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书良 《船山学刊》2004,(4):115-120
绵延于南宋中后期的江湖诗派,是一个以刘克庄为领袖、以杭州书商陈起为声气联络、以当时的江湖游士为主体的庞大的诗人群体. 据考证,隶属江湖诗派的诗人有一百三十八人之多,是有宋一代参与人数最多的一个诗歌流派,就连声威显赫的江西诗派都难望其项背(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然而奇怪的是,一千年来没有哪一个宋代的诗派,像江湖诗派一样受到的差不多都是冷嘲热骂,几乎没有称许和赞扬.  相似文献   

2.
南宋中后期诗坛是否存在"江湖诗派","江湖诗派"是否是文学史意义上的所谓"诗派",是江湖诗人群体研究的一个基础的问题.揆诸史实,南宋中后期诗坛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江湖诗派".明确地以江湖为"诗派"且对后世造成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的,是四库馆臣,但即就四库馆臣的立论而言,也是缺乏依据的.南宋江湖诗人群体首先和主要的,不是一个以诗歌为中心和纽带的诗人群体,而首先是一个社会群体;首先和主要的不是一个诗歌创作的现象,而是一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3.
评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张仲谋在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中,江湖诗派是一个具有较大难度的研究课题。难点之一在于,这是一个历时较久、规模很大的诗派。时间跨度从南宋中后期直到南宋灭亡,历时半个多世纪,成员据考定有138人之多,其工程量之大可以想见。难点之二在于,...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学术界在江湖诗派的形成时间、成员的界定以及江湖诗集的考订、思想与艺术分析、文学史与文化史的考察、重点作家以及“四灵”诗人的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理宗绍定间的"江湖吟社",虽不可详考,却提供了"赣寇"与"汀寇"之乱下江西赣吉抚旴各地及闽西北各地诗人纷纷出逃,而隆兴府(豫章)成为逃难诗人聚集地的重要线索。沿着这些线索,可以发现南宋后期江西诗坛十分兴盛的一片"江湖"。这片"江湖"是宝庆江湖诗祸之后"江湖"诗歌最为发达的场域之一。作为江西诗派发源地及主要流行地,南宋理宗初期的江西诗坛,通过戴复古、严羽等浙闽诗人主动入场交流,在吸纳浙闽清轻柔软江湖诗风同时,更为之注入持续强劲刚硬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社会综合的立体探照──九叶诗派与三十年代英国“粉红色”诗群余峥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派在“西南联大时期”和“《中国新诗》时期”,借助英国诗人燕卜荪来华执教的机遇和卞之琳《慰劳信集》的启示等途径,以年青诗人的自身素养和时代使命接近奥登派诗艺。通过译介...  相似文献   

7.
<正> 一江湖诗派,是一个兴起于南宋中叶的诗歌流派,其主要活动时间,从十三世纪初,一直延续到宋亡,大约有七十年的时间.可以说,整个南宋中后期的诗坛,都是笼罩在江湖诗派的影响之下的.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活动时间如此长、对诗坛的影响如此大的诗歌流派,在文学史的研究中却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某些著作提到江湖诗派,往往不加区别,一概骂  相似文献   

8.
选本作为一种颇为特殊的文学批评形式,在诗歌传播接受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历代部分宋诗选本的定量分析,并结合文艺学和审美学的定性研讨,这是考量"江湖诗派"传播接受情况和文学特质的有效路径。"江湖诗派"在宋诗选本中的入选量,可以见出他们在中国诗歌接受史上的起伏变化,"江湖诗派"独特的文学质素使其在宋诗选本接受中具有了一定的诗学地位。中国诗学观念的发展演变,多样化的编选宗旨等众多因素影响着"江湖诗派"地位的沉浮升降,同时对"江湖诗派"的传播接受亦起到了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宋代诗坛上产生过广泛影响的江湖派作家群,近年来日渐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实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笔者自1986年起奉命茸辑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资料之《江湖派卷》,五年中所得不下百万言,然每因江湖派人员无定,没有“宗派图录”或“小序”一类东西可本(如“江西派”然)而为编排犯愁,近日读到张君瑞先生《<江湖集><江湖前  相似文献   

10.
宋代江西诗派与朝鲜海东江西诗派的诗风比较(韩)崔琴玉马志强江西诗派兴盛于北宋末期,一直影响到南宋末叶,是宋诗中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诗派。梁昆的《宋诗派别论》几乎把所有的南宋大诗人都归属到江西诗派。准确地说,南宋大诗人大部分从学江西诗派入手,然后再学别的诗...  相似文献   

