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于技术这一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的、具有丰富的伦理与政治意含的重要现象,人文主义学者自然要从人的利益出发加以批判与反省。本文就是对人文主义视野中的这种技术图景所做的一个初步研究,它所试图表明的是,人文主义学者所提供的各种技术批判理论并不是反技术的、拒斥技术的。人文主义对技术的批判具有它的理论向度,它所反抗的是隐含在其中的文化的根本理趣与假设,如人类中心论、理性的工具化倾向。同时,人文主义对技术的批判也有它的社会合理性,它所关心的是技术与人的关系,人类的未来。因此,作为技术文明的解毒剂,人文主义对技术的批判为我们重新估价技术,探索技术与人类、社会、自然的关系,摆正技术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本来就具有人文主义、民本主义精神,并不简单的等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民本主义,其特点是重道德,强调礼仪、人伦,在于重视民的基本生存之道,体现了一种民富则国富国强的意识.可以说是从物质和道德两个层面上谐调社会,在现实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使用CiteSpace分析软件,对国内外人类增强技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参考文献进行合作、共引和关键词共现,分析了人类增强技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区分研究的主题与热点议题及近20年人类增强技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演变和前沿趋势。结果表明:一是人类增强技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集中在认知增强、道德增强、情感增强与汇聚技术下的人类增强四个主题。二是此方面研究出现过三次转向,即从疾病治疗研究转向普通人增强技术应用的社会考察;从认知增强的医学考察转向道德增强与情感增强的伦理研究;从人类增强的技术研究转向汇聚技术下的增强技术风险的人文评估。人类增强技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涉及医学、神经科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未来研究将聚焦多种技术、多个主题、多种领域的融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从技术是人类的在世方式维度考量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西方技术哲学存有论以"技术是人类在世方式"为核心,而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作为终极关怀而排斥技术;从技术的方法论向度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西方哲学中将技术理解为人类"器官的投射"成为技术方法论纲领,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没有对人体官能作"技术的批判",却有同西方技术方法论天然契合的"德、美"维度思想资源;从技术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层面观照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西方哲学现象学存有论揭示了意志对于技术的形而上的根本意义,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没有对技术和意志的关系作反思的观照,但<易经·系辞上传>中的"制器者尚其象"等思想与西方技术哲学中"技术作为意志"的思想都有暗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作为各自民族的文学瑰宝,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在中西方文化研究、历史探索和人文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文章认为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大多是拥有高超神力的神族,其特点显著,性格张扬,追求个性自由;中国神话人物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则以个性的完美和"尚德"为标准。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两个独特且富有魅力的梦幻世界,编织着两种不同却相通的美丽梦幻,表现了丰富永恒、内涵意义略显差异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当代新兴人类增强技术是具有现代高新技术典型特征的“小写的技术”,它对人类认知、情感、道德等精神层面的干预和调节与人类传统观念发生了激烈碰撞,催生了诸多哲学反思。其中,兼顾描述性和规范性的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理论框架,对于从技术内部的层次结构、形成过程和演化机制等经验层面,对人类增强技术进行系统描述具有充分潜质。为此,在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理论框架下,对人类增强技术进行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转向后的伦理学、技术方法论等维度的探索与反思,保障了对人类增强技术“本身”的关注,在过程和情境中动态把握人类增强技术演化方向,在批判后达成一种关注技术与社会的共同演化的“重建”,有助于促进人类增强技术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因增强技术的发展应用为预防和治愈顽疾、增强人类能力带来了希望,但也在增强的技术对象、应用范围等方面引起了诸多伦理争议。研究发现:学界讨论重点是技术应用引发的在安全、公平、人类尊严和后人类等方面存在的伦理问题;研究提出的伦理原则、新概念、新观点等,丰富了人类基因增强的伦理理论,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伦理依据,但在哲学反思、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围方面仍需加强。未来可以重点研究治疗早衰和延长寿命等基因实验的伦理后果和基因增强能否作为新的进化方式增进人类福祉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与文化史上,吴宓与梁实秋是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最显赫的两位传人。从吴宓到梁实秋,我们看到的是新人文主义理想如何自然地融入中国现代文学理想的过程。在他们的思想主张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中西融合的理想,这是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扎根于中国现代文化、寻找到来自于中国文化内部支持的基本方式。但是,我们同样也有必要正视像吴宓、梁实秋这样的知识分子所遭遇的现实尴尬,这种尴尬既是理论上的,也是实践上的。  相似文献   

9.
10.
胡先骕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国学家,他本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双重追求,对历史进化过程中的人性异化趋势始终保持警觉.他强烈反对胡适等人鼓吹的全盘西化论,和以西方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以白话文完全取代文言文的主张.胡先骕主张审慎对待传统文化,批评文学革命倡导者对待传统文化的偏激之举,主张吸取传统文化之精髓,弃其糟粕,融合古今中外文化,建设中国之新文化.在与激进派的论战中,胡先骕凸显出他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致力于人的素质提高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以"六经"为主要内容,以"礼乐相济"为主要教育模式,以培养"彬彬君子"为理想的人格典范的传统人文教育,从孔子确立其基本方向到汉董仲舒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其正统地位,以及近代蔡元培提出的"美育"教育,这一教育思想2000多年一直绵延未断。从近代至今,人文教育思想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断裂,本文试图从制度层面来解读传统及现代"人文教育",以期在当代失落了的人文教育传统得以恢复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现代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调个体对于社会、对于团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儒家人文精神的根本。但儒家对于人的独立性、自主性重视不够。道家强调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强调人首先应当是人,但道家对人的社会责任则重视不够。中国当前文化建设应当从传统文化吸取有益的营养,但却并非要复兴传统文化。一个现代人,应当以自由、平等、公正、责任、真诚作为自己的基本信念,作为自己生命、生活的基本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培养传统人文精神是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部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宏博、最生动的活教材,高校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古典文学的德育功能,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学习古典文学的过程中获得传统道德精神的熏陶,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传统人文思想与中国古代建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产生、变化以及发展之后 ,主要讨论了以传统人文思想为根源的政治理想、伦理观念和尊祖原则对于造就渊源流长 ,风格独特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所起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学术的视域入手,来梳理与辨析历史和历史哲学的内涵与外延;本文首先考察历史一词的多重含义;指出西方历史哲学乃根据对历史的两分法,即历史事实和历史著述,而有"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两大流派;进而指出中国古代对历史有一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认为史义即为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史义又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人文精神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人文价值的追求,具有悠久的人文主义传统.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主要包括蒙学教育、儒家教育和道家教育.蒙学教育和儒家教育体现了内圣外王、积极入世的人文精神,而道家教育则体现了以追求个性自由解放为特征的出世的人文精神.这两种互补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是拓展现代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存在和发展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形成了独特的人本思想,开创了崭新的入学景象.今年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国际国内形势突变,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农村的改革发展为主题,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以在当前,深入学习和认识马克思人本思想是非常契合农村改革实践需要的.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研究现实的人的活动以及生存条件、生存境遇.运用在我国农村改革实践中,就是要坚持以农民为本、以农业为本、以农村为本.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审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会发现一方面当今世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另一方面精神世界却陷入深重的危机,主要表现为自我失落,价值观崩溃,人文精神枯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有助于缓解目前的价值失范、道德危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对于现代人的精神培养具有重要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