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渊源:首先,他强调“诗须要有为而作”,这是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在他文艺观中的反映;其次,他主张诗贵传神,不仅要传客观物象之神,而且要在“超以象外”的远韵,诗歌创作要有“空静”的心态;再次,他崇尚“天工与清新”,认为诗要有率真的感情、清新的意境,这一审美原则的渊源是庄子“法天贵真”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柯尔律治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和评论家,其美学思想独树一帜。本论文试图通过介绍分析柯尔律治的有机论诗歌理论,揭示其哲学观与美学思想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教育精神是从教育创造活动中抽象整合出来的价值体系的精华,它构成教育主体强旺的精神蓄积,是提升主体精神境界的不竭动力.实现教育的伟大振兴,一刻也离不开教育精神的支撑和范导.教育的美学精神是教育精神的审美升华,其本质含义是教育的自由精神,同时包含文化精神、理性精神、超越精神等最具时代特色的精神内容.在新的世纪里,教育美学通过教育精神的守望、呼唤和教育美学精神的重塑与张扬,担负着抵御物化、拯救精神、摆脱精神荒芜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5.
6.
魏晋诗人的审美趣味受玄学影响,以天然、清真、本色为美,诗歌中出现真挚、自然、简约、本真的意象。它的特点是:其一,去缘饰而得简要;其二,以本色为佳,自然为妙。南朝诗人情感世界的世俗化促使许多诗人趋向于创造感性声色动人心魄的装饰性意象。有的装饰性意象恰切地传达出生命的华美富丽和人对生命感性欢乐的无比留恋;齐梁以后,诗人着意强调外在于审美情感的妍丽、明艳、光色灿烂的语言独立的美和意象耀目眩心的感官愉悦性,意象的感性美程度不同地脱离、损伤了情感本体  相似文献   

7.
屈大均诗歌的文化精神与美学品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大均是清代岭南三大诗人之一。本文试图以文化学为视角审视屈大均诗与屈原、杜甫、李白诗在文化上、美学上的渊源关系,阐述屈大均诗歌表现出来的中华传统精神与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8.
从完形原理出发,阿恩海姆论证了“简化”“张力”“表现”等重要美学原则,并从宇宙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对“平衡”作了不同于古典的现代解释,他的理论不仅是完形心理美学的最高成就,也为西方现代美学提供了新的心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美国现代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以其诗歌作品实现了对"诗意栖居"生态美学内涵的独特讨论,从"家园意识""、位置感""、诗歌创造与艺术想象"等多个维度展现了英格兰人实现"重新栖居"的现实和美学途径。同时",重新栖居"的诗歌展演构建出较为完整的"栖居"理论体系,达成了对当代生态美学的有效阐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古代灾害诗歌的创作蔚为大观,但众多灾害诗歌的构思却是有章可循的,主要包括直呈伤痛与苦难、凸显伤痛的美学价值、注入悲悯情怀与运用卒章显志等几种基本手法。这些构思之法,可以为当代灾害文学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同时也是生态警钟,提醒人类努力保护与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1.
张炎词简论     
宋元之交,张炎的词学理论和创作较全面地体现了宋词发展的水平。《山中白云词 》三百首,多写黍离之悲、兴亡之感,贯穿于对江南山水与落魄飘零之模写中。词风深婉雅净、清丽疏朗,融合北宋词之浑化与南宋词之骚雅,集婉约词之大成。清初词坛“家白石而户玉田”几半天下。《词源》理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长期不为论者所重的张说山水诗,是其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的心路历程的艺术凝聚和物化折射,表现出凄婉文学的美感特色和贬谪文学的情感特色。张说不仅开拓了山水诗的诗体形式,而且创造性地将贬谪文学的情感内涵和山水诗的抒情策略融为一体,以自然山水为载体宣泄内心忧愤,确立了“山水抒愤”范式。  相似文献   

