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叙利亚文坛,有一对引入注目的母女作家,母亲高麦尔·凯拉尼是继库利特·胡莉之后的叙利亚文学家,名气很大,享誉整个阿拉伯世界,女儿丽娜·凯拉尼是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本文就对这两位作家作一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1988年,埃及文坛耆宿纳吉布·马赫福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当代阿拉伯文学得到了世界的承认。这无疑令阿拉伯人扬眉吐气,同时,人们会问,阿拉伯作家中,谁可能继马赫福兹之后第二个问鼎诺贝尔文学奖?阿拉伯文坛,众星闪烁,名家如云,其作家、作品虽不及欧美诸国享誉世界,亦不乏令人瞩目的佼佼者。其中,埃及作家更是不同凡响。像伊赫桑·阿卜杜·库杜斯、尤素福·伊德里斯、萨尔瓦特·阿巴查等名家著作甚丰,不少篇章还颇获好评,有些人的资格和影响几乎能与马赫福兹相提并论。但当人们向马赫福兹问及阿拉伯作家中谁有可能继他之后成为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时,他却出人意料地回答说:“哈纳·米纳。”此言乍听起来有些突兀,怎么不是大名鼎鼎的埃及作家,而是叙利亚作家?其实,研究一下米纳的生平和创作,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3.
埃及阿拉伯语协会第53次会议于今年2月23日至3月9日在开罗举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阿语专家应邀列席了会议,其中有叙利亚的阿德南·哈提卜博士、约旦的阿卜杜·卡里姆·哈里发博士、也门的艾哈迈德·侯赛因·谢尔夫丁博士、黎巴嫩的莫尼  相似文献   

4.
哈奈·米纳(1924~)是叙利亚当代著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多部具有相当影响的长篇小说,蜚声阿拉伯世界,在世界文坛也享有一定声誉.鉴于他杰出的文学成就,纳吉布·马哈福兹曾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相似文献   

5.
上海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最近通过国家教委从叙利亚聘请了一位阿拉伯语专家、文学博士玛哈·伊塔尔女士。她于1931年5月9日,生于叙利亚大马士革一位有名望的医生之家,父亲是大马士革医学院外科学教授,开设有私人诊所。  相似文献   

6.
《阿拉伯世界》2004,(5):58-63
一、纪伯伦的宗教背景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是阿拉伯世界近代最负盛名的作家,在世界文坛享有和印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齐名的地位。 纪伯伦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东方文学家,无论在生活上,还是艺术、思想上,他都是一位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简讯一     
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于1988年3月26日在北京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会议室召开了第一季度学术讨论会.在京的会员及阿拉伯文学爱好者29人参加,15人做了发言.会议的议题为“我所了解的阿拉伯当代文学”. 社科院李琛同志作了题为《阿拉伯女作家与妇女问题》的发言,并介绍了第三代和第四代阿拉伯女作家,分析了她们的作品,如埃及努瓦尔·莎尔达维《一钱不值的女人》(1974)、伊格芭尔·芭莱卡的《丽拉与未知数》和《春回大地》(1965)、叙利亚乌勒法特·伊德丽碧《大马士革,啊悲楚的微笑》(1982).库雷特·扈莉的《日月穿梭》(1980)、黎巴嫩伊米丽·纳苏尔拉的《人质》、丽拉·  相似文献   

8.
1918年一战结束后,以费萨尔·本·侯赛因国王为首的叙利亚政府成立。从此,阿拉伯语成为叙利亚的官方语言,任何学校均以阿语教学。 在“阿语化”的运动中,教育部长萨堆阿·哈斯里和穆罕默德·科尔德功不可没。前者致力于组织专家学者,制订教学大纲,编写阿语教材;后者创建了叙利亚阿拉伯语协会,在普及、推广阿拉伯语,促进文化教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923年6月,叙利亚大学成立,这是叙利亚文化教育界的大事。大学创建初期只有两个学院(医学院和法学院),1946年前后又先后增设了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教育学院。这所高等学府因而成为传播科学文化、培养高级人才的教育中心。 1919年7月,法国侵略军占领大马士革,费萨尔国王流亡英国,但叙利亚人民没有屈服,自1919年7月至1946年4月法军撤走为止,叙利亚人民为了祖国的独立与自由,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反侵略的武装起义多达数十次,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相似文献   

