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凤凰涅槃》作为收入诗集《女神》的一首白话新诗,它鲜明地表现了五四时代的不乏困惑的理想主义、革新精神和自我精神,同时也极好的融合中国古典的传统和西洋现代主义精神。郭沫若对该诗持续的修改表明了时代思潮的更替、诗人思想情感的变幻,以及诗歌形式的完善。“凤凰涅槃”是郭沫若创造的一个跨文化(诗意)新词。  相似文献   

2.
<凤凰涅槃>是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中的代表作.诗人借凤凰集香木自焚而再生的故事,表达了与旧世界同归于尽的决心,和渴求自我新生、祖国新生的强烈愿望.全诗充满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3.
凤凰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神圣图腾,凤凰涅的巫术仪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蜕变为悲壮凄美的神话传说。凤凰是原始人表达自己生命意识的抽象符号,蕴含了原始初民对生命不朽的渴望,而凤凰涅则是远古时期祈雨仪式的神化和变形,已然成为死而复生原型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美国诗人惠特曼是十九世纪最接地气的人民诗人,是民主自由的倡导者和礼赞者。他的诗风雄浑,大胆而有力,清晰、朴素而真实,诗歌洋溢着强烈的时代精神。他诗歌中创作中的人民性、民主性、民族性不仅影响本国诗歌创作,而且穿越了时空,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新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人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可以说深受惠特曼《草叶集》的诗学思想影响,诗人从《草叶集》中找到了艺术的喷火口。郭氏“惠特曼式”的个人咏叹与豪放在中国诗坛上影响了许多年轻诗人,他们孜孜不倦地学习,创作出积极向上的新诗,表现了一种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5.
《殽之战》是《大学语文》中的重要篇目。本文试就其中“勤而无所,必有悖心”数句的解释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专家同好商讨。  相似文献   

6.
《凤凰涅盘》是郭沫若同志的诗集《女神》中的代表作品,一直为文艺界所重视,报章杂志陆续发表了一些研究文章。其中,对凤凰的形象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看法也不尽恰当。本文仅就这一问题提出探讨性的意见,与同志们商榷,求得指正。从分析《凤凰涅盘》中的凤凰形象的文章来看,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看法:有的认为风凰是象征中国的;有的认为凤凰是中国和诗人新生的象征;①有的认为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7.
D.H.劳伦斯是英国20世纪前期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恋爱中的女人》被评论家认为是他最出色的小说。劳伦斯在这部小说中探讨了其一生努力探求的主题: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小说以两对恋人伯金、厄秀拉和杰拉德、古德伦的恋爱经历为两条平行主线,通过对比反衬出伯金、厄秀拉最终承认对方的独立存在,成功地建立起“星际平衡”般理想的两性关系——相互吸引,同时却又保持自我存在。为实现这种关系,双方经历了死亡与再生的洗礼,诞生了新的、完善的自我。本文借取死亡与再生的象征“凤凰涅槃”,以展示劳伦斯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以及挖掘当时社会弊病的独到眼光和穷极一生的苦痛探索。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强调诗的抒情特性,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论诗三札》,《沫若文集》第十卷第二一一页);“诗的本身乃是情绪的潮流”(《诗歌的创作》,《文学》1944年二卷三、四期),是“情绪的自然消涨”构成为诗的“内在的韵律”(《论诗三札》,《沫若文集》第十卷第二○○页),“表现成一种旋律的言语”(《论诗三札》,《沫若文集》第十卷第二一一页)。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怕上公开课,更怕上写作教学的公开课。这在圈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作文课太难上,和互动频繁、精彩纷呈的阅读课相比,作文课总显得朴实平淡,跳不出“导入、创设情境、讨论交流、尝试写作、欣赏佳作”等基本框架,很难超越。课堂冷场,学生不活跃的现象很普遍。  相似文献   

