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货币史研究中一向有白银进步论一说,主张白银能够而且必然取代铜钱,是因为贵金属如金、银的规范性特质更适合较发达的商品经济。该说认定明代中后期银进钱退是唐宋以来中国货币经济史划时代之发展,即所谓从铜钱经济向白银经济的过渡。明代的钱退其实和白银丰沛与否无直接关系,直接原因是明代基层市场交易对铜钱的庞大需求推动私铸钱的盛行。铜钱因为币面价值低廉,便于作伪,所以私铸就成为弥补铜钱不足的重要渠道。但是其解决之道是劣币驱逐良币,频繁的货币更新和投机导致钱币信用不高、流通范围狭窄,不同市场之间也因交易媒介不同而出现隔离,这无形中都大大加大了交易成本,严重制约了明代全国市场的发展。白银进步论不仅在逻辑上有重大瑕疵,在实证上也颇成问题。明代白银的流通,实际上是伴随货币供应的大幅滑落。盗铸钱对规范铜钱的排挤才是白银"取代"铜钱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2.
从中唐到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经济发展一直被"钱荒"困扰。宋代的"钱荒"是历代"钱荒"中最严重的,其产生的原因包括政府赋税政策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铸造铜钱利润低下、铜产量不足、贮藏金属货币;铜钱流失周边各族和海外以及政府的财政支出等。引起宋代"钱荒"的多方面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货币的需求数额,于是宋朝对铜钱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由于铜钱的供给不平衡,"钱荒"的爆发最终无法规避。但宋朝时期出现的纸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铜钱严重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宋金以降,钱、钞、银的竞争是币制演变的主题。明代中叶,大明宝钞废弃,银钱并用币制确立。但铜钱的流通一直处于危机状态,近半地区为"不行钱之地",流通铜钱的地区受到官铸钱不足和私铸泛滥的困扰。明政府推广制钱的努力屡告失败,明末滥铸又加剧了危机。由于铜钱危机的存在,加之明中后期赋役折银和海外白银内流的推动,落后的称量货币——银两过度流通,在民间金融领域占据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4.
宋代"钱荒"成因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学界关于钱荒成因的传统看法,导致宋代钱荒的根本原因是商品交换规模扩大和细碎性贱金属货币的支付能力有限这样一个矛盾。如果这一判断成立,则钱荒将主要表现在长途贩运性大额贸易之中;然而历史实际表明,宋代长途贩运可以使用交子、钱引、钞引、银锭等支付手段,钱荒主要还是表现在基层市场的细碎性贸易中。至于铜钱向官府集中,同时在民间(富豪)沉淀,又往海外流失,则是导致钱荒的直接原因。然而,宋代铜钱的钱面值(名义价值)小于其币材值(实际价值),导致铜钱不断退出流通领域,乃是造成上述状况的深层原因。而两宋政府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钱禁"和"铜禁"法令则加剧了钱荒和铜荒的程度。中唐以降愈演愈烈的钱荒问题,要到明中叶以白银为主币的贵金属货币体系取代此前以铜钱为主币的贱金属货币体系时方才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金朝的货币主要有铜钱、交钞、银币三种,而交钞一直作为主要货币活跃在流通领域。金朝交钞的流通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原因与条件,流通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证交钞流通顺畅,金朝对交钞制作、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学界对北宋钱荒的研究往往认为,钱价低于铜价所造成的铜钱的熔化、外流和窖藏等是导致钱荒的主要原因。但若从北宋时宏观货币供求和微观经济运行来探讨北宋铜钱体系下的物价变动及货币供给问题,会发现单一铜铸币制度是北宋钱荒的根本原因。而技术落后导致铜钱铸造成本高,使得北宋政府自身货币供给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北宋社会日渐增长的货币需求,则是这一根本原因的具体表现。决策者们试图通过打破单一铜铸币制度,铸造铁钱、发行纸币和使用贵金属等方式解决货币供给不足问题,但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银钱比价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了明清时期(1368-1911)白银和铜钱这两种金属货币的比价变动情况及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明清时期白银和铜钱的比价一直是变动不居的,而中后期银钱比价波动尤为剧烈。从总体来看,明清时期一两白银所能兑换的铜钱数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白银和铜钱的数量及其本身的价值、海外贸易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银钱比价。市场上劣质铜钱的大量涌现则是导致银钱比价剧烈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略论北宋铁钱盛行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铁钱在货币中为最下品,并且在流通中存在很大弊病,但由于北宋政府在某些地方继承前代而用铁钱或以铁钱为抵制防止铜钱外流,再加上铁钱本身相对的优点和其它一些原因,造成了北宋铁钱盛行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宋神宗曾对货币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其主要举措有 :禁用私钱 ,推行折二钱 ;扩大交子流通区域 ;大量发行度牒、官告、公据等有价证券 ;增强白银的货币职能 ;解除铜禁和开放铜钱出口。这些改革虽然并不彻底 ,但它防止了通货膨胀 ,相对稳定了货币流通秩序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成绩还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0.