9.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来自叙利亚的女运动员阿黛·舒阿在女子7项全能比赛中技压群芳,为叙利亚,也为整个阿拉伯世界赢得了一枚格外沉重的金牌.这不仅因为7项全能堪称女子项目中的“难度之最”,更因为这枚金牌是阿拉伯国家在本届奥运会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杰出的阿拉伯作家伊赫桑·阿卜杜·库杜斯,因脑溢血医治无效,不幸于1990年1月11日与世长辞,享年71岁。噩耗传来,埃及文学界、艺术界、新闻界无不感到悲恸。《金字塔报》、《消息报》、《华夫脱  相似文献   

11.
叙利亚专家玛哈·阿塔尔博士于5月12日在上海外国语学院作了题为“当代文化潮流中的阿拉伯语”的学术报告,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和欢迎。在报告中,玛哈博士从语言的性质、功能一直谈到阿拉伯语的概况、现状乃至如何使阿拉伯语言成为一种能跟随时代和文明前进的口头和书写语言等方面的独到见解。现将报告内容翻译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叙利亚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主张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西奈半岛和塞浦路斯,称之为"新月沃地"的大叙利亚.该思想后得到叙利亚领导人阿萨德的贯彻执行.阿萨德作为一名谨慎的政治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试图建立一个由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巴勒斯坦组成的、以他为首的联盟,然后通过这一联盟,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力量之间,在确立联盟的政治和军事战略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叙利亚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主张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西奈半岛和塞浦路斯,称之为“新月沃地”的大叙利亚。该思想后得到叙利亚领导人阿萨德的贯彻执行。阿萨德作为一名谨慎的政治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试图建立一个由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巴勒斯坦组成的、以他为首的联盟,然后通过这一联盟,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力量之间,在确立联盟的政治和军事战略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罪人》是叙利亚当代著名小说家法里斯·扎尔祖尔发表于70年代的作品。扎尔祖尔1930生于大马士革,中学毕业后当过教师,1949年考入叙利亚军事学院,毕业后在叙武装部队任下级军官。出于对文学的热爱,1958年脱离军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他是叙利亚公认的高产作家,几乎每年都有一部新作问世,作品以无情揭社会现实而著称。他同情下层劳动人民,被阿拉伯文学评论界称为“严酷的现实主义者”。他的很多小说被译成英、法文,介绍到西方国家,在阿拉伯和西方文坛有一定的影响。扎尔祖尔现为阿拉伯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三次获叙利亚最高文学创作奖,其中两部长篇获国家最高文学艺术委员会小说创作一等奖。 《罪人》是一部描写叙利亚农民生活题材的长篇小说,描述的是一个几乎没受到现代文明影响的,非常贫瘠落后的叙利亚农村情景。他深入到最纯粹的农民家庭中,讲述他们的痛苦和不幸;他们在天灾人祸重压下的挣扎,在物质利益掩盖下的亲属邻里关系,与代表国家权力人物间的关系,以及一夫多妻制的真相和他们的愚昧迷信。同时也讲述了他们的勤劳、质朴、豪爽,为保卫自己的土地而做出的种种牺牲和要求改变悲惨生活处境的强烈愿望。这一切都是通过一个使人落泪的故事展开的。 在叙利亚边远地区一个叫做“羊圈”的村子里,小说  相似文献   

