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治理理论提出以后,教育界开始实施治理改革。美国的教育治理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其实践主要包括特许学校的建立,校本管理的加强,教育券制度的实施等。受上述治理理论与改革实践的启发,本文构建出一个高等教育治理改革模型,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项目制下的基层治理遵循"项目—发展"逻辑。基层治理以专项或项目来投入资金,实行分级治理的运行模式。但项目制对基层治理带来一些风险:乡村两级分化,吞噬基层自主性,乡村面临债务风险以及乡镇政权悬浮化。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反思乡镇政府与农民关系、各级政府之间关系、技术理性与以人为本的关系、项目公共性与经营性的关系,不断探索完善项目制的路径,以化解基层治理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学术评价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学术评价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重成果发表的载体,轻内容本身、重成果境外发表,轻国内首发、重成果数量,轻研究质量、重理论研究,轻资政对策成果等倾向。解决学术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难题,需站在系统和战略高度,加强评价治理体系建设。治理体系呈现主体多元性、信息共享性、方法科学性、结果反馈性等特点。治理体系的建设应由政府主导,多主体协同参与,并建立包括评价组织机制、第三方评价机制等在内的多种评价机制,才能实现评价治理体系的良性运行,进而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基层治理及农民与国家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如以“股权量化”与“政经分离”为主要方向,一定程度上虽有利于缓解利益分配矛盾与代理人寻租困境,但珠三角多地经验表明:这不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困境,还可能诱发更复杂的基层治理效应。其深层原因在于农村集体统筹能力的式微,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虚化、集体收益分配权的剥离、集体土地经营权的锁定以及股份合作制与集体经济制度之间存在内在矛盾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应以强化集体统筹能力的基层有效治理思路替代“重分轻统”的产权改革思路,构建一种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实现集体经济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基于项目治理理论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改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符合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但代建制改革试点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改革的对策和建议,将对我国代建制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数字治理、数据治理、智能治理与智慧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下重要的治理范式。基于中国本土的政治话语和学术语境理解和把握这组公共治理范式的内在含义,辨析其相互关系是推动公共治理范式变革,关涉学术对话和学科知识生产,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知识基础。本文深入探究了这组概念的建构过程,厘清了这组概念的基本含义,阐发了概念之间存在的同构性关联、互镜式发展以及螺旋式演进的内在联系,辨析了这组概念建构在侧重点、实践依据以及具体内容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陈家湖社区的街区制改革实践为例,分析从封闭小区到开放街区及基层治理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及其化解之道。小区开放及开放街区建设不仅是小区物理空间的开放,也是社区社会空间、组织空间、权力空间、管理空间和认同空间的重构;不仅涉及到居民生活便利与安全,也涉及到居民的权益和社区的公共产权和治权;不仅需要对社区组织、管理、服务以及资源和权力的重组和创新,也需要城市基层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乡镇是我国政权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联系政府治理与农村群众自主治理的基本环节。当前,我国乡镇机构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运行状况与乡镇治理面临的多重转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还有不小差距。为此,仍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一是引入多中心治理理念,实现乡镇机构改革从善政到善治的目标转换;二是重新定位乡镇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职能与政府机构之间的有机契合;三是扩大农民群众的有序参与,实现乡镇政府从官僚制行政到民主制行政的转变;四是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不断推进乡镇政府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9.