11.
姜白石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多见的多面性天才.白石属于江湖诗派,其词作深受江湖诗派文艺主张的影响.然而白石舍弃粗放而讲究精致,同时也在崇尚高雅格调的文化趣味中别含清淡乃至荒寒意趣.这是白石异于一般江湖诗人之处,亦是理解白石"清空"、"骚雅"词风的关捩之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甄别江湖诗派与四灵诗派出发,藉助地方志、传记、诗人诗作等文献资料,钩稽出三十馀位隶属永嘉四灵诗派诗人.这一发现,证实了在南宋中后期诗坛,永嘉地方确实存在过一个人数甚夥的诗派,推翻了以往学界认为四灵人数太少、不足立派的成说.  相似文献   

13.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其是沈从文苦心孤诣、精心营构的“湘西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自始至终贯穿着沈从文的生命意识和审美理念。应重新认识《湘行散记》中所透露出的浓厚江湖特色。从四个方面探析与阐发《湘行散记》的江湖特色:江湖概念的价值取向;豪爽野趣的江湖人物;热烈浪漫的江湖爱情;江湖故事的传奇叙述。  相似文献   

14.
一南宋中后期,江湖诗派在诗坛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以致于取代了江西诗派,管领一时之风骚。这是个很复杂的流派。它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构成成分的多样性上,而且表现在不少作家在创作上都有着不同于派中其他作家的风貌。其中,方岳便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人物。方岳的独特性在于,首先,从经历上看,他自绍定五年(1232)三十三岁考中进士后,先后任淮东安抚司干官、礼兵部架阁、秘书郎、知南康军、知饶州、袁州、抚州等职,其现存作品未见有漂泊江湖的经历,因而,与很多江湖诗人区别甚大。其次,今存各种版本的江湖诗集都没有收入他,而他的…  相似文献   

15.
“平衡”:“九叶诗派”的美学追求邹水旺“九叶诗派”是在我国四十年代形成并臻于成熟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它是现代派诗歌艺术与现实主义精神的结合,又被称为新现代派。“九叶诗派”的诗人兼理论家袁可嘉在《(九叶集)序》中谈到“九叶诗派”的形成和艺术特征,他...  相似文献   

16.
金庸的江湖:表征与意义之间我觉得阅读金庸不能将其看成是对武侠小说作为一种类型小说的超越,而是要将其放入武侠小说的整体中,来研究是哪些因素使得金庸的美学成就成为可能。而且也不能将金庸的武侠小说放入周世纪中国的现实主义话语中,而是要更进一步将其作为中国小说传统的一部分,考察它与文学现实主义的一种对话、对抗,甚至逆转的关系。基于这些考虑,我选择“江湖”这个概念作为~个切入口。陈平原教授在《千古文人侠客梦》一书中,把江湖看成是一个大擂台①。这给我很大的启发。不过我想把这个观点更推前一步,试图说明江湖是一…  相似文献   

17.
朱志荣 《江淮论坛》2015,(2):141-147,193
姜夔、刘克庄、戴复古等江湖诗人作为严羽的前辈,他们的诗歌虽然受到了严羽的批评,但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诗歌理论主张,与严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其中一部分是他们都共同继承了前人,一部分是江湖诗人影响了严羽,也有一部分则是江湖诗人与严羽之间相互影响的。在悟、自然、气象、妙和自得等方面,严羽受到了姜夔的影响和启发;在本色、情性、自然以及对李杜和晚唐诗歌的评价等方面,严羽受到了刘克庄的影响;而在推崇李杜、以禅喻诗、吟咏性情、强调创新和追求气象雄浑等方面,严羽与戴复古英雄所见略同。这说明江湖诗人在诗歌理论上对严羽是有着相当的影响的,两者之间是异中有同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  相似文献   

18.
江湖骗术     
在“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南霸天罗思鼎曾以史学“权威”自居;其实,他们只不过是玩弄江湖骗术的跳梁小丑。罗思鼎在《论北宋时期爱国主义和卖国主义的斗争》这篇黑文中,为了论证北宋亡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卖国主义儒家路线,煞有介事地引用了清人李堞的《阅史郄视》里一  相似文献   

19.
续卷三论金元明清四代诗派马伯庸、袁伯长才气开张,在杨、揭、范三家之上,而得名反次之,知人论世,以俟后之不随流俗俯仰者。注: 马祖常,字伯庸,天山人,元诗人,有《石田集》。袁桷,字伯常,宁波人,元学者,有《清容居士集》、《易春秋说》。  相似文献   

20.
北朝文人的临战心态及边塞诗的格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朝文人的临战心态及边塞诗的格调李炳海我国唐代形成了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涌现出一批著名的边塞诗人。边塞诗派的产生虽在唐代.但其存在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就有数量可观的这类作品。在探讨唐代边塞诗派形成的原因时,一般都注重共时性的研究,从大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