15.
【7】《地名辞典》编纂者雅古特(公元1179~1229年),全名希哈布丁·艾布·阿卜杜拉·雅古特·本·阿卜杜拉·哈马维·罗米·巴格达迪。中世纪阿拉伯最伟大的地理学家之一,著名辞书编纂家,同时也是历史学家和文学史家。祖籍东罗马帝国,卒于阿勒颇。著述颇丰,其中以《地名辞典》和《文学家辞典》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6.
素有阿拉伯诗坛“吉他”之称的叙利亚大诗人尼扎尔·葛巴尼今年4月30日在伦敦的宅第中溘然长逝,享年75岁.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派专机,将诗人遗体运回国内.尼扎尔曾长期居住在黎巴嫩,后移居伦敦.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出版了多部诗集.他的诗歌由著名作曲家和歌唱家配曲演唱,传播甚广.1923年4月21日,尼扎尔出生在大马士革哈斯姆宣礼塔区,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第二.父亲陶菲格·葛巴尼是一糖果厂老板,酷爱诗词,文化素养较高.尼扎尔的叔父艾布·赫里勒多才多艺,作诗、作曲、填词、演戏样样在行.尼扎尔本人自幼爱好绘画,后迷上音乐.这为他以后走上诗歌创作之路打下了基础.18岁时,尼扎尔在大马士革民族科学院获得文学士学位,后进入叙利亚大学学习,1945年获法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诗人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曾先后担任叙利亚驻开罗使馆参赞、驻伦敦、北京、马德里大使,后退出外交界  相似文献   

17.
埃及图书总署出版的杂志,质量一流,印刷精美,价格低廉,适合所有的读者阅读。其中,有月刊,也有季刊,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创作》月刊(每月1日出版)是一本具有文学性、思想性的杂志,它经常登青年文学家、艺术家和老一辈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探讨各类思想、文学问题。该杂志对造型艺术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在每期刊出一些诗作。 主编:艾哈迈德·阿卜杜·穆阿特·希贾兹 2.《开罗》月刊。是现代思想、艺术杂志,每月15日出版。杂志涉及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文化人士的种种思潮,经常探讨一些当代最新思想,以把握时代的脉搏。 主编:加利·舒克里博士 3.《戏剧》是唯一的戏剧文化月刊,其内容广泛,从剧本创作到表演形式,应有尽有。内容注重各种戏剧形式的研究,并经常连载优秀剧本。该杂志印刷精美,彩页篇幅大。 主编:穆罕默德·阿纳尼博士 4.《四季》是埃及和整个阿拉伯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文学文化性杂志。其内容包括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图书总署对该杂志特别重视,其装帧精美,每期都在300页以上,由埃及和阿拉伯国家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负责该杂志的编辑工作。 主编:贾比尔·阿斯福尔博士 5.《图书世界》。该杂志向读者提供有关图书的最新研究成果、资料、文章和数据。该杂志还重视目录学的最新成果,致力于发展阿  相似文献   

18.
友好往来     
1987年12月12日伊拉克驻华使馆参赞阿卜杜·克利姆·穆罕默德·艾斯沃德先生向我阿拉伯文学研究会赠送阿拉伯文图书.研究会会长刘麟瑞先生主持了赠书仪  相似文献   

19.
伊哈桑·阿卜杜·库杜斯是埃及和阿拉伯现代最有名的文学家之一.他1919年1月1日生于开罗一个艺术、政治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1942年毕业于法学院,当过律师和新闻记者,60年代和70年代曾先后担任过《鲁兹·尤素夫》杂志、《消息报》、《金字塔报》的主编或管委会主席.他出版的作品共100多部,其中50多部已经改编成电影、电视和广播连续剧,堪称一位多产作家.由于对埃及和阿拉伯文学的巨大贡献和影响,他曾荣获埃及文艺一级勋章,并于1986年得到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接见,握手留影.  相似文献   

20.
目前,阿拉伯国家中,全国性的阿拉伯语言学会有四个,简述如下: 一、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的大马士革阿拉伯语言学会,成立于1918年10月28日.它的前身是“阿拉伯语翻译编辑部”,后来易名为“阿拉伯科学学会”,最后才定名为“阿拉伯语言学会”.第一任主任是穆罕默德·库尔法·阿里,现任主任是胡斯尼·苏卜哈胡博士. 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开罗阿拉伯语言学会,1932年12月13日成立,当时称作“王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