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名誉院长张天伟同志这篇对“黄麻起义”的回忆,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认为“有宝贵的参考价值”。我们特征得天伟同志同意发表于此。考虑到原文较长,本刊篇幅有限,发表前天伟同志对文章进行了删节。  相似文献   

2.
处在1927-1934年特殊历史背景下的苏区,为了适应革命宣传工作的需要,发动、组织群众及文艺工作者,探索出采用民间音乐曲调形态编创革命歌曲进行革命宣传的方式。这种运用旧瓶装新酒方式编创容易被群众理解、接受的革命歌曲的做法,成为红军时期最活跃、最普及的文艺活动。但是在苏区音乐发展中,存在着简单化、艺术性弱的局限性,这对革命音乐的发展创新也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对待个体经济问题上,党内一直存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思想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思想两种不同思想指导下的政策.在两种不同政策的交互影响下,个体经济经历了从恢复发展--曲折发展--逐渐衰落的发展过程.通过总结土地革命时期个体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许多历史启示,这对指导当代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1957年11月,当宋庆龄再次踏上苏联这片陌生而富有魅力的土地时,她满怀深情地说了以下一段话:“三十年前,当我到你们这里来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我为了抗议对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和对中国革命的背叛,被迫离开了我的国家。但是,当我一踏上了苏维埃的土地,我知道我们事业并没有全部失败。苏联人民的鼓励使我确信,我们的革命虽然在当时处于低潮,但是它会再一次高涨起来,人民是会胜利的。”  相似文献   

5.
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高涨,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影响,也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描述了国际石油价格高涨的过程,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高涨带来的影响,挖掘了国际石油价格高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国民革命的胜利 一般所称1924—1927年大革命,当时称为“国民革命”,这是孙中山先生所提出,他在遗嘱中也说:“予致力国民革命。”这国民革命也是继续贯彻中山先生的遗教,是中国新三民主义革命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阶段。国民革命的目标是打倒列强(废除不平等条约,推倒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这座大山),打倒军阀。革命的手段是“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即是国民革命必须贯彻实行三大政策,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一月中国国民党改组成立之日,也就是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通  相似文献   

7.
关于司马迁的生年,经过历代学者的考证、争论、筛汰,形成了两种流行的意见。 其一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句下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注引《博物志》:“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迁),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也。”按照这条注释所示元封三年(公元前一○八年)上推二十八年即汉武帝建元六年(前一三五)乃司马迁的生年。 其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句下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注“迁年四十二岁”。按照这条注释,从武帝太初元年(前一○四)上推四十二年即汉景帝中  相似文献   

8.
1927年5月23日甘肃古浪地震对河西走廊地区造成重大损失,虽然政府和社会各界震后进行了积极救助,试图使百姓渡过难关,但是灾害无情,地震给当地社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  相似文献   

9.
胡锦波 《老友》2014,(12):14-14
1927年9月10日是中秋节。这一天,毛泽东在江西铜鼓县领导农民革命军发动了秋收起义。 1927年9月初,毛泽东同志就从湖南长沙出发,转道萍乡的安源,又经浏阳,朝铜鼓而来。他一路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在路经湘赣边界时身上仅有的6块银元又给搜身的还乡团乡勇拿去,9月9日抵达铜鼓县时已是身无分文。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世纪后,学生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生革命,更是重大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对学生革命的问题相当重视,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认知。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看来,学生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但有着强烈的革命性,要加强对学生革命性的引领;即便在革命过程中多将学生归入小资产阶级范畴,仍然是对其革命性的肯定。中国共产党人也界定了学生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五卅运动之前,学生是革命的“宣传者”“联结者”与“急先锋”;五卅运动之后,学生成为革命的“帮手”,是“工农之次”的革命力量。动员学生参加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重要工作,其主要策略有:推动学生与工农大众相结合、支持学生加入政党、开展学生运动、组建学生军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学生革命的理论探索,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学生革命理论的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文化现代化是在"内忧"和外患下开启的。这种文化现代化虽然不是一种自觉的现代化,但南京国民政府在这十年确实也有着有益的实践。由于南京国民政府专制的本质,文化的发展始终在现代与反现代的潮流中艰难前进,它是被扭曲了的文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鲍罗廷与1927年的土地问题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而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1927年,国民革命处于危机之中,中国共产党党内在土地革命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这关键时刻,共产国际代表、当时任国民党顾问的鲍罗廷,在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从支持、实行土地革命转向放弃、反对土地革命,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经济政策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到较好的效果,增加了税收收入。南京国民政府还实行了印花税、所得税等,但是关税、盐税、统税在国民政府常年收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关税、盐税和统税三税收入合计:1936年占政府财政总收入的64%,1937年增加为773%①。它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二、关于废两改元废两改元是国民政府废除银两作为计算单位采用统一的银本位币的一次币制改革。1932年以后,世界白银价格回升。1932~1934年,美国实施“白银收购政策”,造成中国银价大涨,白银外流。市面银根紧缩,物价下跌,资本周转不灵,影响工农业生产。1934年国民政府财政赤字高达5.42亿元,是近10年的高峰。1935年1~9月,据5个城市的统计,钱庄减少38.1%②,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0%的农民生活艰难,社会经济有整个崩溃之虞。1933年3月10日,财政部长宋子文宣布新银元的官定正式兑换率。4月6日国民政府公布“废两改元令”,规定自即日起,禁止银两交易,确定银本位币以元为单位。对于出口的白银抽征2.25%的出口税(中央银行的白银可以不付关税自由出口)。这是民国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次废两改元扫清了过去货币混乱现象,促进了中国货币的统一。早在19  相似文献   

