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于14日中午12时4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他,于26岁便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3+4"命题,使中国首次在这一领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他,与华罗庚合作,致力于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享誉国际学术界的"华-王方法";他,毕十年之功为恩师华罗庚立传,将华老的传奇一生诉与世人——他就是中国数学界的元老级人物王元院士。  相似文献   

2.
<正>现在我们都在讲"中国梦",钟敬文先生有一个"梦",就是建立中国民俗学和创建中国民俗学派。钟先生的梦,我想就属于中国梦。他的梦就是他的学术理想。他一直工作到近百岁的高龄,为这个学术理想执著地奋斗。他是把个人的学术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  相似文献   

3.
李苦禅先生不但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艺术大师,而且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参加抗日工作。美术界公认"吴昌硕之后有齐白石,齐白石之后有李苦禅"。教堂接头联络抗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汉奸组织"新民会"想让苦禅先生出来给他们撑撑门面,被严词拒绝。第二天,李苦禅先生辞掉北华美专、北平美术学院的教学职务,决心不在日本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是商务印书馆创立116周年。116年来,商务印书馆秉承"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宗旨,与中国学界一路同行。这其中,钟先生既是我们的忠实读者,又是我们的重要作者。钟先生与商务印书馆的交往、合作,时间长久,渊源深厚。早在上世纪初的1925年,钟先生便在商务印书馆办的《东方杂志》上发表了他的著名散文《荔枝》。他  相似文献   

5.
流散到澳洲的华文学者谭达先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化国外传播事业。他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间文化做出了极大贡献。谭达先对港澳台及海外诸国华语民间文学的研究填补了本学科学术空白。他被有关学者称为民间文学界"三巨人之一"以及海内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民族英雄"。本文从民族本体角度探讨谭达先的自我身份认同,以及其在大英帝国主义内部敢于以反抗的姿态坚持汉语书写所遭遇的困境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李安宅(1900~1985年)先生在<<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一书中充分地表露了他在吴文藻等向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里夫一布朗学习社区功能主义研究视角之前对于"内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探索,他对于建立中国式社会理论的野心以及他对于国粹主义的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7.
王远大先生以"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关系"为研究主题,先后翻译英、俄政府有关西藏的多种档案280万余字,出版专著《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为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关系史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文章以他的学术发展经历为切入点,通过访谈,对他的人生经历、学术研究过程、研究路径等进行介绍,探讨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关系的研究意义以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籍华人蔡国瑞先生,温馨和善.沉静谦逊.这位年届"不惑",身高1.80米的爱国华侨,对人类的苦痛拥有深切而圣洁的同情心.他竭诚为人解除病痛的手段,乃是他那堪称当今天下一绝的"真气疗法".蔡国瑞先生祖籍中国福建,畲族.少年时代,他目睹了一些气功师用"气"和心理疗法对病人治病,效果颇佳的场景,便也渐渐迷上了这种名曰"普拉尼克"的气功.没成想,这一"迷"便是半生.蔡先生献身普拉尼克气功20余年,勤于思索,长于实践,将其日益发扬光大,并在梅林老师的指导下,独创了气功界和医学界的"真气疗法"学说,可谓自成一家.几十年来,蔡国瑞先生的足迹遍及中国、美国、英国、西班牙、印度尼西亚等国和地区,用他那颗纯朴善  相似文献   

9.
王梅堂 《中国藏学》2017,(3):176-178
<正>一、选择北图黄明信先生在《我与图书馆》一文中记述:"1979年我平反以后被调到北京图书馆。"但在他调动的过程中有鲜为人知的故事。黄先生是于道泉先生的老友,他从于道泉先生那里获知北京图书馆民族语文组收藏的藏文古籍在国内甚至世界上是最全、最丰富的。于道泉先生希望黄先生到北图,并积极向北图推荐。然而黄先生平反以后,便由民族出版社安排到图旺主编的《藏汉大辞典》编纂室,时在成都。由此可知民族出版社欢迎黄先生回社工作,国家民委也说如果不想回出版社,民委可以安排。黄先生经过  相似文献   

10.
钟敬文先生"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理论的提出,是从中国国情、中国社会结构特点出发的,钟先生这一理论的形成,与他将近八十年来的民俗研究经常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接触和关爱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宛磊 《回族研究》2015,(1):137-142
马天英先生(1900—1982)是民国期间著名的回族社会活动家。他生平一系列的事迹,有几段可谓轰轰烈烈,其中两次重要的活动,与南洋地区有关,尤值得今人研究。第一次,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领"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出访东南亚各邦,宣传中国抗战,并为国内募捐。在1938年秋至1940年秋两年访问期间,他走遍英属香港、新加坡、马来亚、文莱、北婆罗洲(今属于东马沙巴、沙捞越两州)各地。仅以马来亚为例,访问了"大小市  相似文献   