出版是文化事业或产业的核心部分,加强高校学术期刊出版治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学术繁荣兴盛的内在逻辑.目前高校学术出版面临诸多现实困扰,主要是舆论导向偏差、学术诚信缺失和成果评价异化等问题.对此,应当从完善高校学术期刊出版治理结构着手增强治理能力,并采取具体对策,从严格舆论导向审核把关、加强期刊学术诚信建设、改进期刊评价工作等方面优化高等学校的学术期刊治理体系,提升学术期刊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去行政化”改革日益成为学术界和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行政化问题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西方大学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同样的问题.美国大学治理结构先后经历了殖民地时期的董事会主导到南北战争后的校长主导,最终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以董事会、校长、教授为核心的共同治理结构.我国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必须先确保大学内部的学术权力,明确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确立组织运作的规范,确保这些学术组织能够有效地运作,从而使大学的学术事务是按照大学教育自身的规律和教育专业性为基础,而不是来自外部的压力或者行政命令来确定.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公共权力作为唯一的治理空间塑造力量的局面。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基层社会的开放性进一步加强,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面对基层治理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加快基层治理转型与变革,构建现代化的基层治理机制与路径,是解决困境、应对挑战,促进基层治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构成串通投标罪的812个样本案例的分析可知,在我国,串通投标犯罪具有行为方式的复杂性、行为实施的隐蔽性、行为手段的腐败性和行为后果的严重性等突出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市场经营中经济利益驱动、招标投标制度不健全、刑法对串通投标犯罪惩治不力,以及社会管理型治理模式顾此失彼等.为有效预防与惩治串通投标犯罪,应适应正在转型的社会治理型治理模式,针对如此犯罪现象的特点及成因,将刑法相应规制纳入整个社会治理体系和法治体系中,进行串通投标犯罪现象的体系化治理.具体而言,应当在统合和创新刑法参与社会治理的理念、政策、立法、司法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及时完善现行《刑法》有关串通投标犯罪的立法规定,并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完善刑法治理所依赖的司法机制,以优化刑法的内部治理机制;通过推行标底公开制度、取消资格预审程序及完善招标方式、评标机制与监督机制,以强化其他措施的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识别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面临的挑战,探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带来的机遇,对中国借力RCEP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路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既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机制建设滞后,个别国家蓄意设置治理障碍,逆全球化浪潮削弱了改革共识; RCEP能够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带来新的契机,有助于重构合理高效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消弭单边和霸权主义障碍,弥合全球多边政治互信; 中国亟需紧抓RCEP签署的机遇,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凝聚区域经贸合作伙伴力量妥善处理中美竞合新关系,积极探索全球投资贸易治理机制创新,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RCEP框架良好对接,守护多边主义,巩固政治互信。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治理理论及其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治理理论作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创新,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其存在的实践依据与所遵循的原则。它与高等教育管理的根本区别就是,高等教育治理模糊了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主客体边界,高等教育治理是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认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大学的管理,并在治理过程中引入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是一个历时长久、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规律为分析框架来探讨其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可以在充分克服就事论事的狭隘思维和避免主观片面性的前提下,准确地把握我国“三农问题”的本质,并界定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及农村改革发展的总枢纽。同时,以矛盾规律为指导,能够抉择解决农村主要矛盾的基本途径、必要条件和农村改革发展趋势等重大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学的转型及经济社会、科教发展的推动,要求研究型大学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学术治理结构,一些研究型大学因此进行了学部制改革。学部作为学术分类管理的平台,对指导学科分类、体现学科差异性有着重要作用。学部是落实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与载体,学部制改革对于科学合理处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在实行学术分类管理、整合优化学术资源、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还需进一步深化对学部制改革的思想认识,完善学部自身的运行机制,下移管理重心,厘清学部与学校、学院以及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委员会机制,明确学部的学术功能,确保教授治学在程序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一项重大任务。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目标。鉴于此,需要深入思考和科学回答什么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厘清其基本特征、基本框架,进而回答怎么搭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等基本问题。只有明确其核心要义,才能把握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方向、内容和要求。研究认为,所谓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指高等教育各方面、各要素、各环节、各领域、各层级构成的,相互紧密联系、有机贯通、协调发展,且与经济社会领域其他相关体系耦合互动的一个整体,能够促进和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由此明确,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第一要义是高质量,以自身的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核心是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要求是体系化,高等教育要自成体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根本途径是统筹协调实现平衡充分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概括而言,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主要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中国化个性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亮丽底色;二是协调化内在特征,既内部协调化又外部协调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既需要遵从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兼顾国情现实。在理论上,如何完善大学内外部治理结构,重构大学、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宏观路径。但在实践策略上,既要逐步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推动大学章程建设,又要实现外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包括大学去行政化、政府简政放权、促进评价督导机制创新以及高校董事会制度的革新与完善等。  相似文献   

19.
以话语理论为视角,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内涵,或曰话语,应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工作为价值核心.其孕育于革命政权建构时期,以《兴国调查》为代表文本,奠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必须重视人民来信》信函,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以《信访条例》为代表的群众工作法治化进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凭借新时代的语境划分和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治理导向,其话语正式建构.唯有通过法治平衡制度整体性与技术嵌入碎片化,以公平公正平衡动员的价值传统与稳定的改革思维,以多元合作平衡政策的静态化与风险的未知性,方能在新时代寻找到话语完善的方向坐标.  相似文献   

20.
从属于地球共同体的人类文明走过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又演绎出今天的现代全球文明。现代文明的缺陷引起地球共同体终结的危机。因此人类文明需要进入新的发展过程,而走向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和地球共同体的未来,这需要克服实证科学语言所具有的单一性,以东方占优势的类比思维来弥补西方实证科学逻辑思维的不足。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有着相互的关联。西方的逻辑、东方的关联和类比,都是走向生态文明的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