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富饶的自然资源是一笔财富,是经济增长的"福音",然而,并非所有的经济体都能够运用自然资源走上持续繁荣的道路,有时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的经济增长绩效明显不如自然资源稀缺的区域,导致令人困惑的"资源诅咒"现象的产生。对于一个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的国家来说,无论是"资源福音"、"资源诅咒"效应的发生,都是有前提的,这完全取决于该国的制度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许多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我国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审视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地区间的资源分布不平衡,经济增长实绩差异较大,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也存在差别。特别是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影响下,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被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能够增加居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并联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然而,旅游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的假说始终存在争议,未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可。在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探讨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产业转移情况和居民福利效用变化,使用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并具体区分了旅游业发展对沿海发达省份和内陆欠发达省份的经济影响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金融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是一国的战略性稀缺资源。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影响经济。金融资源配置如何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增长。本文探讨了金融资源总量及其增量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增长状态;金融资源的单一配置结构,制约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金融资源总量不足,影响区域经济结构失衡;金融资源配置失衡,影响区域经济结构失衡;高投资态势既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首要原因,也是吸纳金融资源的主要手段;企业组织是经济增长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复式平台;民间资本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金融资源配置力量,并相当程度地制约和影响着金融资源的配置格局及区域经济增长态势等七个方面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十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学界研究发现,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增长并非线性关系。相对于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可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并大幅提高可决系数。基于非线性模型的实证研究显示,资源诅咒命题在中国整个大陆并不成立,但在一些区域是成立的,如东部、华东、华南、长三角地区;资源部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金融部门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资源部门,发展金融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在不同区域,发展金融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如将中国划分为七个经济区域,按金融部门对经济促进作用的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东北、华东、华中、华北、华南、西北、西南。  相似文献   

6.
信息资源产业是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扩大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在产业和统计层面对信息资源产业进行了界定;然后以此核算出了1990—2009年间我国信息资源产业的增加值,及其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最后使用人均GDP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信息资源产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信息资源产业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8.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保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需要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文章解析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2年间,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不平衡十分明显,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这种不平衡三十年来一直没有改变,且东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质量也存在两极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安徽省推出一系列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省内经济水平得到迅速发展,但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较大.基于2006—2018年安徽省制造业面板数据,将安徽省分为皖南、皖中、皖北三个部分,分析安徽省以及皖南、皖中、皖北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情况,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探究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结果表明:(1)安徽省制造业产业集...  相似文献   

10.
在简述陕西省资源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源税改革对陕西省各地区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采用陕西10个地市相关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资源税收的增加对陕西北部资源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对陕西南部资源匮乏地区影响不显著.藉此提出了以资源税改革为契机,促进陕西省资源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据此讨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扩大问题。得出以下结论:一、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区域间经济差异的扩大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二、忽视区域间经济差异扩大的可能性,消极地等待经济差异扩大幅度的自然缩小,于国于民乃至于地区经济发展均为不利;三、靠牺牲整体利益或发达地区利益去换取区域间经济差异的缩小也是不可取的;四、可取的战略应该是以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首要目标,尽量将差异的扩大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
目前辽宁经济发展中粗放的投入产出模式、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生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亟待解决。在分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人力资源开发关系的基础上,研究辽宁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分析辽宁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以及辽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资源诅咒”在我国省际层面传导机制:理论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对"资源诅咒"在我国省际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经过理论分析与经验的验证得出:各省份间生产要素的相对自由流动和资源产业的特质使资源富集地区的优质生产要素向区外转移,国内产业分工的形成使得资源富集地区成为其他省份原材料的供应地,造成资源富集地区形成越来越单一的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在政府短视和财政幻觉的作用下,资源富集地区易丧失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机,最终使其产业结构固化,产业升级受阻,陷入依赖不可持续的资源型产业维持经济发展的陷阱之中。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弄清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并通过分析引起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发现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对促进地区经济具有巨大作用,进而更进一步论证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增长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向带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区域经济增长置于大国模型下考察 ,我们发现在一国内部 ,经济增长总是最先出现在某些极点上 ,然后通过扩散—回流效应对经济发展的全局产生影响。然而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效应表明 ,不同区域发展缺乏内在联系 ,未能实现区域经济联动。究其原因 ,是由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导致增长极外向带动效应趋弱所致。因此 ,对特定区域增长而言 ,域外经济带动的关键在于增长级的培育以及不同增长极之间的衔接与互补。这就要求不同地区必须围绕增长级配置产业链 ,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 ,确定产业结构导向  相似文献   

16.
品牌价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品牌价值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品牌影响生产和消费并最终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并对金砖四国和四个发达国家进入全球品牌价值榜单的品牌数量与该国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从结果看二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使用全球前500品牌数量作为品牌价值的代理变量,使用一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作为经济增长的代理变量,实证研究了这八个国家的品牌价值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牌价值可以显著地拉动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品牌价值每增加1%,就会带来这个国家的GDP份额0.13%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增长使我们需要从关注资本和劳动生产率到关注资源的生态效率。发展以生态效率为本质的循环经济,提高生态效率有助于减缓经济增长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以使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认清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文献阅读法梳理和评析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已有研究结果,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主要存在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俱乐部收敛和发散4种情况;研究的区域空间范围和研究的时间段不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收敛的因素超过20种。总结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收敛的研究方向:创新研究方法、界定研究范围、确定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基准收益率是厂商投资所要求的回报率,是衡量投资项目在财务上是否达到要求的一个主要标准。在不存在制度性障碍和充分的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根据均衡市场的思想,从理论上导出了基准收益率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的结论,为基准收益率与经济增长的依附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偏离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转型期内,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诸多因素,造成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本文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及政府调控因素等方面解释了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