13.
如果以综合有序的语义结构和完整自足的审美客体观照谢灵运诗,便可借前人"深秀"一语总括其审美特质.谢诗通过锤练章法句法字法及用典法彰显诗艺与诗蕴的双重深厚而形成深美特质;通过繁富的物象、逼真鲜明的意象及自铸的语象达成状溢目前的诗境而形成秀美特质.二者作为谢诗审美特质的两翼,又深深植根于作者原初的创造意图与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姚燮诗歌情文笃挚,气骨雄健,不拘一格,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其一,以细致入微的笔法和真切的情感体验摹写具体情境,动人心脾,出新出奇。其二,在构思谋篇上苦心经营,巧妙运用铺叙、虚实相生、以文为诗、视角转换、反衬、悬念设置、顶针等多种创作手法。其三,陶铸众家,风格多样,然辗转求质,形成了质古拙峭的主导风格,这与姚燮推崇汉魏、重视学养、法古求创的诗学主张密切相关。姚燮不名一家的创作取径和自成面目的艺术追求,折射出嘉道时期诗人群体普遍具有的融通意识和求变精神。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词作的魅力之源是多方面的,既由于其词作具有非同寻常的绘画之美、悦耳动听的音乐之美、生活片断与人物形象之美,还由于其词作具有超凡入圣般的语言艺术和将事、景、情高度融合的高超技艺。如此种种,使得李清照的词作成为宋代以降世代人们心悦诚服的文学珍品。  相似文献   

16.
论朱熹山水诗的审美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的山水诗因时因地因景的不同,形成了五种主要类型。“征鸿浮萍型”尚情而乡思绵邈,“空际虚堂型”尚意而冲淡闲静,“苍崖碧涧型”尚境而清幽野逸,“骋望遐观型”尚气而宏放高远,“寻春觅源型”尚理而趣味渊深。类型的丰富多样显示了山水诗大家浑涵万有的气象。在这五种审美类型中,“苍崖碧涧型”与“骋望遐观型”属于典型的山水诗,前者饶有画意,多呈阴柔之美,后者纪游性强,富有阳刚之气,两者俱是山川形胜和文化人格催生的结果,展现出闽赣湖湘的山形水貌及其精神气韵;而“寻春觅源型”诗歌以终极的价值关怀和对生命哲学的诗意化思考超越了一般山水诗的表象之美,标志着宋诗审美内涵的丰富和理性层次的提升。就朱熹山水诗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准而言,其成就与苏轼、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差可比肩。  相似文献   

17.
<达罗卫夫人>是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动、汇合不仅成为作品的表现主体,而且还改变了作品的结构.该作品偏重于心理时间的结构方式十分精巧,作者还成功地采用了内心独自、蒙太奇和自由联想等意识流技巧表现人物心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文学作品的"言、象、意"意境构成之学说,借鉴审美鉴赏力需要通过后天训练来提高这一美学观点,并运用文体学及美学的一些相关理论对实际翻译作品作具体分析论证,试图说明直译在释义上具有可发展性,因此它本身有着较为根本、深远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冰心诗歌中对“母爱”分外突出的铺叙和描写,具备三个层面的审美特征。其一是梦幻化,这是一种留恋旧日梦想而不可追寻的怅惘表述。其二是知觉化,以“甜丝、春光、太阳”等景物构成审美框架和一个满蕴着故国典雅温馨的文化芬芳的艺术境界。其三是寻找“情景交融”的精神家园,由此折射出冰心对民族文化和谐人伦的渴盼,导致她的女性文化意识更加典型,并为二三十年代的女性文学确立了“爱与美”的经典性题材。  相似文献   

20.
《诗论》是一部系统地运用西方美学原理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并融合中西方美学观点的力作。《诗论》以西方的诗论对中国的诗歌和诗论进行分析和阐述 ,使中国传统的、感悟性的艺术具有现代科学的理性色彩 ;以中国的诗歌和诗论印证或纠正西方诗论的某些著名论断 ,使之更为科学或全面。《诗论》构筑了“和”的美学体系 ,该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儒道互补”、“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根基中 ,并具有一定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