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佟哲晖  邱东 《统计研究》1993,10(1):64-67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行,标志着国民经济统计工作的全面改革。在经济统计实践已经并将发生巨大变革的新格局下,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内容体系如何与其相适应?如何作出配套改革?如何迈上新台阶?是这些年来摆在我们统计理论工作者和统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一、改革经济统计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经济统计学的内容必须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过去的经济统计学体系是在产品经济的土壤中产生的。其主要特点是:(1)缺乏宏观性,基本上表现为各部门统计的加总。(2)注重生产的总成果统计,缺少反映商品经济过程的内容,即缺少动态的、价值(特别是资金)方面的、结构的、效益的和国际交流的内容。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由产品经济模式向商品经济模式的变革,经济统计学内容也应进行变革,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邵祥能 《统计研究》1989,6(3):59-62
一、建立新的社会商品流通统计学 长期以来,我国的商品流通,基本上是由商业部门独家经营,商品流通统计方法一直作为商业统计方法的组成部分包括在商业统计学之中。这种处理是基本符合当时实际的。 近几年来,商品经济的内含和商品流通的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工农业产品,除农民自给部分外,都不同程度的参与社会商品流通。根据1986年全国统计资料测算,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非商业部门直接出售的已占1/5;在社会流通的生产资料总额中,由生产者和物资部门直接出售的已占80%。面对这种情况,统计部门必须扩大商品流通统计的范围,从单纯统计核算商业部门的商品流通扩大到全社会的商品流通;从单纯统计核算消费资料、农产  相似文献   

4.
经济统计学教材的编写,面临着两大问题:(1)经济统计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2)教材中几个关系的处理。本文拟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一有无开设经济统计学课程的必要,在认识上存在着分歧。一种看法是,由于部门统计中存在着许多重复,需安本着精简的原则对经济统计学的内容加以压缩。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经济统计学视为部门统计学的综合(或者有所提高)。另一种看法则认为,部门统计学是研究微观经济活动的,而经济统计学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两者不  相似文献   

5.
杨昌斌 《统计研究》1987,4(6):69-72
统计学有几门?按照研究对象来分,应该有三门:一是数理统计学;二是社会经济统计学;三是自然技术统计学。那么,三门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各是什么呢?“数理统计学是关于收集、整理和分析受到随机性影响的有关数据,从而得出其总体的统计性结论的数学学科。”数理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纯数理现象,研究各种随机现象变动的一般统计规律,即从数学意义上来研究其量变的统计规律。数理统计学的发展是从概率论开始的。而概率论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所得到的一条基本道理,就是随机变量及其所伴随的概  相似文献   

6.
钱伯海 《统计研究》1989,6(2):59-60
一、部门活动与部门统计学国民经济包括众多的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各部门活动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部门又包括众多的企业或事业单位。要搞好部门管理,既要对部门各单位活动进行定性研究,又要进行定量分析,要求提供研究其活动数量关系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这就是部门统计学。掌握有关部门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对于搞好部门统计,可以收到直接又迅速的效果。所以按部门统计开设课程,讲授部门统计学,一直受到实际部门的欢迎。基于这样的认识和需要,我国过去高校统计专业开设的统计课程,除了统计学原理之  相似文献   

7.
郑菊生 《统计研究》1989,6(2):61-62
一、从经济统计学的三种体系谈起经济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收集、整理和分析反映经济现象的数据的方法科学。它需要系统论述与研究经济现象数量表现有关的统计方法,即经济统计方法。目前有三种体系:(一)以基础统计学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方法形成体系,举经济问题的例子,说明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该体系的优点是通用性较强,不需要分为适用于本国的经济统计学和外国经济统计学。但是,这种体系与基础统计学大同小异,内容基本重复。当遇到具体经济问题需要考虑应用什么统计方法时,这种体系不利于开阔思路和引进边缘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庞皓 《统计研究》1991,8(1):49-51
进行高等统计教育的改革,涉及到统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环节等诸多方面。这需要总结我国高等统计教育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加以论证。这里,仅就高等财经院校统计专业经济统计学课程体系的改革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关于完善社会经济统计学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瑞 《统计研究》1991,8(5):49-57
一、研究社会经济统计学体系的出发点(一)研究学科体系的前提研究一个学科的体系,首先要明确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性质。我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认识过程,它的性质是认识社会经济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学科。这种观点被称为“有特定对象的方法论派”。也有人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从总体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规律,作出实质性的结论,被称为“规律派”。还有人属于规律与方法相统一的“结合派”,等等。由于对这一学科的对象、性质认识不同,自  相似文献   

10.
杨昌斌 《统计研究》1988,5(2):71-76
由东北财经大学佟哲晖教授主编的《经济统计学》(以下简称“佟本”)一书,已于1986年6月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整个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各要素的统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完善统计学科体系、促进统计科学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韩君 《统计研究》2010,27(4):109-1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我国企业的经济活动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作为研究企业数量规律性的企业经济统计学必须适应这些变化,不断发展和改革现有的理论体系,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决策和国家宏观调控服务。  相似文献   

12.
王成歧 《统计研究》1992,9(3):42-45
一、商业统计学存在的问题(一)统计的范围狭窄按照多数教科书的定义,商业统计学研究“商品流转的数量方面”,而且又具体限定为国内“消费资料和部分生产资料的流转”。事实上,在商品流通领域,目前虽然因管理方式不同,使整个国内市场的商品流通被分割为物资流通(大部分生产资料流通)和上述范围的商业部门的商品流通两部分,但无论从商品属性还是从商品参与流通的性质与作用看,它们几乎没有多大区别,仅在流通形式上的差别根本不足以作为划分两门学科(即物资统计学和  相似文献   

13.
国库统计是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特别是制定相互协调的财政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的基本依据。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体制与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库改革问题开始受到学术界与实际部门的重视,国库统计改革也相应被关注。而对中国国库统计问题的思考,必须置于转轨经济制度变革的背景下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厘清国库统计制度的变迁,准确把握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冷静审视国库统计的地位,并进一步明确国库统计改革的基本取向就显得非常迫切而且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赵彦云 《统计研究》1990,7(5):66-68
一、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论体系的思考目前统计学界大部分意见都承认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社会经济统计是认识的手段,它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社会经济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实现这种认识的科学方法。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方法论不同于数理统计学的方法论。数理统计学是建立在数理统计逻辑上的科学方法论,具有较高的一般性,或者说对所有的统计认识过程都社方法论的指导作用。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专门从事认识社会经济活动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研究的,与数理统计学相比,具有特殊性或具体性。因此,社会经济统计学应有独立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岳巍 《统计研究》1985,2(1):1-6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确地总结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方针政策。它对指导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对指导我国统计工作改革,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府统计体制改革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建 《中国统计》2002,(9):45-45
(一)基本原则: 1.市场性原则:政府统计体制改革必须置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之下。统计主体、客体、受体之间应按市场化原则办事,亦即“谁需要、谁出钱、谁调查”。 2.效率至上原则:改革现行统计体制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积极推进改革,又要做到尽量减少体制创新的成本投入。同时体制改革的目标应定位于市场化管理体制下的政府统计机构精简、高效的工作机制。 3.配套性原则:政府统计体制改革不只是机关内部和机构调整,亦不只是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它是人员、编制、经费等各方面的全方位改革,而且它的改革也必将引…  相似文献   

17.
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近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统计学教学成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制定新的教学规范、界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编写系列教材、推动教学改革、构建新交流平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