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说“发愤”论是在诗学“发愤著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二者所涉及的对象不同,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情感内涵及表现维度上更存在根本性差异。小说“发愤”论对诗学“发愤著书”传统的继承带有反叛的意味和挑战的姿态,在审美内质上呈现出与传统美学思想相悖离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2.
浅谈发愤之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发愤著书”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传统之一,其定义众说不一。有人把“发愤著书”作为创作的普遍动机,把“发愤著书”的成果都称为发愤之作,这就未免失当。我认为,发愤是指作家主体与现实发生冲突,遭受不幸的打击,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强烈震撼,产生压抑、悲伤、忧虑和愤慨,并以主体的坚强意志把它转化成悲愤沉雄的创作激情时所具有的精  相似文献   

3.
"发愤著书"是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提出的创作理论,它以情为中心,揭示了儒家"入世有为"的创作精神和"有为而作"的创作原则。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历朝历代的研究者基本上集中在发掘和阐释"发愤著书"理论这一客体自身的文化内涵方面,而忽略了受众群体对这一理论认识和接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决定作用。运用接受美学理论,通过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比较分析,从接受视域呈现"发愤著书"理论在不同时期被赋予的不同文化内涵,进而梳理"发愤著书"在唐前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4.
评虚静说     
在我国古代文论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创作观,即虚静说和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作为对立面的虚静说,在某种意义上,又给发愤著书说以重要的补充,其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但近年来,批评界出现一种偏颇,似乎认为文学距离社会生活愈远就愈好,不少论者甚至把虚静视为文学创作至关重要的前题,而完全无视其对文学创作影响的消极作用,这就必然影响对虚静说评价的准确性。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图从虚静说发展的源流,具有代表性的持虚静说的批评家及作家们所  相似文献   

5.
"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文艺创作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它以情感作为文学创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重在揭示社会政治、现实生活和人生际遇等客观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我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命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本文运用接受美学理论,以钟嵘的"怨愤说"和刘勰的"蓄愤说"对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继承与发展为例,阐释分析南北朝时"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和审美价值,探讨"发愤著书"说的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源起 “发愤著书”说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命题。 “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公羊传》宣公十四年注)这句话中已透露出“发愤”而有所作的意思。孔子在探讨诗之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的过程中,标举“兴、观、群、怨”,把“怨”做为重要一端加以称举。孔子之“怨”虽有着极强的伦理政教意味,但并不否定诗歌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传达怨、怒的内容,这从孔子删诗即可看出。屈原的著述中,也蕴含了“发愤著书”说的萌芽,如“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九章·惜诵》)然而系统阐明“发愤…  相似文献   

7.
吕特 《云梦学刊》2004,25(5):8-10
《离骚》与《史记》的内在精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烈的抒情特征,一是尚“奇”的审美追求。形成这种内在精神一致性的原因,一方面是司马迁与屈原都具有“发愤著书”这一共同的创作动因,另一方面是司马迁深受楚文化及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王海燕 《船山学刊》2004,(1):117-120
金圣叹在《水浒》的序文及批语中提出了怨毒著书、文以载道、文以自娱等三种关于《水浒》一书创作动机的观点。他虽然看出并承认原作的“怨毒著书”之意 ,但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文以载道”表达了他自己关于小说创作目的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水浒后传》虽是《水浒传》的续作,但作为文人独创型小说,它与世代累积型小说《水浒传》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思想倾向与艺术风貌。陈忱不再像《水浒传》那样为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而注重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他以文人特有的审美眼光,将诗骚传统引入小说创作领域,在叙事中流露出强烈的主体意识,以比兴寄托方式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在小说中他还流露出浓重的遗民心态和隐逸情结,带有明显的自我抒写意味;他以饱含诗意的笔触写景造境,从而显示出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趣。同时,陈忱还继承了由司马迁《史记》所开创的"发愤著书"叙事传统。  相似文献   

10.
发愤抒情论,源自屈子,中西攸同。通观中西发愤抒情说和忧郁造艺说的整体流变,在意义选择和理论价值上,主要表现于艺术动力机制和创作心理机制两个维面。作为情感表现理论,两者都把情感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在表现方法上,有同有异,但以异为主导。中国的表情法理论发展是沉滞而无序的,古典色彩较浓;西方则是深入递进的,现代性色彩较浓,能够通过形式创造摆脱压抑而成为自由积极的惰感,促进人类情感的不断自我解放。  相似文献   