12.
费孝通先生一生与民族研究之间有着深厚的学术渊源。本文主要从费先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术工作梳理他的民族研究脉络。费先生在清华开始学习人类学专业,随后开展广西大瑶山调查,1938年留学归国后在云南继续开展农村调查,介入"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建国后参与政府组织的"民族识别"工作,改革开放后遍访少数民族地区,思考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并在1988年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中国民族史和今后的民族关系发展提出了一个宏观理论框架,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认可。费先生的民族研究探索和心路演进,为我们今后的民族问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马林英 《民族学刊》2010,1(2):153-156,168
李绍明先生自幼生活在彝区,很早就对彝族文化感兴趣。1953年,他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民族学专业,在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先后得到陈宗祥、吴泽霖、冯汉骥、马长寿、林耀华等先生的帮助和指导,他在民族识别、社会性质研究等关于彝族的历史和现状方面的研究中,硕果累累,弄清了凉山彝族在民主改革前奴隶社会的状况以及历史发展脉络,对彝族族源、族属及文化对比等方面的研究也有重要价值,所主持的横断山区"六江流域"民族综合考察,开创了藏彝走廊民族综合研究的先河,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李绍明先生还积极参与了关于中国民族学地位的交流和对话,对学术进行了反思,在此方面也发表了不少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李安宅先生和他的老师张东荪先生是中国最早关注和提倡西方知识社会学研究的学者。1938年,李安宅翻译出版了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即今日所见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的第五编,紧接着就去了西北藏区作调查。这部译作于1944年重新出版时,李安宅先生在前言中说道:"即在社会学范围以内,我国社会史,社会思想史,不都需要努力建设吗?知识  相似文献   

15.
马通先生是我国当代伊斯兰教史、回族史研究的著名学者之一,是我国苏菲派研究的开拓者和推进者,也是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回族学学科建设的倡导者和奉献者.我国著名史学家、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专家白寿彝(1909-2000)先生曾评价他所著<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时说"有开拓性的贡献".这一评价是对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了60年的著名学者--马通先生从事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掷地有声的肯定.因此,有必要追述先生的人生历程和学术道路.  相似文献   

16.
我与沈从文先生相识于1957年请他为新创刊的《民族团结》杂志(即《中国民族》前身)写稿的时候。这位著作等身却一生命运坎坷极富传奇色彩的文学巨匠,那时已改行在故宫博物院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很少执笔。有些报刊请他写稿,他不是推就是拖,有的干脆回绝。1953年他收到上海开明书店来信,信的大意说:你的作品已经过时,凡在开明已印未印书稿纸型已全部代为焚毁。……为此,我特地请民族出版社与他极熟的同乡印远雄为之引见。经我说明来意,并向沈先生介绍了即将问世的杂志性质,他很快允诺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蜚声文坛的他,对文学创作并未绝情,…  相似文献   

17.
<正>在纪念钟敬文先生110周年诞辰之际,我的面前似乎又晃动着钟敬文先生那亲切、和蔼的面容。作为他的学生,我现在仍然能回忆起他给我们授课时那一句是一句的极其认真的样子。钟敬文先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人民文化,以自己一生的精力,深入研究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等多方面学问,竭尽全力教育、培养学生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发光发热。钟先生是我国高校文科发展史上的一位学术大师,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但他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季羡林先生曾在纪念钟老百年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知识分子,由几千年历  相似文献   

18.
一代学术大师费孝通先生2005年4月24日逝世,享年95岁。作为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的生命史可以概括为“志在富民,行行重行行”。因为他毕生致力于“从认识中国到改造中国”,并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国社会。早在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先生第一次深入中国社会,就从少数民族地区入手,将少数民族问题作为他社会调查研究生涯的起点。作者徐平教授是费孝通先生培养的唯一从事“边区开发”研究方向的博士生,现为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在这篇我们特约他专门为我刊撰写的回顾费老民族研究思想的文章中,展示了一代学术大师“志在富民”及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挚爱之情。  相似文献   

19.
为缅怀费孝通先生对我国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做出的突出贡献,由国家民委主办、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和中央民族大学承办的“纪念费孝通先生民族研究70周年座谈会”10月10日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书面讲话中指出,费孝通先生一生经历的90多年,正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变革时代。费孝通先生不仅是时代重大事件的见证人,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活跃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费孝通先生为我们贡献出了社会经济和民族文化两方面的杰出智慧和研究成果。他说,费孝通先生始终把个人的研究紧紧贴在国家发展的脉搏和人类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敏俊卿 《回族研究》2007,(1):134-138
马寿千先生(1929—2005),我国著名回族史研究专家,他一生潜心于回族史和伊斯兰文化研究,勤于收集资料,积累史识,撰述丰厚,提出了不少开创性的学术见解。他参与了由已故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回族历史人物志———《回族人物志》的编撰工作,并担任新型体例回族史《中国回回民族史》和《中国民族百科全书.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和保安族卷》的副主编,成为“建国后回族学研究领域领军式的人物”[1],他以其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回族学学科的发展。同时,马寿千先生还是中央民族大学回族史教学的奠基者,他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