10.
1920年1月20日,我国伟大的文学家、诗人郭沫若写了著名长诗《凤凰涅槃》。 这首长诗“预告了旧世界、旧中国的灭亡和新世界、新中国的诞生。……充满了辩证的哲理,热烈的幻想,对自已祖国的眷恋之情和对未来世界的光明理想”。它象暗夜里一道灿烂夺目的闪电,在黑沉沉的夜空,闪现了希望的光彩。 几十年来,这首长诗以它耀眼的思想光辉、精湛的艺术技巧,列为新诗歌运动的奠基巨著——《女神》的代表作,引起广大读者“强烈的共鸣和艺术上的沉醉”。由于笔者的水平和篇辐有限,这里只就《凤凰涅槃》的浪漫主义特色,“自我”形象的塑造,以及  相似文献   

11.
李煜《虞美人》一词,对其“春花秋月何时了”、“朱颜改”等句当前通行的注解似有不尽词意之处。笔者认为前句应该是指痛悔逝去时光而不是伤情之景(景当为“明月东风小楼”),后句则是指物是人非的江山易主而不是作者自伤憔悴;并认为在一般的阅读理解时对其词上阙倒装表达的忽视、对两个月字指意辨识的粗率是形成错误认识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点、线、面三个方面来论述《俄狄浦斯王》的结构艺术,并将这部历史上有名的悲剧作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读,以期真正挖掘出俄狄浦斯特有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同志早期的代表作《凤凰涅檠》,是一首富有象征意义的优秀诗篇,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刻划了一系列鲜明的艺术形象。过去,人们对这些形象的象征意义,见仁见智各说不一。本文不嫌浅陋,亦拟就这一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凤凰、火 诗人明确地说过:“我的那篇《凤凰涅槃》便是象征着中国的再生。” (郭沫若;《创造十年》)又说:“那诗是在象征着中国的再生,同时也是我自己的再生。”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有的同志以诗人的这两句话为依据认为:“凤凰的自焚象征着旧中国的死灭”,凤凰的更生“象征祖国的新生”。[一九五九年吉林大学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册]以后不少人袭用这一观点,或说凤凰“象征我们可爱的祖国”(谢本良:《在烈火中新生》,刊《江西文艺》一九七八年第五期),或说“诗人歌颂的凤凰是祖国和民族的象征”(一九七九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领域展开了一场关于“言”与“意”关系的讨论,是为“言意之辨“。随着辩论的深入发展,并伴随着当时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这场本自玄学领域的讨论逐渐渗入到文学批评领域,对文学批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借助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的观点,以刘勰的《文心雕龙》为例,分析其得益于“言意之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气”是《庄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庄子》认为在物的起源、发展演化以及人的一生过程中,“气”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庄子》的“气”论进行详细地梳理,有助于系统地剖析《庄子》哲学中诸范畴的本来涵义和演变过程,从而确切把握《庄子》哲学的真实内容,从中获取具有永恒价值的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道”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并通过分析试着将“道”还原到它的原始含义的层面。通过对《周易》古经中的“道”和《易传》中的“道”的考察,以及对西方意义上的“形而上者”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比较,试图对作为“道路”的“道”向形而上的“道”的转化过程提供若干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战争中的个人并不总是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抗战文艺作品与反战文艺作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使《寒夜》、《钢琴师》、《奥斯威辛的爱情》等作品成为优秀的反战文艺作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力图从《伤逝》题目入手,来阐释鲁迅先生这部作品的深层意蕴。通过“伤”与“殇”之间关系的深层挖掘,来展现《伤逝》创作所体现的深刻性和隐喻性。  相似文献   

19.
《大公报》重庆版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公报》有津、沪、汉、渝、港、桂等版,其中重庆版创办于1938年12月。由于抗战这一特殊历史事件及重庆作为陪都的特殊历史地位,《大公报》重庆版在各版中的影响相对较大。重庆版较忠实地记录了时代风云,既是“国家的忠卒”,又是“政府的铮民”,前者表现为主张抗战,反对内战,后者表现为对国民党当局弊政的痛斥。《大公报》重庆版虽有部分言论错误,但更多地是发挥了历史进步作用,是重庆出版史上的重镇。  相似文献   

20.
在讲述一个家族五代女性辛酸血泪史的《羽蛇》和描述女人与女人之间战争的《玫瑰门》中,挖耳勺这个意象与人物有着密切联系并多次出现.它有着深厚的文本内涵,挖耳勺贯穿了人物的一生,是人物命运的“分水岭”在外在表面和内心精神方面的体现,更体现了在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的压抑与摧残下畸形的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