11.
从杜少卿形象看吴敬梓的创作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儒林外史》系吴敬梓“发愤”、自救之作的认识 ,旨在考察小说在塑造作者“自况”的杜少卿形象上对原型生活素材的取舍和加工 ,抉发藏匿其中的创作隐衷  相似文献   

12.
诗与苦闷     
一文艺活动似乎与苦闷有不解之缘,要不然中西文论何以不约而同地大谈文艺与苦闷的关系?虽未有反过来说欢乐的人不会创作的,但“愤怒出诗人”这句千古名言却无人置否。《诗经》中早有为表达“忧”“哀”的吟唱:“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君子作歌,维以告哀”的表白。司马迁更明确指出《诗》三百篇“皆意有所郁积”,“发愤之所为作也”。此后,“发愤著书”就成为一个极有影响的创作心理学的命题,绵延不绝。虽也有反面的  相似文献   

13.
于恩萍 《云梦学刊》2010,31(2):99-103
韩愈主要受到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影响,强调生命个体的情感在创作中的动力作用和本质特征。从感性生命第一性出发,韩愈在诗歌创作审美风格上尚“奇”。韩愈深刻地认识到,人的个体生命需要精心地维护,诗文对人的个体生命也具有超脱和维护作用。韩愈将诗文的这种抒情审美娱乐功能概括为“舒忧娱悲”和“以文为戏”。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诗史上第一次使用“抒情”一词的是屈原的《惜诵》,虽然屈原没有以文学评论的形式来阐述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看法,但他的“发愤抒情”之说,的确对后来的司马迁“发愤著书”、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以巨大的影响,与儒家的“温柔敦厚”的诗教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说儒家的“诗言志”着重于政教的、讽谏的社会功能,那么屈原的“发愤抒情”说则是侧重于诗的主体个性的情感抒发与渲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文化视角考察京派小说的创作主题。认为,对生命的思考、探索,是京派小说创作的出发点。这一创作主题是对五四文学主题的承续和发展。京派小说创作崇尚力的美、粗粝的美是一种健康的生命的表现,而对文明社会里“道德”对人性真情的压抑、“道德”面具背后的堕落以及对人格的麻木,则给予了悲悯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自孔夫子以来,统治阶级就以“资治”、“劝惩”做为文史著述的基本宗旨。至司马迁才提出“发愤”一说,强调了以作者的主体爱憎情感为基点(即不以统治者意志为依归)的批判精神和理想追求,带有明显的离经叛道色彩。再至蒲松龄又把司马迁的“发愤”说援入文言小说创作,他把自己的创作情境概括为“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十个大字,进一步发扬了司马迁的伟大战斗精神。吴昌炽的《客窗闲话》,与和邦额的《夜谭随录》、许奉思的《兰苕馆外史》等一样,也是这一创作路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施蛰存佛教小说创作心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蛰存佛教小说创作心理透视唐正华佛教题材小说在施蛰存小说创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现代文学表现佛教内容的小说寥若晨星,使施蛰存的佛教题材小说尤显突出。施蛰存的佛教题材小说主要有《鸠摩罗什》、《黄心大师》、《塔的灵应》、《宏智法师的出家》四篇。作者...  相似文献   

18.
李红 《齐鲁学刊》2004,(3):147-149
老舍的小说创作存在着以批判意图为支撑的"显在结构"和以本人无意流泄的市民情致为支撑的"潜在结构"两套话语系统。"显在"层面上他致力于对国事民瘼、文化人性的批判,"潜在"层面上则又对批判对象表现出一种温婉的认同。这种情感与理性、"发愤"与"发笑"之间的相互争辩和质疑彰显了老舍作品的歧义与复杂,使其具备了多重索解的内涵,也成就了老舍独步文坛的艺术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川端康成小说的人物塑造何乃英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其特征尤为突出。善于表现卑贱者善于表现卑贱者,善于表现卑贱者的生活和感受,善于表现卑贱者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美,这是川端康成在人物塑造方...  相似文献   

20.
扎西达娃的小说创作从创作内容与创作风格上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85年以前的小说创作为早期小说,1985年以后的小说为后期小说。早期小说在主题上主要表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旧观念碰撞引起的冲突和心灵震撼;二是藏族青年面对现实的困惑与迷茫;三是藏族青年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