政府同国有商业银行关系失范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对银行的过度干预,产生了"政银合一"的失范问题.其原因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统制、政府职能失范、银行经营者有官本位思想、政府财政能力减弱等.要规范政府同"国银"的关系:1.转变政府职能;2.用法律规范政府同银行的关系;3.增强政府的财政能力;4.把国有商业银行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外国机制标准化的银元开始大量进入东南沿海商埠,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结算货币,内陆及边疆地区亦行用日广。对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进行文献梳理和分析总结,发现当时民间舆论对洋银流入的认知和应因大致可分为3个层面,首先是从流通传播层面介绍洋银的形制及其在不同区域的使用情形,其次从认知接受层面展现时人对洋银流通的看法,最后是从应对行动层面来看洋银流通引发的问题、各省自铸银元的实践和清廷币制改革的过程。舆论对洋银流入的种种反应,呈现出社会层面对外来货币的认知逐步加深,并提出仿铸以取而代之,实现货币主权的迫切希望。总体来看,随着对洋银流入这一货币现象认识的加深,舆论的焦点也从通货本身逐渐延伸到货币制度改革的讨论。事实上,舆论的高涨对清廷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应对举措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因为从清季政府行动层面来看,几乎都围绕着禁止或仿铸之争、自铸银元、改革币制而展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清水江文书中典型契约文书的梳理,对清代贵州苗族侗族地区货币流通中的银两成色、平砝标准和银钱比价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考证。清代贵州苗侗地区的货币流通经历了从规范到失序,然后又趋于规范的过程。清代中期银两成色与平砝标准的混乱,以及银价的剧烈上涨扰乱了木材市场与土地市场秩序,加剧了苗侗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3.
试析白银在中国货币制度中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银从明朝中后期被大量使用,到民国初期成为中国的本位货币,白银在中国的货币发展史中起过重要作用。1933年,随着西方国家放弃金本位币制,以黄金为标价单位的国际白银价格开始急剧上升。受此影响,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中国的货币金融遭受沉重打击。为了摆脱国际银价对中国经济的严重影响,国民政府最终于1935年11月实施废除银本位的货币改革,从而结束了白银统治中国货币市场数百年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梳理明清时期南京地区疫病情况,共有82个年份发生疫病,集中在明崇祯年间、嘉靖年间、万历年间和清光绪年间、乾隆年间、道光年间;明代好发于夏季,清代好发于夏、秋两季,以单一季节为主;疫病多集中在上江两县,明嘉靖三年(1524)和清光绪十九年(1893)疫病流行区域最广。清末南京地区发生最多的疫病是霍乱,其次为疟疾和痢疾。影响明清南京地区疫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异常、旱灾、饥荒、水灾、地震及战争等。提示在健全完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时,必须重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关于唐、 宋文差异及地位的讨论, 深刻影响了古文演进历程。 启祯时期流行宗唐观 念, 既推崇以韩愈、 柳宗元为代表的唐代古文革新, 又不排斥唐代骈文创作。 其中, 秦汉派后裔基于对骈 文的肯定, 在师法秦汉的统序中特意兼采韩、 柳, 强调唐代古文对六朝文的延续。 清初兴起宗宋思潮, 主 张宋文的正统地位, 奉欧阳修为最高典范。 经由钱谦益、 艾南英、 朱彝尊等古文家倡导, 及清中叶桐城派 的继承, “宗宋” 成为清代古文的主流风气。 与此同时, 又有针对宋文繁冗无当、 诋诃先儒、 不讲考据或 浅薄平庸等缺陷的批评, 而宗唐观念始终不绝如缕, 对宗宋观念起着补弊救偏的积极作用, 推动着古文创 作的良性演化。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徽州一直粮食奇缺,但它有较完备的救助系统。明初,徽州主要由官府实施备荒和救荒措施,但明中叶以后官方的备荒和救荒系统趋于式微,而民间的社会救助系统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社会作用,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民间备荒行为在平时以建设义田和社仓、义仓为主,而救荒措施除了散粮赈济,还包括施药、施棺等措施。明清徽州之所以能够有效地实施民间社会救助,一方面是由于官府的奖劝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宗族的有效组织。  相似文献   

17.
私铸是中国历朝历代政府所面临的比较严重的货币问题之一,时至晚清,这一现象更为严重。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是利益的刺激;二是币制本身的弊端,而官员的腐败又使得私铸问题难以治理。针对私铸的泛滥,晚清政府立法严惩,但收效甚微,最终导致了货币经济一溃千里。  相似文献   

18.
土司制度贯穿元、明两代。元代全面实行土司制度,边疆民族地区出现了一种“土流并治”的格局。但土司制度在封建王 朝统治者心目中,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安抚边疆民族地区的权宜之计。土司制度在明代达到鼎盛时期。明代的土司政权在政 治组织形式上已经被纳入了明王朝中央集权的统一管理,而在土司的统治区域内,在政治、经济结构上仍然保留了地方的民族 特点。明朝中期以后,随着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对西南彝族地区的进一步加强,逐步开始了所谓的“改土归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