14.
1927以后鲁迅看取社会和想象历史的“思路”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个知识者,鲁迅意识到阻挠革新的“大众”是一个难以切割的社会整体,而出于道德立场的选择他又以“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两相对立来划分社会。鲁迅视“大众的哑”为其漠视、反对革新以及屈服于被压迫之地位的根本原因;鲁迅寄托其历史理想于“无产阶级”之上,以其“开口”表达为构筑未来理想社会之基础。  相似文献   

15.
邹鲁与蒋介石均为孙中山晚年最信任的国民党人。邹鲁是培养革命党骨干的“文学校”—国立广东大学的校长;蒋介石则是培养革命军骨干的“武学校”—黄埔军校的校长。但孙中山逝世后,二人在政治选择却大相径庭,一个成为主张坚决分共的“西山派”,一个则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主张坚决联共的“红色将军”。此时二者的关系果真“左”“右”分明吗?邹、蒋在反共问题上为何纷争?本文试图通过对1924~1927年间邹鲁与蒋介石关系的梳理,对上述问题作初步解答,并借此透视国民党内部主流派与反对派之间复杂微妙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1927年五月底,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发出了挽救革命的紧急指示,即五月指示。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指责中国共产党未能执行五月指示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而事实上,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武汉汪精卫集团也开始动摇并日趋反动,中国革命进入了非常危急的时期。但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等共产国际领导人对中国革命的形势变化认识不够,以为汪精卫政府是国民党左派的代表,要求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维持同国民党党内的密切合作,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武装力量,这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7.
“十二月十一号,是我們每一个都应当深記着的日子,我們将永远記忆着这个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广州英勇的无产阶級与广州近郊的农民联合一致推翻資产阶級軍閥反革革的政府,建設了苏維埃政权——工农兵代表会的政府!”——中國共產党:《为广州暴动再告全國民众》(《布尔什維克》一卷,上,十期)  相似文献   

18.
1927-1949年,毛泽东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取向,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一时期,国民党坚持以封建文化和法西斯思想建国的文化取向,因其与社会发展方向背道而驰而遭到失败.  相似文献   

19.
大革命时期地方党政体制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政府组织的原则看,实行"间接党治"原则;从制度规定看,实行地方党政相对独立的体制;从实际运行看,地方政府权力高于地方党部权力.  相似文献   

20.
1926-1927年湖南农民集体冲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6-1927年国民革命随北伐进入湖南后,革命者积极动员农民。这给湖南农村的冲突网络带来了一次突然而猛烈的冲击,不但激起了乡村阶级冲突,也使其它乡村冲突一并爆发。湖南农民运动不仅存在阶级冲突,还包含了其它多种乡村冲突。它们相互作用,影响了农民在冲突中的行为活动,使农民在运动中呈现出冲突目标易转换,冲突过程组织状态不稳定,以及在不同地区突出的冲突各异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